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朝遗人”吃素多

(2014-06-03 07:49:40)
标签:

血管好

糖脂代谢好

耳朵大

吃素多

分类: 儿童、孕妇、老年人素食

“清朝遗人”吃素多
“清朝遗人”指清朝未年出生的仍然在世的老人,年龄均在百岁以上

 

 

原文标题:“清朝遗人”的长寿标记

(注:“清朝遗人”指清朝未年出生的仍然在世的老人,年龄均在百岁以上。)

 

也许,并非所有人都能活到100岁,但是健康长寿确实有法可循,上海的“清朝遗人”调研项目找到了其中的一些医学规律和特征。遵循此法养生保健,可以少生病,提高生活质量。那么,这些长寿老人到底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呢?

 

血脂、血管好,糖脂代谢好

人瑞中平均一年看病两次以下者为49%3~5次者21.9%,其中有80.7%未患过胃病,77.2%无心血管疾患,79%无糖尿病,近50%无明显呼吸道疾病。百岁老人收缩压128±15mmHg,舒张压77±7mmHg,属正常范围。追问既往病史,明确有高血压病史者2.5%,脉压51±14mmHg,略高于正常范围。在这100人中随机选取30名老人的血脂的主要数值如下:总胆固醇 4.87±0.91mmol/L,甘油三酯 0.9±0.1mmol/L,高密度脂蛋白 1.2±0.12mmol/L,低密度脂蛋白 2.8±0.54mmol/L, 糖化血红蛋白5.74±0.46%,结果正常。听力基本不聋者39.7%71.7%思维清晰。

 

在百岁老人中,以女性居多,男女两组的动脉僵硬程度无统计学差异,但从数值看,女性的数值更低,相较而言,女性拥有更优越的血管条件,这可能是女性长寿的原因之一。百岁老人的动脉功能基本上处于一种相对正常或者正常偏低的状态,其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对较低。同时,百岁老人的血脂与糖化血红蛋白均在正常范围内,提示正常的糖脂代谢可能是老人长寿的部分原因。

 

从样本中得出结论,健康的血管,正常的糖脂代谢是长寿的生理基础,而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良好的锻炼习惯则是长寿的外部条件。

 

阴虚体质多

百名百岁老人的中医辨证分型结果显示,阴虚证所占比例最高(25.4%),其次为痰湿证(21.6%),气血两虚证(12.4%),血瘀证(11.6%),平和证(10.3%),湿热证 9.8%),阳虚证(8.7%),实热证(0.2%)。

 

老年人的异常体质并不像中青年人那样单纯,常以一种体质为主,兼挾其他体质,常以阴虚,阳虚或阴阳两虚为主,兼挾痰湿或瘀湿体质,这与本次调查结果基本一致。

 

耳朵大

此次“清朝遗人”的调研也记录了老人的体重、四肢及耳朵的长度。其中耳朵长度为6.8±0.6厘米,耳垂长度2.1±0.4厘米。

 

古时,观耳定寿命是看面相的常用方法,耳大且耳垂长者,寿长。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故耳大是肾气健的征象,肾气足则寿长。现代研究发现,人体成年以后虽然全身和内脏的生长和发育停止,但耳朵却是唯一的例外,它一辈子都在不断长大,平均每10年长1.4毫米~2.2毫米。由于耳朵的长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长,因此,老年人的耳朵要比年轻人为大,从这个观点看,长寿者并非是耳朵大了寿命才长,而是寿命长了耳朵才大。

 

此外,老人的体型普遍偏瘦,体重指数BMI18.2±3.3千克/(米*米);手长度为15.6±1.1厘米,脚长度为20.5±2.1厘米,说明体型普遍偏小。

 

睡眠好

此次调研发现,百岁老人的睡眠质量普遍较好,保持6.6±0.7小时的睡眠时间,且作息规律,多有午睡习惯。

 

良好的睡眠对于人体心脑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而长期睡眠不佳可成为心血管事件、与免疫相关疾病等的导火线。反之,长期保持高质量的睡眠就能拥有良好的心脑血管和强大的免疫系统,从而远离各种慢性疾病,为长寿打下基础。

 

规律的作息是高质量睡眠的保障。现代研究发现,人的生命活动是有“生物钟”的,顺应这个节拍的人就健康,精力充沛;逆节拍而动,就会致病,加快衰老。此“生物钟”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就是顺应四时,道法自然。如《黄帝内经》中所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吃素多

这些百岁老人都出生于旧社会,经历了社会动荡变迁,大都生活贫困,因此在饮食上偏素,有“三低两多”的特点,即长期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多蔬菜、多杂粮。即便现在经济条件改善了,饮食习惯依旧不改。

 

此次调研特地关注了百岁老人的食谱。统计显示,他们的主食以大米为主,占到了93.8%,平均每顿吃主食约75克。经常吃新鲜水果的占88.9%,经常吃新鲜蔬菜的占87.7%,特别喜欢吃肉类荤菜的占21%,口味偏咸的占7.4%,口味偏甜的占3.7%。可见老人们多数饮食清淡,营养摄入均衡。与此相对,曾经吸烟的3.7%的老人如今都已戒烟。曾有饮酒习惯的占8.6%,至今仍饮酒的为2.5%,均以黄酒和低度白酒为主,每天50克左右。可见百岁老人中,嗜烟酒者甚少。

 

与子女同住

在此次接受调研的老人中,无经济收入者占68.4%,医疗费用完全自理者占32.5%,半劳保者占49.19%,住敬老院者占14.8%,独居者占5%,与子女或亲人同住者占80.2%。大部分老人与子女生活在一起,家庭和睦,子女孝顺是其保持心情愉快的重要原由。

 

另外,百岁老人的性情大多恬淡虚无,很少烦恼,对物质生活没有过多要求。正所谓,好心情胜过补药,坏情绪比烟酒更伤身。《黄帝内经》中写道:“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则体内存有正气,疾病无处可侵。”现代研究也证明,孤独、郁闷、丧偶丧亲、极度紧张等状态持续,则容易导致免疫系统紊乱,甚至罹患肿瘤。

 

作者:徐燕

原文出处:益寿文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