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跟鞋相当于自愿缠足?

(2015-10-28 09:59:26)
标签:

杂谈

http://ww2/large/69b7c7cdgw1exgm7jr3tqj20ku0fodie.jpg高跟鞋是否等同于自愿缠足?Gro从青春期开始一直高跟鞋,运动或者走一段长路就换成运动鞋或者便利的平跟鞋,这当然跟挪威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她的中产背景有关。

搞笑的是她遇到我,一个几乎不穿高跟的女人,一年之后,当我们再相见,她穿了平跟,我穿了坡跟。她说:这是你的影响,yuxin。

我俩的确在高跟鞋这个问题上有很长的讨论。她说挪威女人穿高跟的的确不多,大家都很随意,很多人穿系带的运动鞋上班、上课,出门必高跟是她妈妈那一代的时尚。但是她身高1米66,在挪威人里属于矮的,她觉得穿上高跟令她更挺拔,惹人瞩目,所以即便高跟残害她的脚,也一定高跟。(那些鼓吹贵的高跟鞋不伤脚的论调可以休也!)

这是她在她的生活背景下所做的个人选择。这里必须交待一下,高中未毕业她就一个人跑到巴黎,当女招待生活了一年多,做了许多疯狂的事,为了和她中产的“乏味的”家庭划清界限,她不想像父母那样生活。

然而摸爬滚打一圈她还是回到了父母的路上-在父亲任教的大学读完本科、研究生,成为一名研究跨文化比较的心理学教授。当然,她骨子里仍然是不合常规的教授,细节不述。

我们第一次见面就聊了很久,她将我当成一个中国样本,当然她发现这个样本在她自己的文化里也是有点特别的。她令我回忆我为什么不穿高跟。其实我有过一段非高跟不穿的年代,在青岛读书的年代。我的大学建在山坡上,穿着高跟鞋下陡坡,非要两三个互相搀扶着才心安,那真有点自愿缠足的味道。高跟鞋对于那时的我,是一种完全有别于我母亲生活样式的符号,是我渴望融于城市/校园时尚的方式,是我展现自己完全可以驾驭一种“想象中的现代生活”的象征,当然,我也深信它有助于我吸引潜在的钟情者。所以,后来,当我不需要这些符号也不觉得有必要吸引钟情者时,我就彻底放弃高跟了。

另外,我自小个子中等,对自己身高一生自卑的妈妈(身高一米六八,她一生都觉得自己“不像个女人”),一直对我一米六三的身高赞不绝口,所以高跟对我没有“辅助身高”的功能,而且我也不喜欢“鹤立鸡群”的感觉,在人群中矮一点我比较有安全感。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我与Gro相见之后彼此影响了呢?她是觉得我穿平跟、低跟也穿的很好看,而且配裤子、裙子都和谐。我是喜欢她昂首挺胸、即便和比自己矮很多的男人聊天也不故意含胸缩背、降低身高。

我试着让自己也拥有这样的质素,试着穿上高跟,不过记得经常换鞋,自我感觉确实不太一样。特别是去一些比较重要的讲堂,“dress to kill",是一种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或许哪一天,不需要这样的心理暗示也能kill了,那就解放了。只是不要期待这解放来的很快,快的那些东西不一定真的是你想要的。Gro都经历了这么多还在不断自我调整,我觉得我也得经历更多才行。

(附图,gro在遇见我之间基本只穿黑白灰,遇到我之后开始有色彩了;我遇到她之前基本喜欢oversize,跟她相处学会了紧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