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走过的路】回忆我的若尔盖

标签:
旅游 |
分类: 方无隅 |
每次出门回来写行记都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跋的意思原本是翻越山岭,涉解释成穿越河流,出门跋涉了一路,回来在脑子里继续翻山过河做总结,于是为行走写跋更加的有意思。
开始小小的回忆,文笔照片实在一般,好与不好的您担待。
***********************************不算华丽分割线******************************
原本的线路计划是从兰州出发,走合作,过若尔盖,丹巴,到新都桥一路向西至理塘,然后折向南去稻城,时间允许的话进云南的中甸,最后至昆明回兰州, 实际情况和计划总会有很大的出入,亚丁景区已经关了半年,走到丹巴的时候听从道孚那边过来的人说理塘那边正在闹事情,如果我想往西走只能走色达或者道孚, 也就是德格方向,时间不够,钱不够,安全成问题,所以无奈之下,只好从新都桥向东走康定,泸定,回成都。
到成都以后发现根本买不到回兰州的火车票,情急之下打电话到重庆找老赵帮忙,说有票,于是一咬牙一跺脚,没在成都做停留,当天去了重庆。原本的计划于是乎就这么改变了,好在是一个人怎么走都没什么抱怨,没什么不爽,也无需和别人商量什么,自己做决定就好。
最终实际走的地方变成了:兰州——临夏-(和政)-合作——若尔盖-(唐克-巴西-求吉)-马尔康 ——丹巴-(布科藏寨-甲居藏寨-中路藏寨-扎科藏寨-梭坡碉群)-八美-塔公-新都桥——康定——泸定-(摩西)-成都——重庆-(北碚)——兰州。
出了兰州,先去了临夏的和政,去看望在和政中学实习的有些可怜有些郁闷的靖军,我背着六十升的登山包,穿着摄影的马甲,速干衣,徒步鞋,带着墨镜。赶上朋友试讲,我去听课,和政的孩子们把我当成猴围观,弄得我自己站在镜子前看了自己很久却没有发现任何异样,我于是麻木,坐在教室后面做听课笔记,最后在听课记录上面画了两个小拳头,因为哥们的第一次试讲讲睡了五个学生,板书还写了两个错字。朋友招待了吃喝,在他家里狂聊半宿,睡了半宿,第二天的清晨,临夏出发去合作。临夏松鸣岩是国家四A级旅游风景区,时间很紧,没去,留个悬念,但是那里有
一种叫做啤特果的果子,有点像软儿梨,于是应运而生了一种果汁,很好喝,酸酸的。
↑靖军和我,送我到等车的路口,后面的路是去合作的。这时我还干干净净,利利索索的。不过有一点点小插曲,就是在我没怎么注意的情况下,他很坦然的把我送上了回兰州的车,一小时后我发觉不对,下车,等,倒车……时间倒是没怎么耽误,多花了三十七块而已,不过给他打电话的时候我还是恨的咬牙切齿的……
整个合作也就这儿能转转,于是回到住处逗主人养的那只大狗,整理地图,睡觉,一夜无话。第二天清晨,坐车去若尔盖。到达时已是中午。
在若尔盖意外的住了三天,一是因为这里比我想像的要美,二是我住的神仙居的老大懂得很多东西,和他的交谈一直是愉快的,从达仓老大这里证实了一些我 以前阅读藏传佛教方面的书时留下的一些模糊概念,再者,单纯的享受草原上的阳光,坐在山顶等待夕阳,没有时间观念的享受一种东西,享受一种在我们这里无法享受的奢侈。若尔盖的夕阳很美,尤其在唐克乡,黄河和白河的交汇处,坐在对面山岗上,面对着甘肃省的玛曲县,看着九曲黄河在草原上的第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看着山顶上一群从各处来到这里,带着自己的宝贝相机,抽着烟,聊着天,等待着日落一刻拍出心仪照片的人们,这时,时间凝固在了山间水间,凝固在了人们的背影里,凝固在了黄河上摆渡的小船里,太阳下山,我举起手里的相机,想起了海子的一句诗——唯黄昏华美而无上……
草地上,藏民们在做铺盖,那可是纯羊毛,有点脏,不过这种被褥很暖和。我穿着藏袍,他们用藏语向我打招呼,我笑笑,摇摇头说我不是藏族,他们笑笑,低头干活。

从唐克回来看见了司机和我们说了一路的达仓老大,他刚刚陪着朋友从郎木寺回来,屋子里坐着一个个子高高的客人,炯炯有神的看着我,一看就旅途就很惬 意。你一言我一语,我们开始海阔天空的神侃,贾爷,上海朋友,25岁,把工作辞掉出来乱转。和这样的人出门很随意,不会为等不着车烦心,不会为没有事情做而抱怨,想快就快, 要缓就缓。因为大家有些投缘的感觉,第二天又是中秋,老大说不要走了,一起过吧,我本来已经买好了去马尔康的票,于是退掉,中秋这天睡到自然醒,下楼时碰见了贾爷和我刚到客栈见到的佛山女孩儿阿莉,大家很开心的说话,纷纷搬着板凳做到若尔盖强烈的太阳下面。这里的太阳很开朗,很慷慨的照耀着我们,不像城里总是羞涩的躲在薄薄的云雾后面。很多东西到达一种极致不一定是最好而且备受争议,但是有些极致的后面有一种美丽,很多人是看不到的,就像这里的太阳一样, 遇见这样的阳光,晒黑又何妨?
吃过饭老大带我们去达扎书院。用金碧辉煌形容书院有点过分,但是形容书院三层供奉宗喀巴大师的殿一点也不过。一楼是图书馆,二楼是博物馆,图书馆的边上有可以随意看书的地方,就是下面的这张照片,那天老大又讲了很多关于藏传佛教的知识,看书院的喇嘛看起来很开心,不知是不是因为老大讲的好,反正他把能打开的门都打开了,能打开的灯也都打开了,这里面是不让照相的,虽然我很没品偷拍了几张,效果不是很好,也就不贴了。晚上杀了一只鸡,喝了些啤酒,吃了 点月饼,老大,老七还有我们,算是开开心心的过了中秋。
我从来没有计划过我会在这里住三天,无论是我的哪套方案里都没觉得若尔盖值得让我停留,但有时候出门就是这样,往往计划的很好的地方会很失望,没怎 么留意的地方的一些小邂逅反而觉得惬意无比,这也是自助游的好处,随心随性,觉得好了就多住几天,不好了搭车就走。本来打算逛完书院次日启程,商量行程的 时候碰见了一个求吉寺的喇嘛,说起他们的堪布有一手正骨的绝活,我心思动动想去见见他,看看我的脖子和腰,于是又没走,睡到自然醒。
搭我们去求吉的司机是达仓老大的朋友,他也正好去求吉办事。于是下午出发,贾爷同往。


寺里做法式的大鼓,牛皮的。抱着鼓的是若尔盖的黎哥。此行他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因为他的存在,若尔盖的回忆变得丰满,而充实。
川西这条路,走了一个直辖市,两个省会,七个县,十四个乡镇,远不远进不进的路,睡过地铺,客栈,人家,车站,乱七八糟的小旅店,撑着过,饿着过,晒着过,淋着过,认识了些朋友,吃了些酒肉,有点小腐败,有点小热闹,有点小寂寞,一路很安全,路走的也很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