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耶路撒冷哭墙上帝以色列犹太人希伯来语哈西德 |
分类: 方无隅 |


▲P2 经书

▲P3 祷告。或坐或站

▲P4 哭墙上方的蓝天,蓝的没有一丝云彩

▲P5 全貌。
城砖分三层,最下边的是希律时代遗留的最原始的第二圣殿的城砖,中层是早期穆斯林时代,而最上面的小方砖最年轻,是奥斯曼土耳其时代修建的。

▲P6

▲P7 每一个缝里,都塞满了小纸条。

▲P8 写了一张塞在里面

▲P9
“愿爱我的和我爱的人,都各得其所”——上帝会听得到

▲P10 四个男人

▲P11 三个男人

▲P12 两个男人
这些正统的犹太教士,应该就是称呼为“哈西德”的这一个分支。
这些正统的犹太教士,应该就是称呼为“哈西德”的这一个分支。

▲P13 一个男人。

▲P14
一群男人。有正统犹太教,有大兵,有坐着休息的老人,还有人写完了祝愿奋力塞纸条的游客

▲P15 两个小伙子
带着祷告的围巾,头顶上顶着里面有手抄旧约的小盒子,用黑色布条捆绑的左臂。按照犹太教的说法,佩戴护符匣可以免受魔鬼侵扰,表达对戒律的遵守,以及对上帝的敬意。

▲P16 这是一个少年。

▲P17
这个孩子的弟弟再给他录像,后背上可以看见他留的很长的发络。前面走过另一个哈西德。

▲P18 正在穿戴的孩子

▲P19
据当地人说,周一和周四会是13岁男孩成人礼的时间
那时候会举行仪式,大人们簇拥着少年来到经文柜前,取出《妥拉》羊皮经卷,交给少年。少年和大人一起大声吟诵,稚气未脱的脸上带着一股认真劲。此举意味着少年已经拥有成人的宗教权利和义务。——这个场景是我看央视以色列纪录片的时候看见的场景。少年被所有人欢呼簇拥着,男孩的父亲分发糖果和喜悦。
我会喜欢这个场景的。我更喜欢这个和平时期的哭墙。在哭墙前笑,为一个 将传承这个民族的文化和信仰的孩子欢呼雀跃。据说这里还会举行婚礼和庆典。他们精心的维护这个神圣的地方,使他免受破坏,却也免费开放给所有犹太人以外的游客,甚至允许旅游者在这里搞发明塞纸条,我想这是文明的高度和不一样的胸怀吧。

▲P20
夕阳照耀,墙上可以看见影子。每一个进来的人都要戴上一顶小帽子。走的时候放回去就好。

▲P21


▲P24
网格缝里拍的,这些都是桌子。如有需要可以自己拿

▲P25 哭墙外的小姑娘

▲P26 高举相机拍这个分界

▲P27
结果发现咱个儿忒矮了……你看人家拍的多从容?

▲P28 姑娘

▲P29
全貌。可以看见清真寺的金顶。那上面是巴控地区。非穆斯林不允许靠近。

▲P30 大兵

▲P31 哭墙出来以后,用长焦拍的哈西德犹太人。
正好一个欧洲年轻人走过,一目了然。他们一生,都只穿这一种衣服。

▲P32 橄榄山上的金色墓地

▲P33 Jerusalem of
gold
《Jerusalem of gold》
=======================如有兴趣,可点击图片关注死胖子的个人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