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从1995年起,由中国抗癌协会倡导发起的每年4月份第三周为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简称4.15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至今已经成功地举办了十二届。自1997年至今,每年都确定一个宣传周活动主题,通过各种媒体进行相关宣传报导。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开展各种义诊咨询、肿瘤防治科普宣教健康大课堂和媒体共识会等活动,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和网络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抗癌防癌科普知识,使广大人民群众提高了防癌意识、增加了科学知识,从而推动我国抗癌事业和科普工作的健康发展。目前,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已被国家卫生部纳入每年的正式卫生宣传日活动。 今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主题是:拒绝烟草远离癌症 控烟与肺癌防治是关系我国人民健康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事,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民族的强盛。我国政府历来重视控烟与癌症防治工作。2003年12月卫生部颁布了《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年),其中将肺癌防治列为重中之重,同时将控烟作为我国癌症预防与控制的主要策略。 2005年8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表明中国与各缔约方共同遏制烟草危害,保护公众健康权利而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和决心。2005年9月23日,由中国癌症基金会和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肺癌南北高峰论坛”发表了针对控烟和肺癌防治的《北京宣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鲁丽、国家卫生部副部长蒋作君、原卫生部副部长、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长彭玉、中国抗癌协会徐光炜理事长、中华医学会钟南山会长、中国控烟协会名誉会长翁心植院士、中国癌症基金会副主席孙燕院士、我国著名胸外科老前辈辛育龄和黄国俊教授等300多名胸外科、呼吸科、肿瘤科专家学者纷纷签字,表明中国医务工作者参与控烟和肺癌防治的决心和行动。 其次,应尽快制定并颁布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全国性法规。 三是加强癌症等疾病发生及死亡的信息收集与相关危险因素(如吸烟)的监测,为科学决策及评价提供依据。 四是加强肺癌早诊早治的研究,制定并推行肿瘤临床专业设置准入标准及肺癌临床诊治指南,以使患者得到更好的临床服务。 另外,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应该成为公民的自觉行为呼吁烟民遵守社会公共道德 针对目前我国三大控烟重点人群,出台相关法规或倡议书: A 建议政府公务员率先参与控烟工作,带头在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特别是党政机关领导同志要率先)创建政府无烟办公楼、无烟会议室和无烟办公室 像卫生部、卫生局、爱卫会、奥组委等部、局、委政府机关更应带头! B C 建议教师率先参与控烟工作,特别是青少年影响大的中小学教师,大学教师的表率作用对减少大学生吸烟有重要作用。创建无烟学校、无烟校园! 有关部门向教师们发出倡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