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新策略 就是局部物理靶向治疗手段-CT引导下的射频消融,结合全身生物靶向药物易瑞沙或特罗凯,对于高龄肺癌患者既安全、又有效。
局部物理靶向治疗手段主要解决局部问题:典型的局部物理靶向治疗手段例子就是近年来我们推动开展的CT引导下肺癌射频消融治疗技术。肺癌射频消融治疗技术对于那些不能够耐受手术的高龄早期肺癌患者和多发肺部转移肿瘤有着独特的优势,这种在CT引导下、在计算机系统三维定位下“烧死”周围型肺癌的局部物理治疗手段可以高度准确地“杀死”肺癌,对于周围正常肺组织损伤减少到了最低限度。我们把它称之为“局部物理靶向治疗手段”,从我们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宣武医院胸外科已经开展的50余例射频消融治疗的肺癌患者初期疗效评估资料看,近期临床效果满意。对我们以往早期开展的开胸和电视胸腔镜下肺癌射频消融治疗的方法进行了反思和修正。需要强调的是:单一局部物理靶向治疗手段的射频消融治疗的肺癌效果还是有限的,必须要强调和重视多学科综合治疗,如射频消融治疗的同时给予全身治疗药物(化疗或靶向治疗)。肺癌射频消融的过程示意图: 图一为射频电极针穿刺图示:
图二为射频电极针在肿瘤中展开的图示:
图三为射频消融的过程:
图四为针道消融,防止癌细胞沿针道传播的过程:
目前射频消融治疗肺癌的几种模式中,以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肺癌模式最为微创、定位准确、消融效果好,对高龄肺癌、不能耐受全麻的患者更为明显。
目前公认的最佳治疗方式首推CT引导三维重建下制定的射频消融治疗计划,在CT全程监护下完成的射频消融治疗全过程。CT引导三维重建下射频消融的九根治疗针可以均匀地分布在肺部实体肿瘤中,最大限度且有效的完成射频消融治疗肿瘤。 这是开胸手术或胸腔镜下的射频消融治疗所无法比拟的治疗优势。也是全球胸外科和肺癌治疗领域首推的治疗手段。既能最大限度地消融肿瘤,又能够最大限度地达到微创的目的。深受医生和肺癌患者的喜爱。 近期治疗效果也十分满意. 希望各级医保部门尽快将其纳入医保报销目录!
64排螺旋CT引导下和三维重建系统,可以安全准确地放置射频消融针,一般需要30-60分钟就能完成整个治疗过程。较开胸手术或胸腔镜下射频消融治疗术,CT引导下和三维重建系统指导下的射频消融真正达到了微创治疗肺癌的目的。使许多高龄不能耐受肺切除手术的肺癌患者临床受益。
射频消融技术是应用消融电极,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在三维重建系统指导下进针定位,使射频电极最大限度地、均匀地进入实体肿瘤组织,然后在消融电极针前端伸展出9个锚形细电极丝,插入到肿瘤组织中,通过射频输出,使病变区组织细胞离子震荡摩擦产生热量,局部温度达90℃以上,通过加热的温度来杀灭肿瘤组织病变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最终形成液化灶或纤维化组织,同时实时调节监控温度,从而达到局部消除肿瘤组织的目的,最后将穿刺针道加热消融,以防肿瘤种植。
适合于射频消融技术治疗的肺癌患者:1、有外科手术指征,但病人拒绝手术的原发性或转移性肺癌患者;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早期肺癌和局部晚期肺癌;2、肺癌开胸手术探查的补救治疗措施。3、局部晚期和肺转移癌患者的减瘤治疗,为综合治疗提供条件。射频消融治疗前后应结合化疗、靶向治疗或/和放疗。
射频消融治疗前要做胸部增强CT扫描和血液肿瘤标记物检查、肺代谢扫描PET、SPECT和机体免疫功能测定如T-B细胞亚群测定,以便于射频消融治疗后评估、评价疗效、判断预后。治疗前应做好临床临床分期检查如颅脑核磁和全身骨扫描检查,有肺外多发转移患者不建议行局部射频消融治疗,应作全身治疗。
射频消融治疗肺癌的评估 同外科手术治疗、化疗的疗效评估标准不一样,射频消融不是仅仅靠病灶大小的变化评估疗效,而是除了病灶大小的变化测量,还要复查肺癌病灶的代谢值和血液肿瘤标志物的变化。综合治疗很重要,加强治疗后随访更重要!
常用的射频消融治疗针主要有两种:
3-5厘米肺肿瘤的射频消融治疗针
4-7厘米肺肿瘤的射频消融治疗针
临床医生可以根据肿瘤的大小选择上面的两种治疗针。
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宣武医院胸外科已经完成近100例高龄肺癌患者的“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三维重建系统指导下进针射频消融治疗”,近期临床效果满意。支修益主任每星期一上午除肺癌特需门诊,并就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三维重建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和肺癌综合治疗进行咨询和会诊。
局部物理靶向治疗手段要结合全身分子靶向治疗药物: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肺癌,我们国家现在有两种药物,即特罗凯和易瑞沙,这两种分子靶向药物对所有非小细胞肺癌有效治疗率可以达到7%到20%左右。这个结果和化疗药物治疗的效果是相当的。但是它的优点在于,对于晚期肺癌,即使化疗无效,或者是化疗效果不好的,体质比较差的,使用靶向治疗,同样可以起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化疗的短期有效率接近30%左右,更高的比例都是经过靶向治疗获得的,在高度选择的肺癌人群中靶向药物能够达到70%到80%的疾病控制率,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病人病情稳定、正常工作地“带癌生存”。
在我国已经应用四年的肺癌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易瑞沙、和近二年上市的靶向治疗新药-特罗凯已经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有效的全身治疗药物,易瑞沙和特罗凯已经给全球数以万计的中晚期肺癌患者送来了佳音。许多临床受益的肺癌患者由此改变了他/她的人生、改写了整个家庭乃至家族的命运。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更多的数据表明新一代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易瑞沙和特罗凯可以作为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化疗失败的二线治疗。部分高度选择的部分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也可以作为一线治疗的选择。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必须要重视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相结合;将现代化的局部物理靶向治疗手段和富有高科技成分的全身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有机地结合,可以给许多中晚期肺癌患者带来福音。临床上许多被宣判“死刑的”晚期肺癌患者都“奇迹般”的生存下来,而且都在正常地生活和工作着。现代化局部物理靶向治疗手段--以CT引导下的射频消融(RFA)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为代表,高科技成分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则是以新药易瑞沙Iressa和特罗凯Tarceva为代表。局部物理靶向治疗手段与全身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相结合;缓解躯体症状与解决心理疾患相结合。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必须要考虑临床受益人群!
告诉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家属和朋友:晚期肿瘤不等于没有希望,随着科技的发展,随着新药的不断问世,随着治疗手段的不断丰富,治疗组合的新方法、新技术的使用,今后治疗晚期肺癌,能够比过去有更多的组合手段,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
目前,易瑞沙和特罗凯这两种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已经获得中国慈善总会的批准:服用满6个月易瑞沙和特罗凯、而且临床评估的确有效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过中国慈善总会项目办公室指定的肺癌专家组专家认定并符合相关条件,即可获得终身免费服用易瑞沙和特罗凯的可能。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作为中国慈善总会项目办公室指定的肺癌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慈善赠药活动的合作机构,我们愿意为更多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肺癌门诊咨询电话:010-63027064.63027064。
支修益主任门诊预约电话:83198150,83198151(每星期一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