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坤明:不怕得罪年羹尧,惩贪肃暴,勤政爱民,康熙雍正时的李绂

标签:
李绂 |
我从小看电视剧,就喜欢铁面无私的包青天,犯颜直谏的寇准,觉得他们是百官的楷模,值得老百姓万世称颂。雍正皇帝和康熙皇帝时期的大臣李绂也是一个铁面无私,秉公执法,勤政爱民的好官,即使是皇帝宠幸的大将军年羹尧,他的儿子想要捞取好处,也是万万不可能的事情。
李绂,字巨来,号穆堂,江西临川荣山镇人。
李绂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将来要做个好官,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全心全心为人民谋幸福。所以他发奋读书,考取功名,终于当了大官,在全国各地去实现自己立下的志向。
康熙皇帝时期,李绂官做到内阁学士、左副都御史,但是发挥他才华的主要还是在雍正时期。当时担任吏部侍郎的李绂,不顾同僚巴结年羹尧的氛围,极力阻止为年羹尧儿子在修建府邸等方面提供便利,这也就导致了日后年羹尧的报复,弹劾他贪污银两,好在皇帝英明神武,查清事实,还李绂一个清白之身。
但是李绂这个人读书有点过头,对于田文镜的处事风格不满,太严苛,就向皇帝告御状,弹劾田文镜,结果遭到了雍正皇帝的严厉惩办,被逮捕下狱。原因很简单,田文镜是在帮助皇帝办事,推行新政,增加国库赋税。这一点李绂就看不清事实真相,老虎身上拔毛了。
李绂在担任广西巡抚、直隶总督的时候,赈灾救民,修建河堤,惩治当地的地痞流氓,权贵和贪官,得到百姓的衷心拥护,有青天的美誉。我们老百姓喜欢经常说一句话,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只要是真心真意为咱老百姓谋幸福,老百姓就会铭记于心,为他修庙立传,一代一代人的传颂他的功绩。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像李绂这样的好官还是要像包拯、寇准一样,广为人知,家喻户晓,才是我最大的心愿。
做有爱心负责任的电影剧本作家,朱坤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