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暑假,我最担心的是孩子们与父母的关系,接近两个月的假期,我知道对他们来说,真的很难。
所以期末考试结束后,因为试卷讲评结束,我们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来探讨假期中自己如何去父母更好的相处?没想到一节课下来,时间都不够孩子们去分享,本来想关注如何去做,没想到孩子谈起父母来一发不可收拾,最终可能都没有关注到我们的主题上,而是成了“我眼中的父母”的交流。也许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很难或是几乎没有机会来说说他们的父母,所以一提到这个话题,每个孩子都有说不完的话,我没有去打断他们,我想他们的交流,也是让我更加了解他们的时候。
确实如此,当我听完孩子说完“眼中的父母”的时候,我突然有种莫名的心疼这些孩子,同时也让我反思,到底什么的父母能给到孩子最好的支持?
有的孩子说:假期跟父母友好相处几乎不可能,如果有一种方法的话,那就是我不在家,我白天出去玩,晚上住朋友家,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才会心平气和的给我打电话,让我回家吃顿饭。
我们一直说孩子为什么总往外跑,我们家长真的要反思,我们的家是否让孩子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爱呢。
有孩子说:我爸妈从小管我就特别严,在他们那里从来没有错,对于我,我肯定会跟爸妈相处很好,因为他们说什么我就听什么,从不反驳,因为即使反驳也没有用,还干嘛费那个时间。乖乖听话啥事没有。当然了,我跟他们沟通也很少,我也不愿意去多沟通,说多了,错的更多。
有些孩子在初中小学成绩特别好,到了高中就会出现后劲不足,感觉进步幅度不是很大,其实最大的原因是孩子内心没法突破自己,这种突破最大的还是来自于不能突破的家庭。这种孩子如果再学习上一直没有起色的时候,可能会因为内心压力过大而越发放弃自己,怀疑自己。
有的孩子说:我爸妈管我超级严格,这个不让干,那个不让干,好像只要我喜欢的,在他们那里都是被禁止的,既然这样,凭什么他们喜欢的,他们想让我做的,我要去做呢?他们只想让我学习,我就偏不按照他们的“套路”出牌。
有的孩子说:我愿意跟爸爸沟通,感觉爸爸比较能理解我,但是让我难过的是,爸爸工作太忙了,见他都费劲。我早上起来的他可能就已经上班去了,晚上我睡的时候,他还没回来。我最烦的是我妈,感觉跟我妈根本没法沟通,但是可悲的是,我妈妈有的是时间,天天跟我在一起,每次她的想法明明是错的,还得逼迫着你接受她的想法,如果不接受,她肯定会跟你“死磕”到底,所以每天都整的你的心很郁闷。
有的孩子说:我的父母尤其是我的妈妈特别爱说“风凉话”,其实考试考不好,学习计划没有按时完成,自己心里也不是很舒服,与其说风凉话对你冷嘲热讽,不如去激励鼓励我继续努力。我超级烦我妈妈这点。
有的孩子说:我的父母根本就不管我,安全散养式。有时候我希望他们多管管我。有时候又觉得这样也挺好。
有的孩子说:我假期从来不出门,一个假期都呆在家里。在家里只要少说话,与父母基本上不会起冲突。
有的孩子说:我是青春期我爸妈是更年期。起冲突的时候尽量压住我自己的火。如果实在压不住,也没办法,就得干一场。
有的孩子说:我很喜欢跟爸爸在一起,因为他能跟我谈论很多时事政治,国家大事。而我的妈妈,我觉得他更像我的知己,我愿意跟她聊天。
在我们谈论了这个话题之后,我让孩子们去计划他们假期的规划。
我发现,但凡家庭氛围和谐的,孩子在制定假期规划的时候都是非常平静的去安排自己的假期生活。比如说。半天上辅导班,半天写作业,半天运动。他们完全没有任何的焦虑和压力感。而是带着一种放松的心情去面对假期生活,甚至他们会安排上做些什么样的家务来替父母分担。他们更懂得感恩和体谅父母。
但是对于严厉型的家庭来说,这些孩子在做假期安排的时候更多的不是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情况,而是去思考,怎样做才能让父母们满意。
对于简单粗暴型的家庭来说,也就是说经常很容易跟孩子起冲突,这样的家庭的孩子,我们会发现,他们没有一个完整的学习计划,他们给出的答案是走一步算一步,能学则学,不能学也没办法,如果真的学不了,没有按照计划来做,也不是他们的原因而是父母的原因。
对于散养型的家庭来说,这样家庭的孩子他们感觉已经习惯了这种被散养的方式。不管是假期中的学习,还是生活都得需要靠自己。这些孩子没有那么强烈的逆反心理,虽然她们的内心也渴望得到爱和温暖,但是当他们无法去决定父母对他们的陪伴时间的时候,他们只能选择接纳当下的生活。这些孩子他们在学习上可能会出现自律性比较差。
通过孩子们的反馈,通过跟孩子们的沟通,我们会看到不同的家庭环境,不同的养育方式,会教育出不同类型的孩子。根据孩子们所说的我总结出的四种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即和谐型家庭、散养式家庭、严厉型家庭、简单粗暴式家庭。从这四种不同的家庭类型上来看,对孩子最好的是和谐型家庭,其次是散养式家庭,最后是严厉型家庭和简单粗暴式家庭。所以我们说如果不能够。所以我们说如果父母不能够有效地教养孩子,还不如不管教。育儿先育己,我们会发现那些在生活和学习中动力十足,底气满满的孩子,大部分都出自和谐型家庭的孩子。那些在生活和学习中容易叛逆和出现偏差行为的孩子,往往背后站着一个严厉型或是简单粗暴型的家庭。社会上有太多的人去关注或者是教育孩子假期要好好的跟父母沟通,但是却很少去关注父母,应该去学习,在假期中如何去陪伴孩子,如何与孩子能够和谐的度过这个假期。社会都去关注。我们身边的问题孩子,其实我们应该去关注一下我们身边的问题家长,家长们是时候多学习多成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