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必要人人查乙肝抗体,并再接种乙肝疫苗么?

(2015-06-24 13:18:36)
标签:

杂谈

      我中心经常会收到各种与预防接种有关的信访以及提案,这些材料来源广泛,有中心直接收到的,也有市卫生局、市政府、市信访办等部门转来的。2013年2月,我中心收到一份市卫生局转来普陀区政协的【以青少年为重点,动员全体公民作乙肝抗体的检验和再次接种的建议】,领导指定我负责回复,于是写了点东西,也算是答复民意吧,供大家参考:

 乙肝是一种血液/体液传播的传染病。6岁以前感染乙肝病毒,90%会成为携带者;6岁以后,由于人体免疫系统不断完善,感染乙肝病毒后,可以凭自身的免疫机制清除病毒并产生免疫力,只有不到10%者会成为携带者。

 青少年时期的乙肝携带者通常身体健康,如果没有做过乙肝指标的检测,会被误认为是健康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乙肝携带者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通常进入青年期时,多数人的免疫系统开始识别体内的乙肝病毒并与之产生免疫反应。这种免疫反应会损伤肝脏并表现出临床症状,此时看似“健康人传染上了乙肝”,实际只是“乙肝携带者发病了”。也有小部分乙肝携带者的免疫系统一直与乙肝病毒相安无事,反而不会得“乙肝”。

 我国乙肝的主要问题是母婴垂直传播,即乙肝携带者母亲在分娩时传染给新生儿。新生儿由于免疫系统不完善而易于成为携带者;其他人群之间的水平传播,由于前述免疫机制的原因,并不是一个严重问题。所以,我国非常重视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可以阻断90%以上的乙肝母婴垂直传播。

 根据2006年全国乙肝血清流调的结果,我国婴幼儿由于普遍接种乙肝疫苗,其乙肝携带率已经降至1%以下。只需将新生儿及时接种乙肝疫苗的策略再坚持20~30年,我国必将摘掉“乙肝大国”的帽子。目前,我国乙肝新报告病例多数是乙肝携带者发病以及乙肝反复发作病例,真正的人群间水平传播发病的可能性不大。由于乙肝携带者存量巨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群体中不断有人发病,导致全人群的乙肝携带率和发病率不能很快下降,有时候还会由于病例的反复发作报告造成发病率虚高的假象。

 接种乙肝疫苗后,估计≥95%的人群会产生对乙肝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力既有体液免疫,又有细胞免疫。乙肝抗体只是体液免疫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乙肝抗体转为阴性,不代表体液免疫失效了,更不代表细胞免疫消失了,而后者是很多传染病长期免疫的关键因素。上海于1986年启动一项乙肝疫苗保护力的长期观察,对研究对象的定期随访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对象的乙肝抗体阳性率不断下降(从1岁时的92%降至18岁时的30%),但其乙肝携带率却一直保持在极低水平。这个研究表明,乙肝疫苗接种后的远期保护效果良好,目前没有必要再次接种。国际上,目前也没有全人群乙肝疫苗再次接种的建议。

 所述,我中心认为:基于目前对乙肝疫情和乙肝疫苗效果的研究,没有必要开展全人群乙肝抗体检查和再次接种。对于密切接触者(主要是性关系)中有乙肝携带者的人群或是有职业暴露危险的人群(外科医生),我建议检查乙肝两对半指标后决定是否接种乙肝疫苗。上海市目前已经提供全人群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只需到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接种门诊要求接种免费乙肝疫苗即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