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照顾环境感悟--90@365

(2013-03-31 07:00:55)
标签:

365

为自己

老师

写照

润物细无声

教育

不知不觉,日子就这样飞逝了!时间提醒我,不是我愿意,一切就能如愿,不是我坚持,就什么都可以获得。在如愿与获得的过程中,需要面对许多的冲突、矛盾与不平或不被理解。在不平与烦恼中,需要自我质疑与反省。

感觉委屈和无法坚持时,应该就是抉择的时候。委屈是因为不理解或不被理解或不愿意妥协。不理解是因为自己没有扩充,不被理解是因为自己固执或不愿意接受,也可能是自己没有参透。我认为不愿意妥协其实是一种强硬的委屈行为,因为你已经无法负荷。

本周做了一个抉择,有人以为应该是身体失调造成的,有人认为是个人固执造成的,也有人认为这是非常不理智的,具有伤害性的。我觉得都是。

一个抉择的敲定,可以是一时的冲动,也可能是应运而生。应运表示此事已经酝酿多时,明知该切而未切,机缘到时,顺势而为,就成了抉择。

承担幼儿的教育工作是一份劳心又劳力的事。体力与灵魂都需要上班。刚又接到新加坡一位新来的美术老师说:我不知道美术课之后,我还需要清洗孩子使用过的材料和桌椅。她说:“之前我上班的地方都请了阿姨清洁,这不应该算入我的工作项目。我的工作是来教孩子画画的。”

个人的成长经验让我发现,照顾好环境,工作就顺利了。蒙特梭利曾经说过:老师的唯一工作,就是照顾环境。还说,幼儿的成长环境必须由有智慧的成人亲自照顾。我坚决认为环境是心灵的写照,一个环境整洁有序与否,体现的就是自己心灵的整洁与有序,环境内所选取或丢弃每一样材料或物品,都会对应或补足心灵的那个真实的需要。不能照顾体现自己心灵的大环境,就无法洗涤自己心灵深处的污垢,不能发现环境的缺失或不足,就无法明了自己心灵深处的空洞与无知。

承诺给孩子成长的环境,需要有愿意照顾环境的老师来维护。他们时时悉心的观察孩子的需要,与孩子讨论他们的期望,为孩子默默准备一切帮助他们释放潜能,获取知识的工具。这些,必须是“老师”来承担的。因为只有她才知道孩子到了哪里,他还需要或不需要什么?

有的老师以为我就给孩子设计学习材料就好,其他什么都不管,也不愿意管,厌恶处理,结果常常发现,这些人做出来的材料,都差强人意,经常要被投入垃圾筒,原因是他们思路不周全,思路不周全来源与对自己身边的环境不在意,对环境中的重要人物--孩子不在意也不理解。他们制作材料的过程或地方都会留下肮脏的痕迹,事后不收拾,不整理,甚至要求或吆喝“保育”、“保洁”阿姨来处理,这种外在行为,已经充分体现老师的不足,同时成为孩子的坏榜样。

一个有智慧的老师知道教育来源于环境,环境中展现的智慧,来源于有心人在悉心照顾时的发现。一草一世界,一花一世间。与孩子一起体会照顾环境的乐趣与心得,从而获得自然的教诲,就是最好的教育。在清洁、丰富或剔除的过程中,找到自在学习的深远意境。

一位有智慧的老师能做到润物细无声,因为她的清静致远全在她所关怀的环境中,这个环境有孩子,有物件,有植物,有动物、有水、有气息、有生命。

真正用心的人会身体力行、亲力亲为,就象孩子一样,不假手于人,不轻贱别人。

照顾环境不是老师额外的工作,是她教育工作中的首要任务,属于优先处理的项目、必须完成的工作,指导与教学,在照顾环境之后,会自然生成。

拒绝照顾环境,让环境枯坏不顾,唾弃照顾环境的任务,并以此要挟,就不能妥协,也必然要面对强力的切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