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凌晨00点11分,我收到一封求助私信,内容如下:
陶老师:这么晚还要打扰你,请理解一个当妈妈为孩子的担忧,6天前由于接到幼儿园的通知,我稀里糊涂的带孩子去参加了幼儿园指定的糖丸筛查的活动,由于与医生都没有仔细看接种本上副业的记录以为她4岁(现4岁9个月)的糖丸没有吃就给她按程序吃了,在不过5分钟的时间后我发现有记录后去询问医生,医生不负责任地告诉我吃了就吃了。我害怕地带孩子去厕所帮她催吐了出来,可怜的宝贝听话的连中饭都从全部吐出来了,我已经吓死瘫倒在地,天天夜不能寐,翻阅各种资料查找这个糖丸的副作用,我急切的想知道孩子在吞下糖丸5岁钟时应该没有吸收多少吧?我的催吐办法是有效的吧?我仔细的看过孩子的记录孩子在1岁的时候都已经吃了5次,也就是说她一岁的时候国家的强免她都参加了,我这些天为自己以前对预防接种知识不懂表示太多的内疚,对国家政策相信的太多自讽,听说这个病毒的潜伏期要35天,今天才第6天,我不知道剩下的29天我会如何面对我的女儿,她的一举一动,一咳嗽一个流鼻,我都会揪心的担心,害怕的甚至抑郁,深夜私聊与你,就是想希望多出现在一些像陶老师这样能够给大众真正普及预防科学知识的老师,也坚决呼吸尽快取消一刀切的强免吧!最后希望我的女儿能够用自己强大的免疫力战胜妈妈这次粗心的疏忽,平安的度过这揪心的29天。
这位妈妈因为女儿在幼儿园重复吃了脊灰疫苗糖丸而非常担心,甚至不惜让女儿呕吐来降低她想像中的糖丸风险。在我给了明确让她放心的回复后,她仍然不敢完全相信我的话,反复问我到底会有什么危害,并表示:“我觉得我快被整成神经病了。”这位妈妈还告诉我:“在女儿七个月的时候已经吃过5次了,这个时候的我也已经上班了,奶奶爷爷就按医院保健要求按时带医院做各种预防,大家都是普通的相信国家政策的普通人,哪会想那么多啊。”
这位妈妈的遭遇绝非巧合,而是代表了中国绝大多数妈妈。因为,根据我国的脊灰疫苗上市量和每年的出生儿童数,我国儿童平均接种脊灰疫苗达到9剂。脊灰疫苗标准只需接种4剂,多余的5剂完全拜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所赐。可惜,中国妈妈们都是“相信国家政策的普通人,哪会想那么多啊“。为了解详情,我让这位妈妈把女儿的接种证拍摄后传给我,我来给大家仔细分析:
这位妈妈来自西安,其女儿2011年3月20日出生,按时接种国家规定免费接种的疫苗,并没有漏种。请大家重点关注图片中用蓝色圆圈数字标出的脊灰疫苗接种剂次。孩子在2、3、4月龄按照常规免疫程序接种了3剂脊灰疫苗(糖丸),按理只需4岁再吃1粒糖丸就足以预防脊灰。不幸的是,当地在2011年9~10月开展了两轮一刀切式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孩子在第3粒糖丸后又连续吃了2粒强化免疫的糖丸(编号为④和⑤)。更麻烦的是,这2粒强化免疫糖丸占用了接种记录上正常的第4剂和第5剂的位置,其4岁正常接种的编号为⑥的糖丸只能写到另一页的底部,这就导致了开头发生的一幕:幼儿园在脊灰疫苗补充免疫筛查漏种儿童时,误以为这个孩子4岁的第4剂没有接种,而在12月8日给这个孩子吃了第⑦粒糖丸。
这位妈妈被12月8日的这粒糖丸折腾整整7天,但她女儿早在6月龄和7月龄时就被强化免疫折腾得多吃了2粒糖丸,现在4岁再多吃1粒并不会有明显的健康损害,妈妈终于可以放心了。
请大家注意一个非常关键又非常荒谬的细节:接种记录第1页显示孩子已经吃过5粒糖丸,已经超过国家规定的4剂。但幼儿园认为这个已经吃过5粒糖丸的孩子实际只吃过3粒(无视强化免疫的2粒糖丸,编号④和⑤),仍然“漏种”1粒糖丸,于是给其服用了幼儿园认为的第4粒。可以想见,如果这个孩子在2岁和3岁时又被强化免疫而多吃4粒糖丸,幼儿园仍然会无视其强化免疫已经累计吃过6粒糖丸的事实,仍然会认为其“漏种”第4粒糖丸,仍然会给其补种。
妈妈们一定很奇怪:如果强化免疫没用,那么就不该反复接种;如果强化免疫有用,为何其接种剂次要被无视?强化免疫就是如此荒谬。
糖丸剂型的脊灰疫苗,其本质是药品。真正的糖丸吃多吃少都无妨,但作为药品的疫苗糖丸,则应该有规范的使用剂量,增加或减少糖丸疫苗的使用剂量并非不可以,但必须基于科学证据。2005年以前,我国脊灰糖丸常规免疫需要服用5粒,2005年起改成只需服用4粒。这个改变的理论上会导致儿童对脊灰的免疫力下降,但专家们一定经过了科学评估,有足够的证据表明“4粒糖丸疫苗的效果足以预防脊灰,无需5粒”,否则专家们不会冒着脊灰的风险减少接种剂次数。
妈妈们一定又很奇怪:既然糖丸疫苗效果好到让常规免疫从5粒调整到4粒,为何又要通过强化免疫反复服用呢?强化免疫又是如此荒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