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秀云版评剧《半把剪刀》引发的思考

(2011-06-12 09:18:06)
标签:

评剧

张秀云

半把剪刀

李金铭

文化

分类: 评剧情缘

 

 

在朋友的一再推荐下,今天晚上在金五星大剧院欣赏了中国评剧院张秀云领衔主演的评剧《半把剪刀》。看完后,心情很平静,想写一些东西,但是又不知道从何入手,着时费了一番脑筋。

中国评剧院这出戏是根据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花淑兰的版本改编而成,而花淑兰又是从甬剧《半把剪刀》移植过来的,而后又被黄梅戏、淮剧和越剧所移植改编。经过花淑兰老师的再创造,评剧《半把剪刀》已经成为了花派代表剧目,经典场次有“寻子”、“法场”等,“寻子”的一大段唱中的“哎呦我那难见面的儿啊”这句词运用到了评剧十三咳这个传统曲调,保留了传统评剧的精华。花淑兰老师的弟子冯玉萍、曾昭娟、吴丹阳和郑桂芳擅演此剧。

张秀云演出此剧,现场效果非常好,掌声不断。散戏的时候,我听到了不少的夸赞声。张秀云是个非常优秀的演员,入戏非常快,声音甜美,唱腔高亢。张老师并没有完全按照花老师的唱法进行,而是在花老师唱腔的基础上融入了一些新老师的东西。表面听起来是花腔,往往到尾音的时候,又有新派的味道。既有花派的高亢,又有新派的甜美。也许在她的血液里,这两种东西已经不能完全分开了,完全融合了。

一出戏究竟怎么样,这取决于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标准不同,结果自然不同。看张老师的戏,也许单独用花派的框框或单独用新派的框框来衡量她会存在偏颇,也许其他花派弟子看到她的这出戏会有这样那样的看法,也许新派戏迷看到她唱的非花非新的戏对其不屑一顾,而我要说的是,看得出她是在用心演戏,用心在刻画人物,一直在戏里面,一直在陈金娥坎坷的生命里,直到谢幕的时候,我发现在她的眼里还存有晶莹的泪花,我想对艺术如此执着的人,值得我们去尊敬。真心希望张秀云老师能够塑造更多有血有肉的舞台形象。

用我朋友的一句话来结束这篇博文吧!这出《半把剪刀》,他看了很多遍了,但是只要有机会他都会去看,他曾对我说:“这是中评近几年来排演的为数不多的一出好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