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真觉寺

(2012-11-26 11:44:16)
标签:

真觉寺

佛陀伽耶

北京石刻博物馆

清静

礼法

分类: 器不成
真觉寺

    真觉寺,又名五塔寺,中国最早的金刚宝座塔。藏身于动物园后河沿儿窄窄的五塔寺街内,现为北京市石刻艺术博物馆。门票20。真觉寺顾名思义是个寺,而且还是个曾经非常恢弘的寺庙。但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呢?因为寺没了。关于真觉寺被毁,有两种说法,一说是英法联军把这座明永乐年间寺院一把火毁于一旦,二说是北洋政府时期卖给了一个黄的孙子,于是丫把殿堂全给拆了当木材卖。当然我本人更愿意相信第一种,这帮万恶的侵略者打砸抢烧无恶不作,咱泱泱中华上国的子民哪能吃饱撑的自个儿毁自个儿的东西?
    话说金刚宝座塔,为仿照印度佛陀伽耶寺塔形式而建,汉白玉砌成。北京地区有四处此种制式的塔,一为北京黄寺大街的清净化城塔,现为中国藏传佛教的最高学府,我有幸进去过一次;二为香山碧云寺;三为另一处为玉泉山上的妙高塔,过去、现在都没可能爬上去看看,估计未来想去也很难;第四处就是这真觉寺的宝塔。旧传闻,释尊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的地方为金刚所构成,能经受大震动而不毁,过去及未来诸佛皆成道于此,故曰金刚座。玄奘访问佛陀伽耶,有“大地震动,至金刚座,方得安静”的记述。后来宗教界、建筑界习惯上把佛陀伽耶精舍作为金刚宝座塔的源头。
    以前此塔可攀,现在已关闭。几年前来此处散心的时候上去过一次,只记得四下寂静,独我一人,塔身周围雕刻极其精美,树影斑驳,恍若隔世。除了这座塔以外,1987年从北京各处搬来了不少石刻,正式成立了北京地区第一座石刻文物的专题性博物馆,包括墓志,会馆碑,外国传教士等等。秋天的真觉寺是个喝茶聊天的清幽僻静去处。可惜前几周的周末都有事,周六已过小雪时节,银杏叶子飘落,好在今年温暖异常,留下了零零星星的黄色,门口的河畔柳居然还在冷风中摇曳。

真觉寺
▲P2 门口小河流过,杨柳依依

真觉寺
▲P3 倒影斑驳

真觉寺
▲P4 乌鸦展翅

真觉寺
▲P5 小卖部门口,“此床出售”

真觉寺
▲P6 动物园后门。恍惚回到童年。

真觉寺
▲P7 大门口

真觉寺
▲P8 正面免冠标准照。两边有很多车。

真觉寺
▲P9 石狮子

真觉寺
▲P10 塔前有两颗粗壮无比的银杏树,古老,茂盛。已到11月底,还有点点黄叶。

真觉寺
▲P11 藏文咒语。

    北京有很多地方都有藏族文化的遗存,比如颐和园万寿山后山大片的藏式建筑,比如黄寺,比如雍和宫,比如西四妙应寺白塔(白塔寺),北海的白塔,香山昭庙琉璃牌坊,乾隆老爷子给六世班禅修建的作为夏宫的香山静宜园等等。舒乙先生曾经写过这样的文章,也做过这样的访谈。

真觉寺
▲P12 但是真觉寺建成并非清朝,而是明代成化年间。

真觉寺
▲P13 吉祥图

    明代有一个印度僧人,叫实哩沙哩卜得啰(1335——1426)——这些名字读起来都比较有趣味性——他修习密教,精通五明,被尊称为五明板的达。他于1414年来到中国,仁宗时封其为大善大国师。1426年,实哩沙哩卜得啰示寂于京。宣宗命为其兴建两座塔院,在北京者为真觉寺。因为这个名字很逗的大师主修密宗,所以以上的这些藏文均为密咒。

真觉寺
▲P14 在一个石制大香炉上的八卦图形

真觉寺
▲P15 塔基

真觉寺
▲P16 俩北京大爷,双手交叉在袖子里,站在温暖的阳光下有一搭无一搭的聊着天

真觉寺
▲P17 新新新一代小首都人——站在巨大的石碑下

真觉寺
▲P18 乾隆爷是出了名的爱写诗,出了名的爱题字

真觉寺
▲P19 诗酒趁年华

真觉寺
▲P20 以前的人讲究,什么事要立碑,立什么碑,碑上头刻什么花纹,看起来随意,实则礼法森严。

    谁说我们以前没信仰?中国人从古就崇礼法,讲仁义,就算做点偷鸡摸狗的事儿表面上也要说的过去。再看现在,彻底彻底的臭不要脸。现在的人过的实在是不怎么讲究。

真觉寺
▲P21 俩表情都不错

真觉寺
▲P22 门墩儿
“小小子儿坐门墩儿,哭着喊着要媳妇儿,要媳妇干嘛?点灯,说话儿,吹灯,作伴儿,早上起来梳小辫儿。”

真觉寺
▲P23 红墙

真觉寺
▲P24 黄叶

真觉寺
▲P25 一地金黄

真觉寺
▲P26 这颜色多协调

真觉寺
▲P27 柿子

真觉寺
▲P28 传教士碑
中式的碑上外国的字,中国的土埋西洋的人。

真觉寺
▲P29 圆圈是哥们72mm的偏振镜。用不了,只能举着看看

真觉寺
▲P30 塔的剪影漂亮

真觉寺
▲P31 屋子里大妈在阳光中睡的正香

真觉寺
▲P32 工作人员正在一个角落里拓碑

真觉寺
▲P33 是一块儿墓室里的石碑,能看见“墓志铭”三个字

真觉寺
▲P34 还未开始拓印的石碑,清·成亲王书王羲之兰亭集序。
成亲王名爱新觉罗·永瑆,乾隆帝第十一子,与翁方纲、刘墉、铁保并称乾隆四家。

真觉寺
▲P35 拓碑的老师温和客气,一派知识分子儒雅风范。
其人是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业务部副主任贾瑞宏先生。

真觉寺
▲P36 金石走廊正在修,站在牌匾下打闹的黄头发年轻人会懂得他们搬来搬去那些石头的故事吗?

真觉寺
▲P37 骆驼这东西,活的刻得都可爱

真觉寺
▲P38 石翁仲的表情比较逗,像个撅嘴的老顽童

真觉寺
▲P39 看完石刻回家手痒痒,翻散木先生的书,找了块儿残料临刻“昔昔君”印

真觉寺
▲P40 床头小书柜红色的中国结映在黄色的灯光下。

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

========================如有兴趣,可点击图片关注死胖子的个人微博=========================

真觉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停停走走
后一篇:离别2012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