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对“三百”读本教学的建议

标签:
转载 |
分类: 特色教育 |
今天在增量阅读实验基地——市一小听了三节课,分别是三个学段的“三百”读本的教学。总体感觉:坚持使用至今,学生积累了很多,除了经典句篇,还有一些学习方法,口语表达能力明显增强;教师在此类教学中的定位日渐准确,基本做到成为阅读环境的创设者、阅读活动的组织者、阅读过程的参与者;但仍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理念需要进一步更新。我们的“三百”读本是由课内到课外阅读链中的重要一环,就是课文单元主题的拓展,是课外阅读材料的内移。因此,和课文教学应该有明显的区别,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的自由、自主要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师在阅读活动中的影响要尽可能低淡化。
二、要完善一般的教学模式。
《百家短语》虽然针对学生的实际,选读的都是简单易懂且朗朗上口的短句,但由于学生识字量的不够以及方法的贫乏,还是需要教师深入研究,作出整体的规划、整体的推进,比如识字、表达、朗读、积累等,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我们要对大家已经惯用的“复习——新学——运用”进行细化,紧紧抓住以下几个小环节来指导阅读:忆——学——读——背——用。
《百家诗词》的大框架已经不错了,滚动式的学习方式值得继续研究和完善,一节课教学五首左右的诗词较为合适,接下来,可否在“(精)忆——(自)读——(浅)悟——(活)诵——(选)用”五个环节上下点功夫。
《百家美文》一般每节课围绕主题选了三篇文章,都是美文,第三学段重在默读,注意速度和质量。建议完善如下模式:创设情境——逐篇阅读——比较发现——精彩赏读——积累运用。当然,在每个环节又要研究有效实施的策略。
http://s3/mw690/001v8tM8gy6N78TEXbs22&690
http://s6/mw690/001v8tM8gy6N78U1DyBb5&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