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则感人新闻的几点疑惑

(2013-11-03 17:25:39)
标签:

上海书评

文化

  最近在各大报上都看到一则十分感人的新闻,讲上海一家三代人为犹太校长卡尔保留了两千多册图书长达七十年之久。因为卡尔一直没有来中国取回书籍,林道志的家人决定将书交给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代为保管,并通过社会力量寻找书籍的主人。

  故事的确是十分感人的,但是具体细节有不少可疑之处。比如这位卡尔校长在上海避难多时,竟然决定在1943年返回德国。1943年是纳粹屠杀犹太人的高峰期,此时德占区的犹太人逃命尚且不及,又怎么会重入虎口?

  1942年5月纳粹盖世太保驻日本首席代表、有“华沙屠夫”之称的约瑟夫·梅辛格(Josef Albert Meisinger)曾奉命来到上海,向日本当局提交屠杀犹太人的所谓“上海最后解决方案”。 该计划分两个步骤:首先利用犹太每年9月的新年团聚机会,突袭围捕,然后果断解决。可以将他们关在船里运到东海,然后任由他们在海上漂流死去;或是强迫他 们去黄浦江废弃的盐矿做苦工,劳累致死;最残酷的计划是在崇明岛建集中营,进行医学试验。

  当时日本人虽与德国是盟友,但也有自己的盘算。日本内部有势力已经在谋划与美国讲和,希望通过犹太人维持与美国的联系;另外一些人担心屠杀上海 犹太人会牵涉白俄犹太人,影响与苏联的关系。这都是一些推测,未必合情理,但总之日本人并没有听从纳粹的指示,而只是把犹太人驱逐到虹口的聚集区居住。可 能日本人对反犹的传统并不是很理解,他们认为犹太人和其他避难的侨民没什么不一样。

  梅辛格来上海的图谋,在上海犹太社区中引起过极大关注,犹太社区也有所反应,派人去游说日本在野政客进行多方化解。如果卡尔真是犹太人,应该有所知晓,通过当时的形势判断,上海肯定是相对安全的避难所,回德国于理不通。

  《东方早报》的报道(2013年10月17日A2版)还展示了卡尔于1947年寄给林道志先生的一张圣诞卡片,上面有他和太太的合影。卡尔还说自己即将在政府担任公务员,“对此十分高兴”。

  经历过二战的悲惨境遇,战后分裂的两德几乎没有犹太人。幸存者要么去了新建的以色列,要么去美国和英国定居。像卡尔这样兴高采烈去当公务员,于情不合。而且,犹太人不过圣诞节,他们信《旧约》,对基督降生故事毫无兴趣。他们的新年是犹太历的七月初一(大约在公历的9月或10月),每年12月还会过光明节。我认识的犹太朋友发信发贺卡从来不祝圣诞节,犹太新年和光明节则是必定要问候的。犹太人卡尔发圣诞卡片,总有些别扭。而且他的姓氏安格尔(Anger)并不像犹太姓氏,倒是很正宗的德国姓。所以我猜测,卡尔更可能是德国人,而非犹太裔。他来上海的原因是教书工作,并非避难。

  最后扯句题外话,卡尔的来信里有些细节很有意思,能与当时的历史环境印证。他问林先生,“如果你那有一些邮票的话,也请把它们一起寄给我。”看 过电影《我伺候过英国国王》的人,会对当时邮票的价值有所认识。纳粹女军官回家看爱人,其他礼物没有,就带了一小箱邮票,相当于软黄金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