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向我反映:黑龙江东宁县疾控中心通知孩子检测疫苗抗体,如果没有抗体还可以免费补种疫苗,很多妈妈觉得靠谱,愿意参加抗体检测(下图)。我仔细看了宣传单,虽然疫苗是免费补种,但要收检查费125元,而且是针对全部适龄儿童。我不得不说:这种抗体检测看似科学,其实质却是赚钱,应该被叫停。
在公众看来,【去疾控中心检测抗体来判断疫苗接种是否成功】似乎是一件符合科学、合情合理的事,其实不然。每种疫苗上市前均做过接种效果的研究,【是否有足够百分比的人能产生抗体】是评价其接种效果的重要指标,只有达标的疫苗才能上市。某种疫苗产生抗体者的达标百分比大小,因不同疾病的控制要求而不同。目前没有任何一种疫苗能做到100%产生抗体(即100%保护率),幸运的是预防甚至消灭疾病并不需要100%的保护率。利用一种叫做【群体免疫Herd
Immunity】的效应,即使有少量接种者没有产生抗体,他们也可以被周围产生抗体者的接种者所保护。群体免疫的效果示意图如下:
上图中,蓝色人代表易感者,相当于没有接种过疫苗、容易感染疾病者;黄色人代表免疫者,相当于接种过疫苗者或是曾经患病痊愈后获得免疫力者;红色人代表传染者,相当于感染某病并能向周围排出病原体者。第一个框内的左边都是易感者,当这个易感者群体中出现传染者时,疾病会在易感者之间很快传播,最后大多数人染病,只有少数易感者幸免。第二个框的左边只有少数人是免疫者,大多数人还是易感者,传染者进入后大多数易感者还是无法幸免。第三个框的左边大多数是免疫者,极少数易感者均匀分散在免疫者人群内,此时传染者进入后,由于周围几乎都是免疫者,所以病原体无法传播出去,易感者大多幸免。
群体免疫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公共卫生策略,可以大大提高策略的执行效率,降低策略的执行成本:只要保证每个人都能按时接种疫苗,无需检测每个人是否产生抗体,就能保护接种过疫苗但未产生抗体的易感者,并且最终实现控制或消灭疾病。如果有少数人因主观原因(故意逃避)或客观原因(健康问题)而没有接种疫苗,他们也可以被群体免疫所保护,只要这些人的比例没有突破了群体免疫所需的底线。
知道了群体免疫的原理,不难理解我为何批评【疾控中心针对全部适龄儿童收费检测抗体】。疾控中心作为专业机构,理应知道群体免疫,就不应该对接种者开展抗体的全面普查。但是,疾控中心可以对接种者进行抗体抽查,其目的不是为了让被查者知道其是否产生抗体,而是为了监测在真实环境中,疫苗的保护率是否能达标。这种接种疫苗前后的抽样抗体监测,每个省每年都要针对部分疫苗开展,每种疫苗只需抽样50人,抗体检测完全免费。如果发现疫苗保护率不达标,需要分析问题原因(疫苗工艺?疫苗保存?检测试剂问题?人体免疫机制变化?),不能简单地以补种疫苗来解决。
我认为疾控中心让家长带着孩子【积极参与免疫抗体检测】的做法是错误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个人要求检测抗体也是错误的。接种疫苗后不是100%产生免疫力,接种剂次数越多,就越接近100%(但不良反应风险也会增加)。有些接种者对于免疫失败的小概率事件非常纠结,希望检测抗体,一旦发现没有抗体就再接种疫苗,这种情况在狂犬病疫苗接种过程中并不少见。由于整体上各种疫苗的效果相当可靠,目前很少有临床医疗机构为公众个人提供疫苗抗体检测服务(为了预防先天性风疹综合征,产科机构为准备怀孕者提供风疹抗体检测比较普遍)。作为公共卫生机构的疾控中心只按年度计划开展免费的抽查,也不对公众个人提供疫苗抗体检测服务。
不管是过去还是未来,个人要求把已种疫苗的抗体都检测一遍,恐怕很难实现。还不如放松心态,相信科学,相信群体免疫,保证按时接种疫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