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灵川县城往东方向走116县道,经过四联镇不远有一座古老的迪塘村,已有近500年历史,村里居民均为李姓,它是明末抗清英雄兵部左侍郎李赝品的故乡,目前村中仍保存着许多明清时期的古民居,这些古民居古朴典雅,有的还融合了西方的建筑特色,为桂北古民居的代表之一。
难能可贵的是,如今这座处在群山中的古老村落仍保持着原始的风貌,很少有游人前往,还没有任何开发的痕迹,从县城去的路况也还不错,开车半个多小时就可到达,淳朴的村民见我们端着相机问路,都十分好客的为我们指点着古民居的位置,唯一让人有点心跳的是,村里的狗狗不太友好,前堵后追的冲着我们狂吠,看来也是外人来得太少了的缘故。
![[转载]【桂北行之四】迪塘古村的西洋残片 [转载]【桂北行之四】迪塘古村的西洋残片](//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1、明清时期,有一条从湘南通往桂北漓江的陆路古商道,迪塘村就处在这条古商道南线的险要地段。
▲2、村口,一座造型精致、类似炮楼的古门楼。大门为青砖拱形门,上有“毓水培风”四个鎏金大字,门前立有简要记载门楼历史的石碑。门楼用青砖修筑,上面有四个并列的、有些西洋风格的拱形木窗。
▲3、据村里老人说,他们的一个老前辈,曾学习过西方文化。他回村主持修建门楼时,特在门匾、窗户式样、窗户装饰线方面,加进了西洋建筑的艺术元素,使之成为兼具中西建筑风格的独特建筑。
▲4、
▲5、五叠堂,村中一座最大的老屋,二层的木板建筑,现在仍居住着李氏家族的几十口人。
▲6、
▲7、老屋内的木门、木框、门楣、窗户,多有雕花刻画,显得古朴典雅。
▲8、
▲9、由于老屋的木板结构已年代久远,许多地方已开始破损,成了危房。
▲10、这样的老木板房已不多见,的确需要好好保护。
▲11、
▲12、
▲13、
![[转载]【桂北行之四】迪塘古村的西洋残片 [转载]【桂北行之四】迪塘古村的西洋残片](//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14、
▲15、
▲16、
![[转载]【桂北行之四】迪塘古村的西洋残片 [转载]【桂北行之四】迪塘古村的西洋残片](//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17、
![[转载]【桂北行之四】迪塘古村的西洋残片 [转载]【桂北行之四】迪塘古村的西洋残片](//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18、
![[转载]【桂北行之四】迪塘古村的西洋残片 [转载]【桂北行之四】迪塘古村的西洋残片](//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19、
![[转载]【桂北行之四】迪塘古村的西洋残片 [转载]【桂北行之四】迪塘古村的西洋残片](//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20、
![[转载]【桂北行之四】迪塘古村的西洋残片 [转载]【桂北行之四】迪塘古村的西洋残片](//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21、
![[转载]【桂北行之四】迪塘古村的西洋残片 [转载]【桂北行之四】迪塘古村的西洋残片](//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22、
![[转载]【桂北行之四】迪塘古村的西洋残片 [转载]【桂北行之四】迪塘古村的西洋残片](//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