因为要处理刚接手的信用业务汇总,今天基本上没看盘,收市了才发现有些信用账户维保比例已经到1.4以下了,去年年中那些极端的日子被信用专员天天催保,催促客户砍仓的记忆一下子浮现在眼前。不得不承认,很多人事的变迁就是这么巧合。
今天的大跌原因表面上来自于创业板,实际上是险资受监管后,市场本轮最大的上涨逻辑缺失所致。创业板破位下跌有其自身基本面的原因,一是因为历史价格积累较高,还有很多的股票估值太高,再加上新股频发拉低了估值水平,再就是近期政策导向方面偏向低市值的大盘蓝筹股。代表题材概念的中小创被蓝筹股替代,其实是从高发展题材过度到举牌重组价值发现题材,实质上还是炒题材,只不过标的变成大股票而已,当市场存量资金不足以支撑此类大股票的炒作,就会形成二八挤出效应,先跌小盘题材股,最后形成全面回调。
虽然是跌了,但不能就让他跌了,起码还得冷静下来思考一些问题。首先是要考虑下长期趋势,今年以来就是慢跌急涨的节奏,底部还是不断的太高,不能凭一两次暴跌就胡乱卖票,卖之前要想清楚出来后又能怎么样的问题。在目前这个点位,两融余额还不足万亿,没有高杠杆、没有超额获利盘,再次形成股灾的概率较小。当然这里不能指望马上V上去,险资已经被打击了,目前市场上已经没有很强的跟风效应。解铃还须系铃人,接下来该做的就是看看管理层新的言论,观点是否发生变化。
很多人觉得管理层是多管闲事不该全面打击险资,认为这阻断了做多资金来源。然而这种想法其实过于片面,要想想险资的初衷是什么,而现在又做了什么,险资是应该秉持长期投资,财务投资,价值投资三原则,不能轻易做空。但现在市场上像姚老板那样的险资利用杠杆资金来扫货,将来资金一出来岂不是又重演一盘肖氏悲剧,现在把这些未来可能的大空头规矩起来,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很多时候投资者只是看到了眼前一些利益得失,轻易做出一些不理性的结论,从而指导自己做出了错误的动作,蒙蔽了长远的眼光。但这长远的眼光恰恰就是在这个市场的生存之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