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3年10月08日

(2013-10-08 23:29:54)
标签:

杂谈

知道冰激凌甜品“梅尔芭蜜桃”的来历吗?
《音乐逸事》里记载:“伦敦萨伏伊饭店鼎鼎大名的大厨艾斯科菲(Escoffier)因为没有买到女高音内莉梅尔芭(Nellie Melba)的音乐会门票而闷闷不乐。不知怎的,梅尔芭为他留了两个位子。第二天午餐时,她的餐桌上多了一份首次面世的超级甜点,旁边附着大厨的小纸条,说他命名这份甜点为:梅尔芭蜜桃。”
内莉梅尔芭堪称首席女伶的原型,富有,娇纵,善妒,直来直去。没有人会说她是位好同事,她有各种各样的小诡计捍卫领地。1903年她去科文特花园看《波希米亚人》的演出,在穆塞塔的舞曲结束之际,她从包厢里起身高唱高音B。当日扮演穆塞塔的女高音弗莉奇谢弗(Fritzi Scheff)在幕布落下后气得歇斯底里,无法继续演出。梅尔芭总是和歌手们结仇,她不许男中音蒂塔儒弗(Titta Ruffo)和自己同台演唱《弄臣》,因为怕被他华美的音色抢了风头。她的借口是他太年轻了,没有演主角的经验。坊间传言几年后梅尔芭邀请儒弗演唱《哈姆雷特》,儒弗拒绝了:“告诉梅尔芭,她太老了。”至少这是儒弗讲述的版本。对于女性竞争者,梅尔芭更不会手下留情。当她听说冉冉升起的新星弗朗塞丝阿尔达(Frances Alda)要签约大都会歌剧院,立刻电报纽约:“有她没我。”等到1908年阿尔达才来到大都会歌剧院,因为梅尔芭为新开的汉默斯坦歌剧院抛弃了大都会。几年后梅尔芭被问到她怎么看阿尔达,她说:“在我的时代,她只配去合唱队。”
梅尔芭太明白自己的好,她不止一次告诉记者:“我知道我有全世界最美最天才的声音。那么只要我保护好嗓子,记得学到的东西,就可以一直唱下去,唱一千年。”她一直有这种自信,哪怕在伦敦默默无名时,就已经看轻当日最红的女伶,唯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歌剧女王阿德丽娜帕蒂(Adelina Patti),她说:“我会像她唱得一样好。”
作为一块遥远而孤零零的大陆,澳大利亚诞生了不少杰出艺术家,从戏剧女高音弗洛伦斯奥斯塔尔、钢琴家珀西格兰杰、男中音约翰布朗李到梅尔芭以及后来的琼萨瑟兰。1861年梅尔芭出生时名叫海伦波特米切尔,少女时即显示出无比的歌唱天赋。21岁的梅尔芭嫁给了一个帅哥查尔斯阿姆斯特朗,结果两个自我中心的执拗人物没能白头到老。1886年内莉决定去欧洲发展事业,她来到法国拜在名师玛切茜(Marchesi)门下。
梅尔芭在自传中说玛切茜一听到她的歌声,就立刻冲到丈夫面前说自己发现了一颗明星。也许这故事是真的。玛切茜是当时最显赫的声乐教师,全欧洲的经纪人和作曲家都会来打听她的学生;只要她说行,学生马上可以拿到工作合同。大部分学生都要学上好几年,而梅尔芭待了一年不到,玛切茜就为她在布鲁塞尔安排了首演。从那时起,她不再用夫家的姓氏,而叫自己梅尔芭,她和丈夫已分居,但直到十三年后才正式离婚。
首演获得了巨大成功,之后的几年中梅尔芭迅速占领了科文特花园等欧洲主要歌剧院,一红四十年。除了到真正的晚年,梅尔芭的嗓音几乎没有什么退化,伦敦人在1889年听到的美妙嗓音和三十五年后差不多。她的嗓音纯净、清晰,可以从低音B唱到高音F,她的花腔精准无误,跳跃灵巧快速,不管多么难的段落,在她那里都似乎不费吹灰之力。萧伯纳曾这样写道:“只有听梅尔芭演唱,你才会意识到一个尽力避免走调的普通歌手和真正精准的歌手之间的巨大差别。”没有人能复制梅尔芭的那种冰冷的完美,她几乎是个唱歌机器。即便歌剧女皇帕蒂在纯技术上也不是她的对手,不过帕蒂的声音要温暖得多。评论家和同行都想知道梅尔芭如何做到如此完美无瑕,就连她的老师也承认这是一个奇迹。玛切茜这样写道:“在歌唱方面,她更像是鸟类而非人类。没有人能达到她嗓音的那种弹性和音乐性,她总是清晰得像银铃。”不过有些人认为她的嗓音缺乏性感,甚至有些无聊。厄内斯特纽曼说梅尔芭是“无趣的完美和完美的无趣”。的确,梅尔芭的演唱好像音乐没有意义,她的完美正确带着一种内里的冷漠。她能华丽地克服所有技术难题,却无法展现音乐的迷醉。
然而仅凭技术完美本身便能带来无上的美感,梅尔芭的对手都对她五体投地。玛丽加登在听过梅尔芭的《波希米亚人》后惊呼:“我的天!她是怎样做到的!第一幕最后的高音C是我这辈子最奇特的体验,那声音似乎离开了梅尔芭的身体,悬浮在空中,然后像一颗恒星般穿过观众席和我们的包厢,进入永恒的宇宙。我从未听过这样的声音,从未。”纽约评论家W. J.亨德森惊诧于她的轻松,“她一开口,音调已经在那儿。完全听不到呼吸声,就已经准备好了。”梅尔芭在舞台上的唯一缺陷大约是表演,她过度丰腴的身材妨碍了过多的动作。玛丽加登说:“我从没见过这么胖的咪咪(《波希米亚人》女主角,应是骨瘦如柴的贫穷艺术家)。”
1896年梅尔芭做出了一次失败的选择,她决定在大都会歌剧院挑战瓦格纳“指环”系列《齐格弗里德》中的布伦希尔德。结果她只唱了一场——这角色太吃力了,她唱到一半就失了声。“我真是个傻子,我再也不会这样干了,”她在休息室里长吁短叹。布伦希尔德一角差点毁了她的嗓子,她休息了几个月才慢慢恢复过来。
1906年梅尔芭离开大都会歌剧院,加入了奥斯卡汉默斯坦的曼哈顿歌剧院。汉默斯坦开出每场4000美金的高价,并让她自选角色。第一季中梅尔芭选了茶花女,用自己的首饰装饰礼服。汉默斯坦立刻开了新闻发布会,要求警方二十四小时保护戏服,并称那些首饰价值五十万美金。梅尔芭觉得被羞辱了,她告诉记者,那些首饰值二百五十万。
在大都会之后,梅尔芭以伦敦的科文特花园歌剧院为中心,在那里她击败了所有对手,风头无两。只有在1907年她巡演澳大利亚期间,一位意大利花腔女高音露意萨特特拉奇妮(Luisa Tetrazzini)趁虚而入,举行了首演,并大获成功。人们都说如果梅尔芭在伦敦,绝不会让这个意大利女人靠近歌剧院半步。然而特特拉奇妮的华丽高音征服了伦敦,等到梅尔芭回来,已经无法挤走她。她们二人互不喜爱,特特拉奇妮有时也像梅尔芭一样恶毒,有一次她在萨伏伊饭店听到梅尔芭在隔壁房间唱歌,就问经理:“你们这可爱的酒店养了多少猫啊?”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科文特花园成了最大的赢家,两位女伶的演出几乎场场售罄。可惜特特拉奇妮只红了七年,嗓音就开始走下坡路,而梅尔芭坚持到了1926年,并巡演全球。
1918年梅尔芭因对艺术作出的贡献而受封英国爵位,她赚的钱可能比任何爵爷都多。她一朝成名后,便索取最贵的出场费,超过歌王卡鲁索。她说,这不是钱的问题,是原则。所以卡鲁索必须比梅尔芭少,如果她收2000美金一场,卡鲁索就得收1995美金。同样,她开始录唱片时,她的唱片必须比其他人的都贵。因为她是梅尔芭。她曾创下一场音乐会收费13300美元的世界纪录,巅峰时期她每年能赚225000美金,外加100000美金唱片销售所得。阿尔弗雷德德罗斯柴尔德是她的财务顾问,她的投资收益与工作收入相当。她对自己十分慷慨,旅行中也必须要吃到最爱的美食,比如珩鸟蛋和新鲜鱼子酱。所有女歌手都养宠物,梅尔芭的宠物是一只鹦鹉,她训练它只要一听到法国女高音艾玛卡尔维的名字就晕倒。
1926年梅尔芭在科文特花园歌剧院举行告别演出,唱了《罗密欧和朱丽叶》中的阳台选段,《奥赛罗》中的祈祷选段,《波希米亚人》中的最后两幕。这时她已六十五岁,芳华不再。尽管如此,她仍不甘心放弃舞台,在回到故国澳大利亚后还登台演过几出歌剧。她在悉尼与世长辞,葬礼十分隆重,“好像一位住在白金汉宫的波希米亚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