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法名词解释
(2012-07-05 22:05:43)
标签:
教育大学文化学习 |
分类: 学习 |
39.第39题 |
方程思想 |
标准答案:就是在已知数与未知数之间建立一个等式,把生活语言”翻译“成代数语言。 |
40.第40题 |
函数思想
是指要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分析、研究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用函数的关系表示出来并加以研究,以求得问题的解决。 |
标准答案: 是指要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分析、研究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用函数的关系表示出来并加以研究,以求得问题的解决。 |
41.第41题 |
变换策略 |
标准答案:就是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重组、改变数学问题的结构,将不容易理解或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容易理解或解决的问题的策略。 |
42.第42题 |
上升策略 |
标准答案:?就是把认识提升到理性上去,借助于理性的纯粹性和既有的理论成果,从本质上认识事物,方便于理论思维的策略。上升策略的本质就是抽象化,所谓数学模型方法实际上就是一种上升策略的运用。 |
43.第43题 |
概念形成 |
标准答案:是在对事物感知和分析、比较、抽象的基础上,概括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条件下,是指从大量的具体例子出发,以学生的感性经验为基础,通过对各种例证的分析,进而以归纳方式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再把这一概念的本质属性推广到同一类事物之中,并用符号表示,从而形成数学概念的学习方式,就是概念形成。 |
|
44.第44题 |
数学认知结构 |
标准答案:就是学生头脑里的数学知识按照自己的理解深度、广度,结合着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联想等认知特点,组成的一个具有内部规律的整体结构”。 |
|
45.第45题 |
角色扮演 |
标准答案:? 角色扮演是一种实践活动,它让学生担任某一角色,并从事与这一角色相应的活动。 |
46.第46题 |
逻辑思维 |
标准答案:是指根据事实材料,遵循逻辑规律、规则,有步骤、有根据地从已知的知识和条件推导出新结论的思维。 |
47.第47题 |
数的意识 |
标准答案:是指对数的含义和关系有所了解,对数的相对大小有所理解,对数的运算及其产生的效果有直观的认识,对周围事物能够有一个数量上的概念。 |
48.第48题 |
分析数量关系 |
标准答案:就是分析条件与条件之间、条件与问题之间是什么关系;先求什么(即寻求什么是间接条件,什么是中间问题),后求什么这样的一个过程。这个步骤,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
49.第51题 |
认知结构 |
标准答案:指个人的全部知识(或观念)的内容和组织。认知心理学中是指一种反映事物之间稳定联系或关系的内部认识系统,是人在认识活动中的独特的心理过程。所以它是一个动态的转换体系。 |
50.第52题 |
顺应 |
标准答案:是指“同化性的格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也就是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 |
39.第20题 |
函数思想
是指要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分析、研究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用函数的关系表示出来并加以研究,以求得问题的解决。 |
标准答案: 是指要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分析、研究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用函数的关系表示出来并加以研究,以求得问题的解决。 |
40.第21题 |
随机进入教学 |
标准答案:?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 |
41.第22题 |
数学概念 |
标准答案:是人对客观事物中有关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方面本质属性的抽象。 |
42.第23题 |
概念同化 |
标准答案:就是以间接经验为基础,通过他人语言工具的利用和表述,揭示新概念的本质属性的学习方式。 |
43.第24题 |
基底思想 |
标准答案:或称形式不变方法就是从初始概念和初始命题出发,按一定的逻辑规则,定义出其他有关的概念、推演出其他有关命题的思维策略。 |
44.第25题 |
口算 |
标准答案:是不借助于任何计算工具,依靠思维和语言进行计算并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是数字运算和代数运算的基础,是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45.第48题 |
数学的逻辑性
指数学上的概念是明确定义的,其理论是按照严格的逻辑法则推导得来的,因而是无可争辩和确信无疑的。 |
标准答案: 指数学上的概念是明确定义的,其理论是按照严格的逻辑法则推导得来的,因而是无可争辩和确信无疑的。 |
46.第49题 |
变换策略 |
标准答案:就是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重组、改变数学问题的结构,将不容易理解或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容易理解或解决的问题的策略。 |
47.第50题 |
概念形成 |
标准答案:是在对事物感知和分析、比较、抽象的基础上,概括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条件下,是指从大量的具体例子出发,以学生的感性经验为基础,通过对各种例证的分析,进而以归纳方式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再把这一概念的本质属性推广到同一类事物之中,并用符号表示,从而形成数学概念的学习方式,就是概念形成。 |
48.第51题 |
计算 |
标准答案:根据已有数字,根据计算的目的,通过选择计算方法,求出结果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通过机械训练达到。也可以通过学生自己思考、运算达到。 |
49.第52题 |
思维能力 |
标准答案:?思维能力是人们顺利完成任务或活动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表现为理解、概括、归纳推理、解决问题等。它主要包含思维素质、思维策略等因素。思维能力最基本的成分是思维素质。 |
50.第53题 |
数的意识 |
标准答案:是指对数的含义和关系有所了解,对数的相对大小有所理解,对数的运算及其产生的效果有直观的认识,对周围事物能够有一个数量上的概念。 |
第22题 |
数学的抽象性 |
标准答案:指数学是对所研究对象的数学本质的一种概括和把握,它脱离了事物的现象,它是对事物本质及其关系最高度、最纯粹的概括和提炼,因此它具有最普遍的意义。来源于数学思维的逻辑严密性。 |
第27题 |
计算意识 |
标准答案:是指遇到问题能够自觉地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意识,同时也是人们应该具备的数学素养之一。 |
第53题 |
同化 |
标准答案:“就是外界因素整合于一个正在形成或已形成的结构”,也就是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
第54题 |
数学活动教学 |
标准答案: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亦即强调数学知识在人们头脑中产生和发展的活动过程的教学。相对于数学结论的教学而言的。数学结论的教学仅仅把数学教学看作是教人掌握和运用数学结论。 |
第56题 |
运算 |
标准答案:按照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就是指内化了的、可逆的、组成系统的(结构)且具有守恒性的动作。 |
第57题 |
数学应用题 |
标准答案:就是把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的复杂背景和条件进行简化后,并把它转化为纯数学问题来求解的一种形式。 |
递归策略 |
标准答案:就是通过初始条件以及递推关系,来求得一般结果的思维策略。通常所谓的“降维法”,把多元问题化为一元问题,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上的问题,把平面上的问题转化为直线上的问题,都体现了递归策略。 |
第19题 |
数概念 |
标准答案:数概念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对数的理解(将手头东西的未知数目点数出以确定结果),二是数的表达(描述一个已经得到的数目)。 |
第51题 |
数学思想 |
标准答案:是指在数学活动中对数学现象产生的理性认识,它是对数学事实与数学理论的本质认识。 |
第53题 |
化归思想 |
标准答案:是根据问题解决的需要转变研究对象的内容或形式,即把困难的问题转化为已知的或新形式的问题,利用变换后新形式的方便和变换中的不变性,通过对已知问题或新形式问题的解决,获得原问题的解决。所以化归思想也称变换思想。 |
第55题 |
直觉思维 |
标准答案:是对问题的突然领悟、理解或给出答案的思维。 |
第56题 |
数学应用题 |
标准答案:就是把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的复杂背景和条件进行简化后,并把它转化为纯数学问题来求解的一种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