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怎样才能引导孩子给自己的作品命名呢?

标签:
转载 |
分类: 心得 |
比如下面这幅作品,
您如何理解?
为什么右上角有个黑色的太阳呢?
http://s4/bmiddle/4bb7bc41gbdd5b87ea8a3&690创作者:walters,创作时间:2011.12.18
年龄:5岁
5岁的walters用一句话来表达了自己作品的意思:
《雷阵雨中小鸟上山》
有些时候,
我们甚至一点儿都看不懂孩子在画什么,
下面的画很多人都以为孩子只是画了一辆车,
http://s8/bmiddle/4bb7bc41tbfa4dfd688d7&690
创作者:岳岳
可是一看岳岳给自己作品的命名,
您就会一下子恍然大悟,
赞叹孩子的智慧,
觉得孩子竟然如此大师,
如此聪明:
《火车开呀开,从晚上开到早起》
才理解孩子通过绘画讲述了
一个星夜兼程的过程!
也许,下面这幅画,大家会觉得就是一群动物在草地上而已!
http://s14/bmiddle/4bb7bc41gbdd5ba331ded&690
创作者:紫苏
看了紫苏的命名《小羊在吃新鲜的草》
您才会注意到那画面的绿色的确很嫩
黄绿色那么鲜明是为了表示草很新鲜!
那么
怎样才能引导孩子给自己的作品命名呢?
记得蒙蒙刚来孩子·艺术时才三岁多,
老师说,你给自己的画起个名字吧,
蒙蒙说:“蒙蒙!”
老师说:不是你的名字,而是你的画的名字!
很多孩子是这种情况,一听到名字,就马上说出自己的名字。
后来蒙蒙理解了要给作品起名字,
他觉得很难!
蒙蒙妈妈跟苏老师交流,能不能不让蒙蒙给自己的画起名字呢?
他觉得很难,他喜欢画画,但不想给画起名字!
苏老师说:“慢慢来,逐渐蒙蒙就会变得轻松起来。”
那一个周六,蒙蒙玩了这样一件泥塑作品:
http://s2/bmiddle/4bb7bc41tbfa4004ebb71&690
创作者:蒙蒙
苏老师问蒙蒙:蒙蒙做的什么呀?
蒙蒙说:这是一辆装电池的车。
苏老师说:真有趣!
后来老师问蒙蒙给作品起什么名字,
蒙蒙不说话,摇摇头!
苏老师赶紧插嘴说:
蒙蒙刚才说做的是一辆电池车,蒙蒙,可不可以给你的作品起名叫电池车呢?
蒙蒙点点头。
这件作品名就叫《电池车》了!
再下次
蒙蒙画了这样一幅画:
http://s8/bmiddle/4bb7bc41tbfa3ff545287&690
创作者:蒙蒙
苏老师问蒙蒙:
蒙蒙画的什么呀?能给苏老师讲讲吗?
蒙蒙说:这是118终点站!
苏老师赶紧说:蒙蒙的作品名字起得很棒,是
《118终点站》!
这样,蒙蒙逐渐明白了,
自己画的是什么,就用简单的语言说出来,就是给作品起名字了!
http://s4/bmiddle/4bb7bc41tbfa401a29643&690
创作者:蒙蒙
本作品名:《大朋友去幼儿园》
从此,蒙蒙再也不为给作品起名字而纠结了!
而且,名字起得越来越有创意!
http://s10/bmiddle/4bb7bc41tbfa400ea80e9&690
创作者:蒙蒙
本作品名:《中央电视台》
请大家欣赏更多精彩的创作,有趣的命名:
http://s8/bmiddle/4bb7bc41t79907e29b827&690
创作者:都都
作品名:《草莓窝里发生的事情》
草莓形状的窝里发生了什么事情,您能看得出来吗?
黑嘴男鸟向一只黄嘴女鸟求爱呢!
天哪,五岁的宝宝,了解的知识还不少呢!
这名字,还起得很婉约啊!
http://s4/bmiddle/4bb7bc41gbdd5ae46f313&690
创作者:羽墨 ,创作时间:2011.12.18 年龄:6岁
作品名:《黄昏时玩耍》
动物和黄昏,都表达的如此好!
http://s10/bmiddle/4bb7bc41tbfa5a9b8e699&690
创作者:小熊
,创作时间:2012.3.11
作品名:《男人结婚了》
结婚是美好的事情,您看这男人美的,眼睛都放光了!
http://s15/bmiddle/4bb7bc41t79907e675cae&690
创作者:起宙,创作时间:2011.8.7 年龄:6岁
作品名:《我是一个大老板》
呵呵,在孩子的眼中,大老板就是卖东西的!
http://s2/bmiddle/4bb7bc41tbfa513287091&690
创作者:乐乐,创作时间:2012.2.4 年龄:4岁
作品名:《云彩下的玫瑰花》
简直是水墨大师的作品啊!
http://s3/bmiddle/4bb7bc41tbfa51376cae2&690
创作者:健熊,创作时间:2012.2.26 年龄:5岁
作品名:《房车走了,人没跟上!》
庞大的房车走了,那个跟在后面挥手追赶的人满脸焦急!
这幅作品起初我们没看懂,孩子起了名字之后,
我们差点笑坏了!太形象了啊!
http://s11/bmiddle/4bb7bc41tbfa5140c153a&690
创作者:杨佳琪,创作时间:2012.3.11 年龄:5岁
作品名:《玉米加农炮》
植物大战僵尸,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啊!
http://s1/bmiddle/4bb7bc41tbfa514781430&690
创作者:都都
作品名:《为什么夏天这样美丽?》
是啊,为什么呢?喜欢夏天的你来说说吧!
创作者:多多
作品名:《还想再吃的狮子》
透过肚子,都能看出你吃了那么多,竟然还想再吃!
http://s1/bmiddle/4bb7bc41tbfa5158bd280&690
创作者:耑耑
作品名:《带着狗去看火车》
狗向远处望,在望火车吗?
此处无火车胜有火车啊!
创作者:优优
,创作时间:2011.12.29
作品名:《身体是蓝色的挖掘机》
挖掘机前加了蓝色,就有个性了!
http://s15/bmiddle/4bb7bc41tbfa5167ed93e&690
创作者:东东
,创作时间:2012.1.5
作品名:《独眼的太空王子》
http://s9/bmiddle/4bb7bc41t7990894fb8f8&690
创作者:彤彤
,创作时间:2011.8.18
作品名:《留长头发的小孩》
http://s1/bmiddle/4bb7bc41gbdd5ab5b6450&690
创作者:候佳月
,创作时间:2011.11.27
作品名:《山上的日子》
创作者:嘉怡
,创作时间:2012.1.8
作品名:《我在草地上玩》
http://s2/bmiddle/4bb7bc41gbdd5bdc68a11&690
创作者:彤彤
,创作时间:2012.2.18
作品名:《奇怪的雨天收快递》
http://s6/bmiddle/4bb7bc41tbfa2a4d3b265&690
创作者:兜兜
,创作时间:2012.3.17
作品名:《雷锋帮助人》
http://s11/bmiddle/4bb7bc41tbfa2a6155e5a&690
创作者:綦海涵
,创作时间:2012.3.17
作品名:《爱吃胡萝卜的小家伙》
名字中没提兔子,说的却是兔子,
不直白,有趣!
创作者:苗苗
,创作时间:2012.2.26
作品名:《晚安,海滩》
http://s5/bmiddle/4bb7bc41tbfa587735c44&690
创作者:宝乐
,创作时间:2011.12.15
作品名:《带刺的钢铁房》
http://s8/bmiddle/4bb7bc41t79909067bc57&690
创作者:晨晨,
创作时间:2012.2.25
作品名:《男子汉品牌服装》
看来,未来的流行趋势是男子汉穿吊带背心啊!
http://s15/bmiddle/4bb7bc41tbfa5bd6b8f2e&690
创作者:三宝
,创作时间:2012.3.11
作品名:《黑夜里的蘑菇房子》
http://s9/bmiddle/4bb7bc41tbfa5e66f9f08&690
创作者:小鱼儿
,创作时间:2011.10.10
作品名:《爸爸的创可贴》
爸爸的创可贴贴在哪儿了,您能看出来吗?
创作者:乔经宇
,创作时间:2012.4.21
作品名:《丽莎和她的朋友们》
还给小企鹅起了名字呢,
每一只企鹅都那么可爱!
http://s4/bmiddle/4bb7bc41tbfa6ca53c043&690
创作者:楠楠 ,创作时间:2012.3.10
作品名:《来来往往的大轮船》
要是只起名叫大轮船,也就平常了,
加了一个来来往往,一下子就有了文学性,非常生动了!
http://s5/bmiddle/4bb7bc41tbfa5c68c2c34&690创作者:真真
,创作时间:2012.3.17
作品名:《急着去送信的小鸟》
很有个性的小鸟,信够大的啊!
http://s5/bmiddle/4bb7bc41tbfa5f1aea8e4&690
创作者:朱子沐
,创作时间:2011.10.16
作品名:《超级蜘蛛》
这样的拼贴使得蜘蛛很怪异,难怪“超级”呢!
欣赏孩子的艺术作品
感受童真的世界
祝孩子们永远享受艺术带来的快乐!
大田和清华觉得:命名是表达艺术作品的灵魂,就像一本书的书名、一篇文章的标题一样,简洁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因此,引导孩子给自己的艺术作品命名,也是美育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但培养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也培养了孩子文学概括的能力和表达美的修养。
大田和清华认为:很多时候,大人很难看懂孩子的作品,是因为孩子没有用语言去表达,或者孩子的绘画表达能力还没有达到大人能看懂的境界,我们需要给孩子更多的时间,美育老师和家长一起追求的应该是孩子借助艺术,能够快乐地表达自己,而不是家长们看到画面直白地画出了一个很像什么的东西。孩子的进步是逐步循序渐进的,尤其是美育,是一个长期工程,包含美的范畴是广泛的,形象美、思想美、文学美、色彩美、构图美、语言美、甚至行为美……,因此家长的坚持和教师的不懈努力共同配合,才能获得孩子长久的艺术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