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史·战国刺绣

标签:
战国刺绣史锁针文化 |
战国刺绣
战国时代的刺绣目前留存的实物较多。以湖南湖北楚墓出土地为主。观其针法,多用辫子股针法(即锁绣)绣成于帛和罗上,针脚整齐,并且不加画填彩,配色清雅,线条流畅,将龙游凤舞,猛虎瑞兽表现得自然生动,活泼有力,充分显示出战国刺绣艺术之成就。刺绣工艺进入成熟阶段,成品达到实用性与装饰性高度合一。
这些绣品图案主要是龙、凤、虎等或与神话、信仰有关的动物猛兽。图案结构非常严谨,有明确的几何布局,如对凤、对龙纹、飞凤纹、龙凤虎纹、花草纹等,手法上浪漫地将动植物形象结合在一起,穿插蟠叠,刺绣形象细长清晰,留白较多,对比强烈的色彩,刚柔曲直的线条,壮丽雄魄的风格是战国时期刺绣纹样的重要特征。
这些绣品图案主要是龙、凤、虎等或与神话、信仰有关的动物猛兽。图案结构非常严谨,有明确的几何布局,如对凤、对龙纹、飞凤纹、龙凤虎纹、花草纹等,手法上浪漫地将动植物形象结合在一起,穿插蟠叠,刺绣形象细长清晰,留白较多,对比强烈的色彩,刚柔曲直的线条,壮丽雄魄的风格是战国时期刺绣纹样的重要特征。
面衾(qin)就是被面,以五幅浅黄绢拼成。以锁绣针法绣对凤对龙纹。
http://www.aihanfu.com/uploads/allimg/100205/122613C62-1.jpg
↑ 战国浅黄绢刺绣蟠龙飞凤纹面衾
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湖北荆州博物馆藏
这是最具战国楚风特点的一件面衾。经拼合复原后,图案精美。锁绣针法发挥到了极致,凤冠凤翅以单行锁绣铺列,其他地方则用深浅色满铺针法。色彩有棕红、深红、土黄、浅黄。
↑ 战国浅黄绢刺绣蟠龙飞凤纹面衾
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湖北荆州博物馆藏
这是最具战国楚风特点的一件面衾。经拼合复原后,图案精美。锁绣针法发挥到了极致,凤冠凤翅以单行锁绣铺列,其他地方则用深浅色满铺针法。色彩有棕红、深红、土黄、浅黄。
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湖北荆州博物馆藏
这件绣绵袍为右纴、直裾、袖筒宽短,浅黄色绢料制成。上绣凤鸟纹。
>>
战国浅黄绢刺绣二龙一凤纹残片
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在浅黄色绢地上绣二龙一凤相螭(chi即盘绕)状。绣线有红棕、土黄、浅黄色。
http://www.aihanfu.com/uploads/allimg/100205/1226133D6-4.jpg
>> 战国红棕色绢刺绣金凤鸟花卉纹绦
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绣地为红棕色绢,以锁绣针法绣凤鸟纹。绣线有红棕、金黄、浅灰、黄绿色。凤身满绣,花卉枝蔓舒展。
http://www.aihanfu.com/uploads/allimg/100205/1226131O4-5.jpg
>> 战国浅黄绢刺绣舞凤逐龙纹绦
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以深红、黑色绣线绣龙凤纹,凤凰姿态成S状,优美流畅。用针走向依凤身结构变化,十分巧妙。
http://www.aihanfu.com/uploads/allimg/100205/122613L42-6.jpg
>> 战国红棕绢刺绣凤凰花卉纹镜衣
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是包裹铜镜的镜衣,以红棕色丝绢制成。上绣四瓣花卉和凤纹作四方连续排列,可见是绣完后再裁剪成圆形镜衣。绣线有金黄、黄绿、深红、深蓝色。采用锁绣针法。
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在浅黄色绢地上绣二龙一凤相螭(chi即盘绕)状。绣线有红棕、土黄、浅黄色。
http://www.aihanfu.com/uploads/allimg/100205/1226133D6-4.jpg
>> 战国红棕色绢刺绣金凤鸟花卉纹绦
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绣地为红棕色绢,以锁绣针法绣凤鸟纹。绣线有红棕、金黄、浅灰、黄绿色。凤身满绣,花卉枝蔓舒展。
http://www.aihanfu.com/uploads/allimg/100205/1226131O4-5.jpg
>> 战国浅黄绢刺绣舞凤逐龙纹绦
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以深红、黑色绣线绣龙凤纹,凤凰姿态成S状,优美流畅。用针走向依凤身结构变化,十分巧妙。
http://www.aihanfu.com/uploads/allimg/100205/122613L42-6.jpg
>> 战国红棕绢刺绣凤凰花卉纹镜衣
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是包裹铜镜的镜衣,以红棕色丝绢制成。上绣四瓣花卉和凤纹作四方连续排列,可见是绣完后再裁剪成圆形镜衣。绣线有金黄、黄绿、深红、深蓝色。采用锁绣针法。
http://www.aihanfu.com/uploads/allimg/100205/1226132092-7.jpg
>> 战国浅黄绢刺绣飞凤花卉纹残片
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此绣片为浅黄色绢,现已墨线手绘出图案轮廓,再绣花纹。整幅绣件骨式是典型的楚风,作大面积铺排也不显疏陋。绣线色彩有棕色、黄绿、淡黄。
http://www.aihanfu.com/uploads/allimg/100205/1226132918-8.jpg
>> 战国棕红色绢刺绣金凤鸟纹条
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此件在红棕地绢上以锁绣绣出一只飞步前行的凤鸟,由凤鸟头部延伸出高高的花冠。双翅伸展,长尾上卷。与花卉自然地结合,构成整幅图案。绣线有红棕、金黄色。
http://www.aihanfu.com/uploads/allimg/100205/1226132054-9.jpg
>> 战国绿色绢刺绣花鸟纹残片
新疆且末出土。以绿绢作地,用黄色、土红色丝线绣出连体双头的共鸣鸟、云纹、花蕾、枝叶等。色彩浓艳,装饰性强。
http://www.aihanfu.com/uploads/allimg/100205/1226135640-10.jpg
>> 战国红棕色绢刺绣金凤鸟花卉纹残片
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红棕色绢绣地,以土黄、红棕色丝线绣凤鸟花草纹,针法为锁绣。凤凰头顶高冠,尾羽高卷,间绣花草。
http://www.aihanfu.com/uploads/100206/1_121534_1.jpg
战国灰白罗刺绣龙凤虎纹残片
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以锁绣在白色罗上绣成。绣线有红棕、黄绿、土黄、橘红、黑灰等。绣地轻薄,绣工精细,锁扣较长。纹样为龙、凤、虎和花卉。凤鸟纹具颇具特色,与同时期漆器上的凤纹风格相近。虎纹以土红和黑色相间,动感十足。
战国灰白罗刺绣龙凤虎纹残片
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以锁绣在白色罗上绣成。绣线有红棕、黄绿、土黄、橘红、黑灰等。绣地轻薄,绣工精细,锁扣较长。纹样为龙、凤、虎和花卉。凤鸟纹具颇具特色,与同时期漆器上的凤纹风格相近。虎纹以土红和黑色相间,动感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