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东(Updated)

美国同宿敌伊朗达成初步协议,延缓伊朗核发展,并且给出6个月的时间以期达成更实质性的协议。美国的传统中东盟友异常不高兴,不过,这却是美国战略东移的重要一步。因为,美国需要把大部分力量用在亚太地区,特别是东亚。而同时伴随着的美国国内背景是,美国的财政政策偏紧,特别是国防预算。可以期待的是,美国将对伊朗给出足够的胡萝卜,但同时也有令人信服的大棒。也即,美伊达成协议可能性是相当大的,所以,原油价格的趋势依旧向下。
而另外一方面,美国从中东腾出手来,远交近攻,作为伊朗的传统友好国家,不知中国到底在战略上是胜了还是非胜。近期中日在钓鱼岛上又有口水战,同时双边都有些实际准备性行为。中国刚宣布东海空域防空识别区,美军马上起飞B52区内一日游。中国与日美同盟在这个问题上下的筹码赌注越来越多,所以,某种形式的冲突(后注:战争)爆发是必然的。到时候,为了避免严重冲突产生的严重后果,中国要么让步(在其他领域,比如经济,金融等),要么“惨胜”(如果可能的话,但这个都难说)。如果有这个预料,那么,中国就应该力阻美国同伊朗达成协议,以让伊朗牵制美国。当然,中国必然要对伊朗做出某种形式的补偿或者实质性帮助。但是,很难看出中国有这样的胆识。(++美国同几十年的敌人握手言和必定有重大战略打算,关于这一点,目前还鲜有分析,国外的分析认为这是由于美国能源革命等造成的中东石油地位的下降,但据我来看,这只是其中很表面的一点而已。美国在传统战略重地中东大幅减少布局必然是需要在其他地方大幅增加力量,而不是仅仅从中东回撤。)
【+】而在经济领域,中国开启了转型与改革之路。在这方面,涉及的内容相当多,但总体来说,“主动降低增长速度、结构调整改革”,“不以GDP论英雄、调结构、促改革、保民生”。 在金融领域,如周小川所讲,“正酝酿更进一步利率市场化,加快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如以前文章所讲,如果利率市场化,那么相当于加息,社会资金成本将明 显提高,经济自然受到抑制。当前国债市场收益率居高不下也是一种反应。当前也极少行业可以承受高资金成本。而在汇率方面,人民币明显的真寒假热。高层追求 高汇率,一定有其逻辑,比如高汇率能提高消费等等,但是这种逻辑总体来看是看不懂的,因为整个国际经济局势不容许高汇率,而且根本不存在这样的理论或者事实,也即紧缩能提高消费! 根据汇丰银行经济学家集体作出的 判断,在目前全球经济不振之际,主要国家地区都在指望出口来提振经济。但不可能都在出口,所以出口的优势就在汇率。也即,以汇率为中心的贸易战会成为下一阶段的主要看点。 随着下一步欧洲央行打压欧元的实质性行动(欧洲版QE,或者LTRO,等等),以及日本央行明年初可以预计的进一步宽松(加大QE!),那么人民币肯定会 被晾在山顶,更不用说美联储离缩减QE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而这个背景是,中国有几乎史无前例的信贷泡沫,以及其兄弟房地产泡沫。根据ZeroHedge的 资料,2008年后美联储向市场注入的2.5万亿美元流动性,大多数流入了银行系统,其中有2万亿都成为银行的资产。但下图将告诉你,在同一 时期内,中国银行资产增长了15.4万亿美元,瞬间让美国同行们黯然失色。
http://s1/mw690/001Wf4nEgy6EEbQGJVK40&690
而另外一方面,美国从中东腾出手来,远交近攻,作为伊朗的传统友好国家,不知中国到底在战略上是胜了还是非胜。近期中日在钓鱼岛上又有口水战,同时双边都有些实际准备性行为。中国刚宣布东海空域防空识别区,美军马上起飞B52区内一日游。中国与日美同盟在这个问题上下的筹码赌注越来越多,所以,某种形式的冲突(后注:战争)爆发是必然的。到时候,为了避免严重冲突产生的严重后果,中国要么让步(在其他领域,比如经济,金融等),要么“惨胜”(如果可能的话,但这个都难说)。如果有这个预料,那么,中国就应该力阻美国同伊朗达成协议,以让伊朗牵制美国。当然,中国必然要对伊朗做出某种形式的补偿或者实质性帮助。但是,很难看出中国有这样的胆识。(++美国同几十年的敌人握手言和必定有重大战略打算,关于这一点,目前还鲜有分析,国外的分析认为这是由于美国能源革命等造成的中东石油地位的下降,但据我来看,这只是其中很表面的一点而已。美国在传统战略重地中东大幅减少布局必然是需要在其他地方大幅增加力量,而不是仅仅从中东回撤。)
【+】而在经济领域,中国开启了转型与改革之路。在这方面,涉及的内容相当多,但总体来说,“主动降低增长速度、结构调整改革”,“不以GDP论英雄、调结构、促改革、保民生”。 在金融领域,如周小川所讲,“正酝酿更进一步利率市场化,加快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如以前文章所讲,如果利率市场化,那么相当于加息,社会资金成本将明 显提高,经济自然受到抑制。当前国债市场收益率居高不下也是一种反应。当前也极少行业可以承受高资金成本。而在汇率方面,人民币明显的真寒假热。高层追求 高汇率,一定有其逻辑,比如高汇率能提高消费等等,但是这种逻辑总体来看是看不懂的,因为整个国际经济局势不容许高汇率,而且根本不存在这样的理论或者事实,也即紧缩能提高消费! 根据汇丰银行经济学家集体作出的 判断,在目前全球经济不振之际,主要国家地区都在指望出口来提振经济。但不可能都在出口,所以出口的优势就在汇率。也即,以汇率为中心的贸易战会成为下一阶段的主要看点。 随着下一步欧洲央行打压欧元的实质性行动(欧洲版QE,或者LTRO,等等),以及日本央行明年初可以预计的进一步宽松(加大QE!),那么人民币肯定会 被晾在山顶,更不用说美联储离缩减QE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而这个背景是,中国有几乎史无前例的信贷泡沫,以及其兄弟房地产泡沫。根据ZeroHedge的 资料,2008年后美联储向市场注入的2.5万亿美元流动性,大多数流入了银行系统,其中有2万亿都成为银行的资产。但下图将告诉你,在同一 时期内,中国银行资产增长了15.4万亿美元,瞬间让美国同行们黯然失色。
http://s1/mw690/001Wf4nEgy6EEbQGJVK40&690
所以,如果中国继续货币紧缩(或者偏紧),财政紧缩,那么在周围主要国家地区(特别是欧洲和日本)再次宽松的情况下,国际贸易局势会发生重要变化,在国内消费未发生重要变化前,经济会内爆,资本流动将改变方向,人民币汇率出现重大问题是大概率事件。也即,如果中国继续当前的政策,强行转弯,必须降低速度,对诸多市场不利(股市债市房市等),而且如果国际市场参与者看准软肋出击,掀起对中国不利的波澜是大概率的。相反,如果欧洲宽松,日本宽松,中国改弦易张再次宽松,美国的通货膨胀必定起来,美联储的计划必定被打乱而提前加息,美国国债内爆,对中国是百利的事情。所以,2008年的4万亿是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经济战略错误之一,而现在的紧缩也将成为另外一个大的战略误判。
前一篇:新形势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