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蒙特梭利:对孩子充满信心(1)

(2013-03-14 05:44:52)
标签:

转载

分类: 了解幼儿
非常详尽的报导。好文共享。

 应《人物》杂志之约,我写了这篇介绍蒙特梭利生平与理念的文章,今起在博客连载。

 

“在教育史上像蒙特梭利这般举众皆知的教育家并不多见。在短期内能够超越国界、世界观、宗教上的差异而在世界上普及的教育理论,除了蒙特梭利教育之外,别无他选。”——引自《蒙特梭利幼儿教育原版翻译教材》中文版序

 

(一)使命感让她与众不同

“我们生来不是纯粹为了自己快乐的。”“作为人,我们也必须有一个使命,虽然这个使命是我们无法知晓的。”——《一个真实的传奇:我所知道的玛丽亚·蒙特梭利博士》安娜·麦琪罗妮著

 

1870年,意大利结束了连年内战,获得统一。虽然立国后做了许多重大改革,但由于多年群雄割据,生灵涂炭,文盲四布,包袱重、沉疴深,发展水平无法与西欧进步国家相比。这年的8月31日,玛丽亚·蒙特梭利在意大利安科纳地区的希亚拉瓦莱市出生。她的父亲亚历山德罗·蒙特梭利,军旅出身,是一个中产阶级的公务员。母亲瑞妮尔德·斯多潘妮,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家闺秀,酷爱阅读,这在大多数人都是文盲的小镇上,尤显难能可贵。瑞妮尔德热心于意大利的解放与统一事业,与比自己大8岁的亚历山德罗志同道合。父母的志向深深地影响了他们的独生女儿玛丽亚·蒙特梭利,使她一生都关注社会改革问题。

小蒙特梭利5岁那年,由于父亲职位的变动,全家移居罗马,这为她接受良好的教育创造了机会。随后的几年里,小蒙特梭利就读于当地的国立学校。她自信、自主、乐观,学业优秀,聪慧过人,常常在游戏和谈话中扮演领导者的角色。对弱势者的关怀也根植在小蒙特梭利的心中,她经常陪着邻家的驼背小女孩外出散步。10岁那一年,有一次小蒙特梭利病得很厉害,母亲焦急万分,她却说道:“别担心,妈妈,我不能死,我这一生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

13岁时,在母亲的支持下,蒙特梭利不顾父亲与亲朋的反对,进入当时极少有女生选择的米开朗琪罗工业学校就读。16岁时,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决心冲破当时“女人只适合于教师职业”的藩篱,在瑞吉欧·达·芬奇技术学院注册就读,立志要做一名工程师。在达·芬奇技术学院学习期间,她又迷上了生物学,因此20岁从技术学院毕业时,她决定进入医学院就读,打算将来做一名医生。

罗马大学医学院从未招收过女性,因此拒绝了蒙特梭利的入学申请。蒙特梭利却不是轻言放弃之人,她拜见了已名扬世界的医学教授和外科医生、时任教育部部长的朱朵·巴塞里。巴塞里简单地告诉她,她不可能以医学学生的身份上大学。在愉快地交谈过后,当握手告辞时,她对他说:“我一定要学医。”虽然巴塞里没有直接答应蒙特梭利的请求,但她最终能够进入医学院,应该说巴塞里还是帮了忙的。

据说是经教皇利奥十三世出面说情,蒙特梭利才得以在罗马大学注册,学习物理学、数学及自然科学。蒙特梭利尤其喜欢数学,当大学里为数不多的女同学都在做白马王子的浪漫梦的时候,蒙特梭利却大量地阅读专业书籍。仅两年她就以80%的正确率通过了考试,获得专业文凭,并最终被医学院接纳。

在当时,一个女人与男人们一起工作已被视为不合情理,而直面手术台上的病人,观察人的身体器官则更是大逆不道。蒙特梭利进入医学院学习,气得父亲与她断绝了关系。蒙特梭利用奖学金和做私人教师的收入,解决了大部分学费。母亲则一如既往地支持她,也给她一些帮助。

在医学院,蒙特梭利要面对男同学的歧视,因为不被允许和男同学一起上解剖课,她不得不独自去解剖尸体。但她的专注和献身精神,使她逐渐赢得了同学们的尊重。1896年,蒙特梭利以优异成绩毕业,成为意大利第一位女博士,并因此闻名全国。她的毕业论文是有关妄想症的医学研究,这是精神或心理的疾病,由主观因素造成。她认为妇女地位低下,也是传统的观念所致。改造社会,“革命必先革心”——这一认识,后来成为蒙特梭利毕生努力的方向。

毕业后,她立即被罗马大学附属的圣乔万尼医院聘用,还作为意大利的代表参加了在柏林召开的国际妇女权益大会,发言呼吁男女同工同酬。1897年,蒙特梭利作为志愿者,参与了一项罗马大学精神分析诊所主持的研究课题。在这里,27岁的她结识了比自己大两岁的G.蒙特萨诺,爱情之花绽放了,但她最终没有步入婚姻的殿堂,具体原因已无从知晓。或许在当时非常保守的社会中,像蒙特梭利这样争取平等自由、追求事业发展的女性,注定无法获得婚姻的幸福。1898年3月底,蒙特梭利唯一的儿子马里奥·蒙特梭利出生。蒙特梭利的母亲担心此事会毁了女儿的前程,于是将小马里奥寄养在离罗马不远的乡下表亲家里,蒙特梭利以“阿姨”的身份定期去看望他,除了极少的几位至亲,其他人全不知情。直到1912年蒙特梭利的母亲去世之后,15岁的马里奥才回到自己的母亲身边。而一直到马里奥40岁时,他们的母子关系才被公开。

不知道是否与她的生活经历相关,蒙特梭利的职业理想在27岁这年又发生了一次重要的转折。为了完成诊所的研究课题,蒙特梭利需要去访问罗马为精神病患和智障患者设立的救济所,一次访问一个儿童救济所时,在空无一物的房间里,看管人带着厌恶的表情告诉她,这些孩子如何在饭后争抢地上的面包屑,贪婪又肮脏。蒙特梭利立刻意识到,孩子们的行为只是出于本能,因为他们没有任何可以摆弄或游戏的东西,生活的环境剥夺了他们发展的机会。为了帮助这些智障儿童,蒙特梭利研读了依塔德和赛格文的著作,研究了他们为智障儿设计的教育方法,她开始意识到,治疗心理缺陷主要不是医学问题,而是教育的问题。28岁时,蒙特梭利加入了国家弱智儿童教育联合会,并与G.蒙特萨诺共同主持一所新成立的弱智儿童学校,蒙特梭利的职业身份就此从医生转变为教育家。(待续)

 

 

蒙特梭利:对孩子充满信心(2) [转载]蒙特梭利:对孩子充满信心(1) 揭开童年的秘密(1)

蒙特梭利:对孩子充满信心(3) [转载]蒙特梭利:对孩子充满信心(1) 揭开童年的秘密(2)

蒙特梭利:对孩子充满信心(4) [转载]蒙特梭利:对孩子充满信心(1) 为了和平的教育

蒙特梭利:对孩子充满信心(5) [转载]蒙特梭利:对孩子充满信心(1) 蒙特梭利教育在中国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