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变形金刚 玩具 g1 发展史(下)

(2011-07-13 13:56:41)
标签:

变形金刚

杂谈

分类: 变形金刚
1984年
终于在1984年,孩之宝将这两个系列引进美国,定名为transformers,并由marvel漫画公司创作相关的漫画。他们在原有的包装盒人物画及日本杂志漫画形象的基础上作了一些修改以便更容易绘制长篇漫画。为了更好的推广这个漫画配合玩具的系列,还制作了三部有剧情的动画广告在电视台播放(也就是动画剧集的前三集)。这三部动画广告播出后反响强烈,制作方决定干脆顺便再制作一部长篇动画,便形成了我们后来看到的98集长篇动画连续剧。
由于初期人物的形象都是从玩具演变而来的,所以不少人物的动画形象与玩具差别很大。如铁皮和救护车,当年不知道多少孩子对这两位的玩具形象大失所望。其实铁皮和救护车的原形是diaclone系列中的战斗装甲与移动修理台/炮台,根本没有头部的设计,驾驶员就是站在风档后面操纵战斗装甲的。
http://s11/middle/69be12ecga7ed1819563a&690玩具 g1 发展史(下)" TITLE="[转载]变形金刚 玩具 g1 发展史(下)" />

http://s14/middle/69be12ecga7ed1877cafd&690玩具 g1 发展史(下)" TITLE="[转载]变形金刚 玩具 g1 发展史(下)" />

(以上图片由海底狂魔提供)
同样威震天原形沃尔瑟p38由于变形设计所限人形也不是很理想,动画中为了配合狂派首领的设定对人物形象做了修改。
很多玩家对于早期变形金刚身上的金属部件以及驾驶室的设计非常不解,既然变形金刚都是自己控制自己的要驾驶室干什么呢?这是因为diaclone系列中有驾驶员的设定。驾驶员是非常小的人形,脚底镶有磁铁可吸附在机器人身上的金属部件上。
http://s1/middle/69be12ecga7ed1bd88cc0&690玩具 g1 发展史(下)" TITLE="[转载]变形金刚 玩具 g1 发展史(下)" />

http://s12/middle/69be12ecga7ed1c418c4b&690玩具 g1 发展史(下)" TITLE="[转载]变形金刚 玩具 g1 发展史(下)" />

(以上图片由海底狂魔提供)
另外原diaclone与micro change中不少人物由于设定不太合理没能收录在变形金刚系列中,如diaclone中几个大型合体和micro change中的变形锁机器人与手电机器人等。同时为了弥补人物设定中的一些不足,孩之宝还从别的玩具公司买来一些变形机器人玩具版权放到了变形金刚系列中,如震荡波和天火等。
http://s10/middle/69be12ecga7ed2096dcb9&690玩具 g1 发展史(下)" TITLE="[转载]变形金刚 玩具 g1 发展史(下)" />

http://s4/middle/69be12ecga7ed20a0d613&690玩具 g1 发展史(下)" TITLE="[转载]变形金刚 玩具 g1 发展史(下)" />
http://s4/middle/69be12ecga7ed65cbb313&690玩具 g1 发展史(下)" TITLE="[转载]变形金刚 玩具 g1 发展史(下)" />

http://s15/middle/69be12ecg773157090c5e&690玩具 g1 发展史(下)" TITLE="[转载]变形金刚 玩具 g1 发展史(下)" />

http://s14/middle/69be12ecga7ed66fe238d&690玩具 g1 发展史(下)" TITLE="[转载]变形金刚 玩具 g1 发展史(下)" />

http://s9/middle/69be12ecga7ed677588c8&690玩具 g1 发展史(下)" TITLE="[转载]变形金刚 玩具 g1 发展史(下)" />

http://s15/middle/69be12ecga7ed67d1239e&690玩具 g1 发展史(下)" TITLE="[转载]变形金刚 玩具 g1 发展史(下)" />

http://s9/middle/69be12ecga7ed68800ee8&690玩具 g1 发展史(下)" TITLE="[转载]变形金刚 玩具 g1 发展史(下)" />

http://s13/middle/69be12ecga7ed689ea14c&690玩具 g1 发展史(下)" TITLE="[转载]变形金刚 玩具 g1 发展史(下)" />

http://s8/middle/69be12ecga7ed69390917&690玩具 g1 发展史(下)" TITLE="[转载]变形金刚 玩具 g1 发展史(下)" />

http://s1/middle/69be12ecga7ed69a3d830&690玩具 g1 发展史(下)" TITLE="[转载]变形金刚 玩具 g1 发展史(下)" />

http://s3/middle/69be12ecga7ed69f026e2&690玩具 g1 发展史(下)" TITLE="[转载]变形金刚 玩具 g1 发展史(下)" />

http://s6/middle/69be12ecga7ed6a4b9f45&690玩具 g1 发展史(下)" TITLE="[转载]变形金刚 玩具 g1 发展史(下)" />

http://s8/middle/69be12ecga7ed220129d7&690玩具 g1 发展史(下)" TITLE="[转载]变形金刚 玩具 g1 发展史(下)" />

高级昆虫:这四只高级昆虫在动画中是没有出现的,他们的玩具原形是takatoku公司的《机甲虫队beetras》系列,在takatoku倒闭时一同卖给了万代。
http://s4/middle/69be12ecga7ed24fae6a3&690玩具 g1 发展史(下)" TITLE="[转载]变形金刚 玩具 g1 发展史(下)" />
 
路霸与飞旋:路霸与飞旋也只是在漫画版中出现,玩具原形是takatoku公司的《特装机兵dorvack》系列。原系列中有三架变形机体,其中的变形坦克因为形象设计不达标准未被选入变形金刚系列。
http://s10/middle/69be12ecga7ed2f896ff9&690玩具 g1 发展史(下)" TITLE="[转载]变形金刚 玩具 g1 发展史(下)" />
http://s13/middle/69be12ecga7ed31ccdc6c&690玩具 g1 发展史(下)" TITLE="[转载]变形金刚 玩具 g1 发展史(下)" />

http://s13/middle/69be12ecga7ed31eae38c&690玩具 g1 发展史(下)" TITLE="[转载]变形金刚 玩具 g1 发展史(下)" />

1985年
在1984年推出的很多人物,大部分是利用takara公司原积压的库存加以重新包装上市的。从1985年开始,孩之宝在玩具上加上了热感标志重新推出,而且在包装上有了些变化。比如1984年推出的迷你车人物都是以车形态放在包装中的,而1985年再发行版则是变成人形包装的。而且在几款迷你车中还加附赠了迷你间谍,是一种简单变形的回力车。
除重新发行的产品外,孩之宝又推出了更多的变形金刚人物,不仅有工程车合体,还有机械昆虫,三变战士,机械恐龙等等,但他们仍然是来自于diaclone系列。原本在diaclone系列中,工程车六合体(变形金刚中的大力神)与火车六合体(变形金刚头领战士中的雷电)是配对登场的,但由于当时在美国火车玩具并不是很受青少年欢迎,因此火车六合体没有被选入变形金刚系列。
http://s10/middle/69be12ecga7ed3553f169&690玩具 g1 发展史(下)" TITLE="[转载]变形金刚 玩具 g1 发展史(下)" />

 

另外,diaclone系列中三变战士有两位,一位是入选变形金刚系列的闪电;另一位是变形为直升机与x形翼战斗机的,这位仁兄由于设计欠佳不是很好看,没能入选变形金刚系列,取而代之的是在diaclone末期已经设计完成的大火车,直接以变形金刚的身份登场。

http://s1/middle/69be12ecga7ed37407c80&690玩具 g1 发展史(下)" TITLE="[转载]变形金刚 玩具 g1 发展史(下)" />

http://s7/middle/69be12ecga7ed3b84d3d6&690玩具 g1 发展史(下)" TITLE="[转载]变形金刚 玩具 g1 发展史(下)" />

http://s13/middle/69be12ecga7ed3ba2c79c&690玩具 g1 发展史(下)" TITLE="[转载]变形金刚 玩具 g1 发展史(下)" />
1986年
经过两年的市场培育,变形金刚已经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玩具品牌。1986年对于变形金刚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前两年已经基本把原diaclone中的主要产品用完,于是从1986年开始推出了大量原创人物,这些人物很多是在diaclone末期就已经在设计中的。这一年中推出的新产品开始有了新的特点--合体。原本diaclone中的合体基本都是六个或更多人组合,这无疑加大了开发的难度。于是设计师把合体部队规范为五人合体,队长体型较大位于合体的躯干部位,四名队员体型较小担任四肢。大无畏与飞天虎、守护神与混天豹陆续配对登场。
此外,孩之宝策划了变形金刚大电影。在大电影中,很多老的人物阵亡了,新一代的人物诞生了。因此大电影的实际作用是为玩具产品的更新换代做铺垫。新一代变形金刚的设计风格也产生了很多变化,变形开始向超现实风格发展。这不仅仅是因为剧情开始从地球转移到其他星球,更重要的是这样可以不必为从汽车公司购买车型版权而花费大量资金。当时孩之宝负责剧情及人物设定,takara负责具体的动画制作和玩具开发。由于那时的通讯手段不发达,两个公司间只能通过定期打长途电话来讨论工作,导致了设计过程中的沟通不足。为了防止大电影的剧情泄密,孩之宝把补天士与惊破天的设定案交给takara时并没有告诉对方这两个人物是新一代的首领。takara设计师以为惊破天只是个要塞参谋,而补天士则只是个普通中型变形金刚,于是设计时并没有象设计首领那么投入,致使这两个人物的玩具出来后令很多玩家失望。事后takara的设计师很后悔,说如果当时知道他们的身份,会设计的更好。担任重要角色的通天晓,其玩具原本是diaclone系列中首领人物战斗convoy(即擎天柱)的能量强化版,原来的货柜车箱升级为大拖车并可变形为重装甲穿在身上,进入变形金刚系列后删除了原有的关系设定,将身着重装甲的形态设定为独立人物。由于当时官方也没对此做任何解释,所以玩家对于为什么擎天柱车头与通天晓车头是一样的非常不解。
http://s4/bmiddle/3e514b4dt7e9661b96673&690

1987年
到了1987年,变形金刚玩具又加入了新的玩法,出现了以“战士”为名的分组。头领战士,小型变形金刚可以变成大型变形金刚的头部,插到脖子里会通过机关使大型变形金刚胸前显示出不同的属性数值。目标战士,小型变形金刚变形为武器供大型变形金刚使用。另外还有二合一战士可以两部分组合成一个机器人;怪物战士,不仅可以变形为怪物,还能按下按钮就从口中喷出火星;克隆战士,一对人形看起来几乎一样的变形金刚可以变形为不同的东西,等等。头领战士的首领巨无霸伏特是变形金刚玩具史上最大的玩具,不过由于体形巨大导致价格过高市场接受能力有限,他的死对头撒克巨人没有能享受到玩具巨大化的待遇,巨无霸伏特也成为了巨形变形金刚的绝唱,日后除了两款同样模具的重涂玩具外再也没有出现过能与之匹敌的玩具。

http://s11/bmiddle/3e514b4dt7e96776577ba&690

 

这一年,孩之宝开始对动画制作失去兴趣,将精力投放在marvel公司的漫画上,与头领战士相关的动画只草草的制作了三集“重生”后便告结束,日后的新变形金刚玩具都靠漫画来推广。至此,美版g1变形金刚动画终结。而日本作为动画大国,自然是需要靠继续制作动画来推广新的玩具。takara从孩之宝手中买下变形金刚的制作权,自己独立制作了《头领战士》的动画片,剧情与叙事风格都与原来的动画差别很大,并且把当时因为不太受欢迎而落选的六火车合体雷电加到了动画中。后来,《头领战士》由日本人配了英语对白输出到美国,这个版本又被国内引进翻译并播出。
从这一年开始,美日双方对于变形金刚的发展开始有了不同的作法,也导致后来几年中美版日版玩具区别越来越大。

    1988年

    本年度的热门话题为擎天柱的复活与隐者战士的出现。这首先要提到MARVEL版的漫画,为了让擎天柱大哥复活,HI-Q博士(漫画版中的人物)在那比罗斯星球,为擎天柱制造了一个复活用的身体,但是那个星球的人似乎很讨厌金刚,为擎天柱提供了有毒的能量,这当然无法使用,为了给擎天柱提供能量,HI-Q博士将自己改造为能量人(变形为能量胸板)为擎天柱提供了生体能源,从而使擎天柱以POWER MASTER(能量战士)的身份复生。这便是当年的主流玩具形式。另外,当年的另一大主流玩具为PRETEND(隐者战士)。说到隐者战士,就是说以正常人类形态,正常动物形态,或者机械形态而出现的人物,这些人物的共同特点是,身体外壳可以打开,里面隐藏着机器人,而机器人当然也可以变形。可以说,这些都是纯粹美国风味的玩具。
http://s14/middle/54560e51t93d7784ed75d&690

但是,日本人还是有办法将其纳入自己的帐下,日本TAKARA公司于同年又与东映公司参照美版人物形象推出了第二部日本动画——超神!マスターフォース(国内译为隐者战士,其实这个译法是错误的,因为在动画中不光出现了隐者战士,还有能量战士,头领战士等各种金刚。这个译法真正应该直译为各种各样的力量,但可能是由于这样翻译存在着困难,于是便将剧中的全部人物都译成隐者战士了)。这部动画描写了从远古时代来到地球的金刚,已经进化成为和人类一样的模样,另外剧中登场的汽车人新一代领袖ZILLA(国内译为超能量人)在日版设定中仅是使用了擎天柱的身体,而并非美版中的超能擎天柱。

http://s13/middle/54560e51tdd11a20c342c&690

从这一部作品开始,日本制作的变形金刚已经开始脱离了早期作品的风格,开始走向了自己的风格发展路线(糟蹋东西路线)。而日版漫画方面则在1988年至1989年内连载完了8话的头领战士黑白漫画与12话的隐者战士黑白漫画。

    1989年

    北美方面除了超能擎天柱与各种各样傻乎乎的隐者战士还在大热卖外,又多了一样新的玩艺——大型的变形基地

以及基地附带的MICRO MASTER(微型战士)。

http://s16/middle/54560e51t754a808543bf&690

而MARVEL后期漫画方面几乎就是隐者战士的天下了,连钢索,爵士,大黄蜂,甚至红蜘蛛都被改造成了隐者战士。而霸天虎最后的首领居然是一个日本鬼武者之类的玩艺儿,早期的优秀作品如今已演变成了人类与机器人结合体的怪物大战了。总之汽车人最后在不知道怎么又复活的擎天柱的带领下稀里胡涂的胜利了。
 日本在这一年也没有闲着,不过没有再去将美版的人物形象移花接木,而是第一次正经的进行了原创人物的开发。于是,一部有点回归原点味道的作品诞生了——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V(ビクトリー)(胜利之战)。本作重新回归到了两派之间为了能量争夺而展开的战争为主题的故事,在玩具的设计方面也是独具创新,几乎所有的人物形象都有其独特的风格。比如说能从胸甲变成武器的(BREAST FORCE)胸甲部队 (组合成煞星) http://s14/middle/54560e51t94e8fa7142fd&690

能变成机器人脸部的(BRAIN MASTER)智能战士 (组合成陆上王) http://s2/middle/54560e51t94e8fcfcb521&690

能两两合二为一的(MULTIPLE TEAM)多重战队 (组合成为飞遥翼)。

http://s12/middle/54560e51t94e8ffc82f6b&690

除了霸天虎的恐龙组合——怪魔是改自美版隐者战士;

http://s7/middle/54560e51t94e908a6f5b6&690(美版怪魔)

http://s10/middle/54560e51t94e90965c9d9&690

汽车人的四个拯救队员取材于美版微型战士之外,几乎所有的玩具形象都是日本原创,因此这部作品也是在日本人气最高的一部。但是对于我们这些老观众来说,这部作品就像是一部机器人版的魔神坛斗士,只不过披了一件变形金刚的皮罢了。与这部作品相关的漫画同样连载于日本讲谈社的电视杂志上,共10话。并且内容首次与原著有了巨大的差别,比如说狮王是本身就存在着的角色,另外结局是双方以和平的方式握手言和而告终。这在变形金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1990年

    随着MARVEL版漫画系列的完结,北美方面迎来了无聊的90年代,也是美版G1时代的最后一年。而孩之宝更是在这一年中推出了违反常规的玩具——不能变形的ACTION MASTER (动态战士)。这个系列主要描述了变形金刚们吸收了新的能量——纽克利昂,从而失去了变形的能力,取而代之的是能够变形的各种辐助工具。不过这一系列中登场的角色几乎都是84,85年中登场的老角色,给人一种怀旧的感觉,另外机器人的关节可以灵活的活动。http://s8/middle/54560e51t93d7a161cdc7&690

同时,孩之宝还继续发售了新一批的微型战士。当然了,微型战士同样也逃不过被日本人改编的命运,看好了微型战士还有钱可挣之机,TAKARA与日本コロムビア公司又联合推出了当时最后一部汽车人与霸天虎之间战斗的动画片——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Z(ゾーン)(微型地带)。但由于当时变形金刚已经越来越没有影响力,所以这部原本计划拍摄两集的OVA动画片只拍摄了一集就宣告结束了。本片描述了汽车人的微型战士们在新一代的领袖DAI-ATLUS的带领下击败了BIORANGER率领的九大魔神将军。 从本部作品中可以看出,TAKARA似乎有着要回归DIARKON的意思,新登场的角色完全就是当年日本机器人风格的再现,

http://s4/middle/54560e51t94e90dacae53&690

至于我们熟悉的美版风格……算了,不说了,就算把他当作日本战国武士片好了。本作相关的漫画当年出自讲谈社一本介绍金刚的小册子中。

    1991年

    由于美国方面G1时代的结束,欧洲方面的玩具公司得到了抬头的机会。到了1991年,以欧洲的英国,德国为中心的一些公司又继续继承美国推出了新的一批动态战士,

http://s13/middle/54560e51t9512b0e84d4c&690

http://s5/middle/54560e51t9512b27b28c4&690

并适当的仿制了一些日版独有的玩具样式。而在日本,本年度没有任何新动画推出,只推出了一本相应的漫画——バトルスターズ(BATTLESTAR)美版名为RETURN OF OPTIMUS PRIME(擎天柱归来)。描述的是复活的星之擎天柱与超级威震天之间的战斗。本年度日本只发售了与汽车人有关的玩具,没有发售任何有关霸天虎的玩具。

http://s3/middle/54560e51t94e910275492&690

唯一一款计划中发售的超级威震天也中途死于胎中。 

    1992年
    好了,终于到了G1时代的最后一年。1992年与1991同样,仍然是以欧洲玩具厂商为主导的市场,并且欧洲的厂商们不再继承美国的玩具设计路线了,这一年欧洲主打产品以汽车人的涡轮战士和霸天虎的锻造战士为主。

http://s5/middle/54560e51t754a81f518b4&690

从这些新设计的玩具上来看,多多少少能找到一些早期产品的影子,而两派的首领也终于不再叫擎天柱与威震天了。同时,日本方面也推出了最后的G1玩具系列,即合体大作战系列(OPERATION COMBINATIONS)。

http://s12/middle/54560e51t94e9158708bb&690

遗憾的是这一系列没有推出任何相关的宣传作品,因此对其剧情也是一无所知,只知道大体情况是GUARDCITY(玩具原形为守护神)领导下的四个由微型战士合体而成的机器人对抗霸天虎新首领BATTLEGAIA(玩具原形为混天豹)的简单设定而已。

http://s9/middle/54560e51t94e9172a91a8&690

http://s14/middle/54560e51t94e9178edced&690

至此,日本的G1时代也宣告结束,而整个辉煌的G1时代也由此收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