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西雅图到北京和睦家医院的全科门诊工作已经快4年了,感觉还是很多病人都不知道我们这些全科医生是干什么的,
令我有些挫折感,因为我来中国的原因之一就是希望能把全科医学介绍给中国。
没有想到来了之后才发现会来看全科医生的病人大多数是外籍人士或者是海归的华侨,因为他们在国外习惯看我们这科。
本地人通常会直接去找专科医师看病,所以我也比较少有机会介绍全科医学给当地人。
到底什么是全科医学呢(台湾叫做家庭医学科)? 顾名思义就是全面性的医学或者是什么病都可以看的科。
的确,训练有素的全科或家庭医生可以诊断和治疗大部分的疾病, 也因为如此, 他可以为家庭的每一个成员看病, 所以我们也叫家庭医生。
在欧美等国家, 全科医学是非常普遍的。
大部分的人都会有一个自己的全科或家庭医生, 有病时就先去找他。
百分之80 以上的病都可以处理, 急性或慢性的。
如果不能处理如病人需要开刀或需要做更深入的检查像做心导管或做胃镜时,那么全科医师可以帮病人转诊到合适的专科医生去看病。
上次提到全科醫學,也就是我們台灣所謂的家庭醫學, 是一個什麼病都可以看的科。
做為一位全科醫師, 我們什麼都要懂一點,雖然不能每一科都很精通,但是各科常見的疾病我們都得會處理。
有些時候因為個人的興趣或工作上的需要,家庭醫生隨著經驗的累積也可以是“專家”。
譬如說,有些家庭醫師因為常常看皮膚病,大部分的皮膚問題都難不倒他。
也有的女醫師因為常常看婦科的疾病,女病人常見的問題也看得跟婦產科醫師一樣好。
我因為在美國的時候看了很多糖尿病的患者,所以有一段時間也變成我診所裡的糖尿病"專家“。
不過, 如果真的想當專家的話,我大概就不會選家醫科這一行了。
我覺得當一個家庭醫師的樂趣是在於我每天都可以有機會看到不一樣的病跟病人群。
拿昨天我的門診來講吧,早上先看了個來做體檢的,然後看了腳踝受傷的, 接下來是過敏性鼻炎, 感冒,高血壓,肝功能不正常,心痛,。。等等。
那才只是上午。
下午有一位先生來看頸椎病,然後問我有關他女兒皮膚的問題, 後來又把她帶來看。
在其間還拆了個線, 幫一個過動兒開了藥, 看了一個發燒的5歲男孩, 水痘,
腹瀉(流行中)。。。等等。 一天下來,
很多科的病都有看到了(皮膚,骨科,內科,耳鼻咽喉科,外科)而且我的病人有男有女, 有老有少, 很多都是同一家人的。
很多人會問? 那麼多科都要會, 可能嗎? 絕對可能!
尤其是現在這個網絡發達的時代,很多幫助醫師做診斷及治療的工具都隨手可得。 和睦家的醫師看病的時候身邊都有一台電腦,
需要時隨時可以從上面搜索最up to date 的醫療訊息。 我們偶爾會碰到不熟的疾病,
但是我們知道去哪裡找資料來協助我們幫助病人,必要的時候家庭醫師會把病人轉到合適的專科做更深入的檢查跟治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