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坤明:崇祯皇帝对钱龙锡言听计从,因袁崇焕和毛文龙的恩怨被免
将相和,蔺相如和廉颇的故事我非常喜欢,文臣和武将团结起来,同仇敌忾、并肩作战,君臣一心,军民一心,是我最大的心愿。明朝末期,更是如此,袁崇焕与毛文龙,杨嗣昌和孙传庭、卢象升,都是意见不统一。
钱龙锡这个人,任职时间不长,崇祯皇帝朱由检对他言听计从,只要是他的意见都会听从,但是在袁崇焕擅杀毛文龙,皇太极打到京城后,一切都变了。
天启皇帝的时候,战略家孙承宗、袁可立支持赵率教、满桂、毛文龙、袁崇焕等从海上和关宁锦防线同时进攻,时刻准备收复辽东。这也是宁远保卫战胜利的因素,君臣一心,其利断金。
内阁次辅钱龙锡,字稚文,上海松江华亭人。
崇祯皇帝对于钱龙锡的意见一 一照办,巡抚朱一冯的赦免,不准瑞王征用川盐的赋税,设立漕运总兵官等等
袁崇焕和毛文龙的恩恩怨怨,是历朝历代文臣和武将不和的典范。恢复当自东江始。文龙可用则用之,不可用则去之。袁崇焕和钱龙锡商量过毛文龙的处置方案,钱龙锡没有同意。
崇祯皇帝对于蓟州保卫战的失利非常不满,就把袁崇焕下了诏狱,钱龙锡也被免职下狱,多亏主战派黄道周等的营救才放了回来。我经常讲,明末的时候不缺武将,赵率教、满桂、曹文诏、曹变蛟、孙传庭、卢象升、周遇吉、黄得功,都非常的厉害,就是缺乏张良、陈平这样的顶级谋士。
内阁次辅钱龙锡没有一直任下去,也挺可惜的。
做有爱心负责任的电影剧本作家,朱坤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