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与儿童互动,促进游戏发展
本章关注的焦点是教师的行为,重在探讨哪些教育手段可以提升儿童的游戏水平。教师有多种组合教育行为的方式,采用哪种方式取决于他们对个体儿童的了解,特定时期的教育目标以及儿童对其干预的反应。
案例:扔玩具熊
一、有目的地教学
目的意识和游戏室相伴相随的。
反思性的教学实践:观察、反思、制定计划和实施计划,这是一个持续的行为周期。
《0~8岁幼儿教育方案的发展适宜性实践》:P58~59
*认可儿童的行为和语言。
*鼓励他们的努力。
*给予具体的反馈。
*为儿童提供榜样,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态度、学会解决问题以及和他人相处。
*给儿童展示正确的做法。
*创造或增加挑战。
*提出引发儿童思考的问题。
*提供帮助。
*提供信息。
*提供指示。
二、如何引发游戏
A
没有参与任何活动的儿童:教师可以询问他想要做什么。如果他没有任何资金的想法,教师可以提出建议或者把他带到一个已经开始的游戏场景中,教他如何使用语言与其他儿童进行社会交往融入游戏,并且向他示范游戏材料可以怎么玩。
B
混乱或者简单的游戏:教师可以建议儿童换一个游戏主题。当儿童对一个建议反应积极时,教师需要帮助提供必要的材料和设置游戏场景。
C
新的材料和想法如何介绍给儿童,案例:飞机。
三、知道何时介入和退出
案例:飞机(续)
对有效的教师而言,介入和退出儿童游戏的过程,是一个要认真对待的过程。这个过程很像和舞伴共舞,一个领舞,另一个跟随。
看到以下情形,可能有助于教师把握介入游戏的时机:
*儿童一次次地重复某些行为。
*儿童在协商角色和职责时变得沮丧起来。
*儿童陆续离开当前的游戏区,越来越少的儿童留下继续游戏。
顺应儿童的游戏脚本,他们则更有可能成功地介入儿童的游戏。甚至当老师因为安全问题介入游戏时,也可以使用儿童在游戏当中的语言去给他们一个友好的提醒,让他们安全地使用游戏材料。
老师介入的方式要有助于保持儿童的参与度、有助于解决已经出现的问题以及有助于吸引儿童回到游戏中来。(这一点,可以作为我们观察教师在游戏中指导能力的一个指标)
何时退出游戏也很重要。以下的信号可以表明,是时候可以退出游戏了:
*在创造游戏情境时,儿童表现得消极被动,而不是积极主动。
*儿童的声音变大、要求变多,并且越来越失控。
*儿童忽视教师的建议,继续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情。
*儿童离开了游戏区。
案例:户外游戏玩沙
教师需要铭记在心的是:我们的目标是尽可能地让儿童主导游戏。“当你有意识地参与其中,想要提升儿童的认知技能、与同伴互动的能力或是角色扮演的能力时,你需要为他们的学习提供支架,这样他们才能得到最佳的发展。一旦儿童达到那个发展水平,成人就要退出游戏,让儿童自己玩。”成人的支持应该是适度的,能让儿童不依赖于成人事无巨细的指导而自己进行游戏,不让儿童在游戏中扮演消极、被动的角色,这样的游戏才会更有价值。
四、通过及时干预来维持游戏
在不中断或不主导游戏的前提下,教师怎样才能知道何时是介入游戏并提问或做出评论的最佳时机呢?
*观察和倾听儿童的游戏过程
*以做一些评论开始,评论的内容是认可或鼓励儿童正在进行的活动。
*如果儿童没有理会教师的评论,教师可以再多观察一会儿;如果儿童有所回应,则意味着教师受到了他们的邀请,可以带着一两个问题进入游戏了。
教师不要问封闭性的问题,如一共有几个?这是什么颜色?这是什么形状?
开放性的问题是不错的选择:
*你觉得如果你……会发生什么事情?
*给我讲讲你搭建的东西或者你的创造。
*你正在屋子(医院、餐馆)里干什么呢?
*接下来,屋子(医院、餐馆)里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你还需要别的什么东西来搭建这个作品吗?
*关于这个问题的解决,你有什么想法?
教师做出何种评论可以继续而非中断儿童的游戏呢?鼓励性质的评论以及认可儿童游戏的评论可以使得游戏持续发展,而赞美和表扬则不能。不要说“做得好”或者“你装扮起来真可爱”,应该说“哇,你搭的这座桥用了很多积木”或者“我看你戴了一顶帽子,还穿了高跟鞋”。紧接着,教师可以问一些引发儿童思考的问题,比如:“你搭的桥还需要添加点什么吗?是否需要更多的支撑?”又如“你们装扮成这样,准备模仿谁呢?要去什么地方?干什么?”
将鼓励性评论和开放性问题相结合,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保持儿童的游戏参与度而不是打断游戏。
五、训练和指导游戏者
有些儿童需要教师一直在旁边充当游戏伙伴、进行示范、在游戏过程中与之讨论,才能不进入混乱和简单的游戏状态。对于有行为问题或缺乏社交技巧的儿童来说,教师扮演他们的游戏伙伴将对其大有助益。
教师为儿童示范如何以不同的方式使用游戏材料,并用语言来描述思考的过程,将有助于儿童游戏复杂程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