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闲暇琐忆
(2010-08-02 23:31:32)
标签:
文化 |
分类: 散文 |
闲暇琐忆
为了长篇《守望故土》能够写好并使之出版,一股心劲儿足足卯了一年半。三月下旬再次赴京联系,虽备经坎坷,著作却总算有了面世的希望。既非为名也非贪利,纯就是为了让胸中的一缕情愫就此绵延开来。十多天后返归家乡,不知怎么感觉很累,即使坐着,也有一种想倚想靠的本能。和友人谈起疲累,说是情绪与神经绷的太紧缘故,全然放松后也就有了如是感受。这说法也许对,但能够静静地休息么?
闲来无事亦从容。累虽累了些,得暇品味悠闲,与相交友好说些琐事,彼此满足于真诚与舒心,也不失为人世美好。近日上网,逢遇于在武乡某中学任教历史课的朋友;总是情难自禁地回想起曾从事过的北方民族史。终因性喜自由不耐约束而过早地告别了对该项工作的研究。
客厅电话突响,竟是有人打错。想起该出去买些用品,遂忘了书房中的电脑。站在路边等如龙的车辆不绝而过时,随意望一眼路边树木,绿绿的叶片显示着美好的娇嫩芽。已是四月了,芳菲依然;暖风微微吹拂,将舒爽与惬意注入体内。
“哎,坐三轮车不坐?让我送送你好吧?”
一个声音冲向耳畔;扭头处,却是一位看去年龄在七十岁以上的三轮车夫,对我陪着笑脸作问。有我所需小店仅隔一条马路,但他的模样使我霎地忆起十多年前浪迹西北时,所遇到过的一位同样七十余岁的老人;眼前立刻浮现出存储于经历深处的昔日情景……
那是大西北极为常见的一个农村,放眼处,秃岭荒峁。时已黄昏,夕阳映射下,他的脸被镀上了一层紫铜光色。我就与他静静地坐在他黄土坯砌成的小屋前,彼此不发一言。我知道,他是许多年前,跛着一条腿由新疆流落到内地落户的,孤身一人。微微的风掠过,稍有寒意。
“你三十多岁了,还没我来这里的光阴长呢!”他先是看了一眼自己的土屋,然后将目光注向远处的长天。
我点头说:“是啊。光阴,生活的岁月。哦,你一直就这样单独过日子么?”
“嗯,不好么?”
“只是觉得该有个伴儿,也好相互照应……”
话未完,我顿口不语;因为发现老人的脸上飘过回忆的乌云,身子也似乎颤抖了一下;眼神中仿佛牢牢地盯着一个人。我不愿打破他的凝思,只有静静看着他。良久,他缓缓地吁出一口长气。以为他要说些什么,但他什么也没说。
暮霭渐起,山野的风极是清爽。
见他直愣愣地望着夕阳已沉的西方,形如雕塑。我很想知道这位年轻时即离开新疆,独自漂泊到这偏僻村庄,始终未娶的维吾尔族老人究竟心里装着什么。一念既动,遂问他说,这一生中最怀念的事是啥?能说给我听么?
好一忽儿,老人用沉缓的语气,对我讲述起他的经历。年轻时,曾与一位美丽的姑娘深深相爱着,不幸的是生活于频繁动乱与战争时期;他心爱的姑娘被当时的军阀抢走了,而且把他的一条腿用枪弹打断。他说,永远忘不了姑娘对他伸出的求救的手,还有她那揪人心肠的哭喊声……
老人说到此处,难禁热泪蒙眼。停顿了片刻,他冲我笑了笑,说:“年轻时爱唱歌,她,最爱听我唱歌。你要听么?”
“好啊,我应该想到你能歌善舞的,我很愿意听。”我真诚地对他回答道。
于是,歌声响起……
光阴轮转了十几个春秋。至今,那略带忧伤而苍凉的声调似乎仍回响于耳畔。我听不懂维吾尔语,当时的感动依然充溢心胸。记得老人说过,那支歌名是博斯腾湖畔的姑娘。我知道博斯腾湖泊,它在新疆南部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境内。二十年前我曾在那里住过一段时间,难以忘怀。
脑海里,电也似的飞了一圈儿。眼前这位靠人力三轮车谋生的人,与那位老人面貌颇有相似处。思路转回,我微笑着坐上三轮车,刚过路对面,跳下车将二元钱塞给他。
他很惊讶:“你不坐了?”
“是啊,不坐了。拿着钱啊。”我笑道。
接过二元钱,他饱经风霜的脸上仍铺满了疑惑:“这才几步路啊? 怎给我两块钱?”
“我愿意,你快忙去吧。”
买上所需物品返回家,电脑那边,朋友仍在。
说起适才所遇,问我:“是啊,你为什么那样呢?”
遂概略讲述了以上故事。末了,我说:“再简单不过,这种人挣钱很辛苦啊。不是同情,也不是将其当成那位跛腿的维族老人。那遥远的歌声,如行板一样,依然在耳畔低回。男人的雄风,又是如何,体恤女人的温存!星际,浩浩荡荡的星际哟,因了缱绻,竟也变得如胸中情愫了啊……”
电脑那边,友人无语。所聊话题也多,引发的感触自是充溢胸间。珍惜收获,忘记失落。其实,那时属于感触另一个人的思想,如今才是真的自我。
久惯劳役的心不耐枯寂,我必须握好手中笔。而胸间郁悒时时增长时时充溢,为了理想的不能兑付也为了命运的乖舛。尽管朋友们评说已由一个峰头在向另一个峰头跳跃,自我仍是难抑心头块垒。亦深知该当鼓勇奋发,可是,生命的年轮一圈圈呼啸着扩张,再难觅早已远逝的青春。再有就是,我的剑业已被锈迹侵蚀,很多年了……仍是极讨厌狭浅的怀疑目光,不愿与之为伍。
写出这些文字,只是为了给早已夯筑的理想根基再加固再牢实。告诫自己,梦,仍在现实中,只是等待去实现。也算自勉,而已矣!
【作者注】此文收于文集《说不尽沧桑》,该书于2009年12月由陕西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