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方法】大学英语学习与中学英语学习的区别

(2014-10-27 17:56:40)
分类: issy导学

. 教学目的不同

由于高考的压力,中学英语教学往往是教师过多的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和操练,学生整日埋头题海,听说的训练被忽视。

而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 教学要求不同

     中学英语要求掌握基本语音和语法,学习2000个单词和一定数量的短语,而大学英语在基础阶段(四级)即要求掌握4200个单词,应用提高阶段(六级)5500个单词(均含中学2000词),对听、说、读、写、译也有较高的要求。仅词汇学习一项,对于已习惯了在中学里跟着老师反复操练的新生都不是一件易事。再者,原有的2000词属于核心词汇,本身简单、复现率高,中学教材学习进度较慢, 学习起来并不需要花费很大力气; 而新增词汇却需要我们反复记忆, 进行大量阅读在大脑中进行人为复现, 在口语和写作中经常运用才能得到较好的记忆效果。

大学英语的学习有三个层次的要求:一般要求、较高要求、更高要求。我校学生只需要达到一般要求(B班)或较高要求(A班)。

1)一般要求(basic requirements

a.听力理解能力:能听懂英语授课,能听懂日常英语谈话和一般性题材讲座,能基本听懂慢速英语节目,语速为每分钟130词左右,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能运用基本的听力技巧帮助理解。

b.口语表达能力:能在学习过程中用英语交流,就某一主题进行讨论,能就日常话题和英语国家的人士进行交谈,能就所熟悉的话题经准备后作简短发言,表达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能在交谈中使用基本的会话策略。

c.阅读理解能力:能基本读懂一般性题材的英文文章,阅读速度为每分钟70词。在快速阅读篇幅较长、难度较小的材料时,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00词。能基本读懂国内英文报刊,掌握中心意思,理解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能读懂工作、生活中常见的应用文体的材料。能在阅读中使用有效的阅读方法。

d.写作能力:能完成一般性写作任务,能描述个人经历、观感、情感和发生的事件等,能写常见的应用文,能就一般性话题或提纲在半个小时内写出120词的短文,内容基本完整,用词恰当,语意连贯。能掌握基本的写作技能。

e.翻译能力: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英汉译速为每小时300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250个汉字。译文基本流畅,能在翻译时使用适当的翻译技巧。

f.推荐词汇量:掌握的词汇量应达到4500个单词和700个词组(含中学的词汇),其中2000个为积极词汇,即学生能够在认知的基础上熟练运用,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

2)较高要求(intermediate requirements

a.听力理解能力:能基本听懂英语国家人士的谈话和讲座,能听懂题材熟悉、篇幅较长的国内英语广播或电视节目,语速为每分钟150词左右,能掌握中心大意,抓住要点和相关细节。能基本听懂外国专家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

b.口语表达能力:能够和英语国家的人士进行比较流利的会话,较好地掌握会话策略,能基本表达个人意见、情感、观点等,能基本陈述事实、事件、理由等,表达思想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c.阅读理解能力:能基本读懂英语国家大众性报刊杂志的一般性题材的文章,阅读速度为每分钟70词。在快速阅读篇幅较长、难度较小的材料时,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20词。能就阅读材料进行略读或寻读。能阅读所学专业的综述性文献,并能正确理解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

d.写作能力:能就一般性的主题基本表达个人观点,能撰写所学专业的英语小论文。能描述各种图表,能在半小时内写出160词的短文,内容完整,条理清楚,文理通顺。

e.翻译能力:能借助词典翻译一般英语国家报刊上题材熟悉的文章,能摘译所学专业的英语科普文章。英汉译速为每小时350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300个汉字。译文基本流顺、达意,无重大理解和语言错误。

f.推荐词汇量:掌握的词汇量应达到5500个单词和1200个词组,其中2200个为积极词汇,即学生能够在认知的基础上熟练运用,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    

. 教学方法不同

     大学英语教学的总体时间非常有限,每周课内才4节课,每节40分钟;然而教学任务非常繁重,教材为系列教材,涉及听、说、读、写、译等许多方面,要求全面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老师不可能象中学那样集中讲解词汇、句型和语法,只能有选择地讲解篇章结构和一些重要、难懂的语言点,介绍一些写作规范和技巧等等,并尽量多提供机会让学生进行操练。这就意味着语言点的反复训练会暂时告一段落,取而代之的是语篇分析、回答问题、复述课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课堂演示汇报等需要积极参与的课堂活动。总之,相对于中学英语而言,大学英语学习具有内容多(词汇量及阅读量)、进度快6-8个学时教一个单元)、要求高(对听、说、读、写、译诸方面都有要求),学习自主性强(每周都有2小时自主学习时间)、课堂参与多的特点。学生要认识到这些特点并对自己的学习做一个适当的调整。

四.学习方法不同

      大学英语要求的阅读量大、词汇量大,对阅读效率、听力理解、口笔头交际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英语学习没有捷径,但讲究方法。老师讲过的不等于自己学会了,学会了知识不等于能听能说能写,死记单词也不等于会听、会写。应用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进行大量的练习。方法也具有个体特征,不同的人应根据自身个性、特长等实际情况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 转变学习观念

    从心理上克服轻视与畏难两种倾向

对于一部分英语基础较好的同学来说,由于大学英语学习中不再出现新的语法现象,课本在一开始的时候也并不难,便容易有"大学英语没有什么可学的"的想法,只简单地应付课堂学习,课下不再花费时间。这种做法的后果是这些中学里英语成绩不错的同学在经过一年、两年后,英语水平几乎没有什么提高。

另外有一些同学课上听不懂老师的英文讲解,也不愿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同时新单词越积越多,一直都处在很被动的学习中,时间一长跟不上进度,兴趣大减,英语成绩也就可想而知了。

及时转变学习重点

大学英语的学习要在继续进行基本语言技能训练的同时,一步一步将其转化为应用语言的能力,也就是说不能总是局限死记孤立的单词、语言点或者语法现象,而是要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大量地听力和阅读,接触丰富的语言材料,学习地道的表达方式,拓宽知识面;同时,在大量的输入(阅读、听力)后进行大量的输出(口语、翻译、写作)练习,将学到的表达方式应用到实践当中,培养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培养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能力

大学期间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寻求个人发展,一定要做好独立的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英语学习本身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活动,需要各种因素充分发挥积极作用。智力因素,如想象,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语言环境时可以通过想象来弥补,如练口语时的自言自语需要想象自己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跟别人对话,单词记忆有时想象也起着很大的作用。非智力因素,如自我约束能力,对于一个人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生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意志的约束会让自己形成一种习惯,从而产生好的学习心理机制。

    另外,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合作与帮助至关重要,有困难和问题应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寻求建议。大学英语学习成功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自主式学习能力的培养。英语学习从高中向大学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一般的语言知识与技能、更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

2. 改变学习方法

     制定合适的自学计划

学习计划可分为长期和短期两种:前者可设定本科四年英语所要达到的程度,后者则可给自己规定每个学期、每月、每周或每天应学习的内容。长期计划是给自己树立一个学习目标,而短期计划则会提醒自己每天都在朝着这个目标迈进。

必须注意的是,制定计划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简单而又切实可行;另外,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对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实施计划要认真,不可一曝十寒。 找几个朋友一起制定计划,相互督促和鼓励,往往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积极创造语言学习的环境

良好的环境对于语言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上的时间毕竟有限,仅靠课内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自己创造课外学习的环境,使自己始终置身于英语世界中。例如, 充分利用大学英语教学中心的自主学习系统提供的各类音频、视频和文档形式的英语资源,坚持听英语广播、英语讲座,看英文电影、录像,充分利用学校的外籍教师,多看英语书刊、杂志,积极参加各种英语竞赛等等,慢慢习惯用英语思维。

教材、教材、还是教材!

教材在大学里依然是进行系统英语学习的最重要工具。教材中的内容绝大部分来自真实原文,语言材料丰富多样,出现的单词都是常用的高频词汇,其后的练习经专家多次修订,科学且具有针对性。充分利用大学英语系列教材、认真扎实地掌握其内容,对于两年的大学英语学习无疑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而言之,在目标方面,大学英语的教学更注重学生实际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为了某次考试。因此,在教学中,老师会强调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求大家在“用中学,学中用”,把课本上的知识,通过课堂这个模拟的现实环境进行学习的基础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同学们的相互帮助下加以应用,在应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得到提高。

而在学习方法上,大学老师不可能、也不会把课本里的每一点嚼烂后再喂给学生,手把手地做“贴身保镖”。大学老师不再全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更多地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给学生介绍方法、指出方向,引导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讨论,在思考中学习,在讨论中提高。“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因此,大学的英语学习,在方法上更加提倡个人的自我管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一方面要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其次,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的英语学习目标和计划,并严格执行

最后,要改变过去“等、靠、要”的依赖心理,主动、充分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如图书馆和大学英语教学中心推荐的网上资源等。事实证明,在大学阶段,自觉与不自觉的同学、自我管理能力强的与自我管理能力弱的同学,其学习效果将产生天壤之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