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坤明:燕王朱棣最大的弱点,建文帝应该把朱棣的儿子们留在京城

标签:
明成祖朱棣建文帝朱允炆靖难之役齐泰黄子澄 |
明太祖没有选好顾命大臣是他最大的失误,朝廷里也有人劝他要注意拥有重兵的藩王,但是他觉得是杞人忧天,结果就出现了靖难之役,他选定的皇位继承人被推翻。建文帝和叔叔的较量是全方位的,建文帝可以说是完败。
齐泰、黄子澄、方孝孺这些文臣忠心有余,能力不足,特别是在削藩的政策制定层面。齐泰主张先拿下最强的燕王朱棣,黄子澄却认为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要先捡软柿子捏,周、代、岷、湘、齐这些建文帝的长辈先后被废为庶人。
这些实力弱的亲王被朝廷顺利的拿下了,让燕王非常害怕,觉得自己是反亦死,不反亦死,不如放手一搏,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于是,朱棣整天装疯卖傻,总算暂时欺骗了过去。但是明朝的锦衣卫可不是吃素的,经过侦查,严刑逼供,终于知道了燕王的真实意图,朱棣必反,建文帝下令,北平布政使张昺,北平都指挥使谢贵、张信立刻逮捕燕王,可惜被泄密,张昺、谢贵被燕王斩杀。
燕王朱棣迅速派兵控制了北平,并将四周的战略要地掌握在自己手里。建文帝和朱棣开始了战场上的较量,南军一败再败,最后被朱棣攻进了京师。
回顾这段历史,我觉得建文帝没有抓住叔叔的软肋,朱棣最担心的是什么?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的时候,朱棣儿子们都来到京师吊唁,这可是一个大好时机,只要把朱高炽,朱高煦抓起来,燕王就不敢轻举妄动。
但是建文帝不忍心呀,在这个举国悲痛的日子里,自己把燕王的儿子们抓起来,天下人会不会指责自己是昏君。毕竟这些都是皇爷爷的亲孙子。建文帝朱允炆的妇人之仁和鸿门宴上的项羽一样,只有当自己最后灭亡的时候,才幡然悔悟,才知道自己不够狠。
建文帝如果先拿藩王里最强的朱棣开刀,应该更容易一些,这时还可以得到全国其他藩王的支持。建文帝虽然年轻,但是在李景隆的任命上,齐泰和黄子澄就有分歧,最后拍板的还是皇帝本人。建文帝不具备康熙皇帝的能力,最后失败了。
《明史》记载:子澄荐曹国公李景隆代将,泰极言不可。子澄不听,卒命景隆将。当是时,帝举五十万兵畀景隆,谓燕可旦夕灭。燕王顾大喜曰:“昔汉高止能将十万,景隆何才,其众适足为吾资也!”是冬,景隆果败。
做有爱心负责任的电影剧本作家,朱坤明
自强不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微信公众号朱坤明(zhukunming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