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过把瘾——首季评剧戏迷群英汇》真的很给力

(2011-04-22 23:31:10)
标签:

评剧

过把瘾

文化

分类: 评剧情缘

一点也没敢落,今晚上完完整整地看完了这一期的《过把瘾——首季评剧戏迷群英汇启动晚会》。真的非常感谢央视对咱们评剧的大力支持,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就不会有这场精彩纷呈的评剧晚会,也就不会存在接下里日子里的将近二十期的评剧节目。

说她给力,一是请来的名家多。除了经常在央视露面的评剧当然的领军人物谷文月老师之外,还请来了石家庄青年评剧团的刘秀荣、沈阳评剧院的副院长冯玉萍、唐山演艺集团的罗慧琴和中国评剧院的韩剑光。专业评剧演员除外,著名歌手于文华也来到了现场,她在河北省艺校的时候学过三年的评剧,具有扎实的基本功,特意来为评剧戏迷加油鼓劲。值得一提的是,于文华老师和我们可爱的董浩叔叔唱了一段报花名,真的很搞笑,董浩的表演太带劲了,O(∩_∩)O哈哈~

二是参与的团体多。除了石家庄青年评剧团的专业伴奏团体外,还有来自天津评剧之友俱乐部的朋友们,宇扬评剧苑网站。让我出乎意料的是,央视还请来了廊坊市大厂评剧团的演员们,为我们带来了评剧小品《柜中缘》。说是评剧小品,实际上只有短短的两段评剧唱:一是玉莲学唱小桥送线;再就是玉莲哭诉情由,这段借用了评剧《乾坤带》中的滚板的节奏,很合情景,恰到好处。给我留下印象深在一个情节就是闹春那段责怪妹妹的道白,应该是借用了《朱痕记》(或《牧羊圈》)中席棚那一折中小差人的那段道白的精华,用在此,甚是合理。

三是助演的演员多。实际上很多演员都和评剧有着深深的渊源,首当其冲的当属赵丽蓉老师了,她和新凤霞合作了大半辈子,做了大半辈子的绿叶。谁知到了晚年,到是红的发紫了。先是央视春晚表演小品,再是演电视剧、演电影,还获得了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等,最重要的是,她的作品中大都渗透着评剧因素,扩大了评剧的影响。像赵老师一样的评剧演员还有很多,比如张少华、王全友、韩剑光。晚会请来了在《亮剑》中扮演丁伟的王全友老师,王老师评剧作品有《秦香莲》中的陈世美、《李三娘》中的刘志远、《三看御妹》中的封雷尚等。第一次听王老师演唱曲江池这一流传甚广的评剧小生唱腔,唱得味道很。说到潘长江老师,他早年间是学评剧的,乃是著名评剧丑角表演艺术家刘立明老师的徒弟,后来转行了。这次他演唱了一段评剧电影《屠夫状元》里的一段唱腔,感觉味淡淡的呢?呵呵!

心里有点小遗憾,就是没有听到刘秀荣老师的《胡风汉月》选段,她只是唱了一段洞房赞。非常希望刘秀荣老师在以后的演出中,唱出自己的特色,大力推广她的代表作《胡风汉月》,因为这出戏里几乎段段都好听,如百年轮回到今朝今别离胡风浩敕勒川奶茶配好一座汉家宫院等等,这些唱段已经在广大戏迷中广泛流传。希望我能事项这个愿望。

总之,《过把瘾》能给评剧这么一个大的空间,已经很有魄力了,广大评迷们都津津乐道。评剧节目的收视率不是低,而是露面的机会太少,即使有也只是那么几出,再好的戏,反复看也烦了。但是,评剧具有比京剧更广大的群众基础,只要运作得当,收视率那不是什么问题。《过把瘾》栏目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我相信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评剧会慢慢火起来的哈!一己之言,欢迎指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