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学家欲利用基因突变创造抗盐碱水稻品种

标签:
安倍转基因基因突变粒子加速器水稻杂谈 |
分类: 天下汇 |
http://s16/middle/698c1393gbfa5670c88af&690
辐射稻米
那些对“基因改造”食物嗤之以鼻的人很少想到,其实所有的农作物都是经过基因改造的。野生品种和某些人类食用的庄稼之间的差别即在于,后者经过了多次选择培育:人们多年来选择具有基因突变的植株令其杂交,使之生长出更饱满的种子、更甘美的果实或其他人们希望其具有的品质。
而且当今之世,基因突变已不复“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而是人们有意诱发的结果,其通常手段是将种子暴露于辐射之下。而这正是位于东京郊外琦玉县的粒子加速器莱肯尼什纳科学中心(Riken
安倍博士计划通过这些基因突变创造抗盐碱的水稻品种。她过去已经有过几次尝试,但最终产出的大米味道不佳。去年3月的日本地震引发了海啸,海水几乎淹没了2万4千英亩良田,这让她产生了开展这一工作的想法。抗盐碱的水稻品种能让该国受海啸摧残最严重的官城县及其邻近地区的稻田重新焕发青春,但其意义还远不止此。全世界约三分之一的稻田存在盐碱问题;盐碱化稻田的稻米产量可能只有对应的无盐碱稻田产量的一半。
为了诱导基因突变,安倍博士在用碳离子轰击正在发芽的种子30秒;然后她将其种入官城县的稻田。在碳离子轰击过的600粒种子中有250粒长势喜人,本身结出了健康的种子。
这一项目的下一阶段将在本月继续,即取用每一成功植株上的50颗种子重复上述过程。然后他们会将由此得到的物种分类,选择其中的最佳物种——即最不畏官城县稻田的盐碱性土壤的稻米——杂交,从而集中研究者希望得到的基因突变,使之生成可再生产的水稻品种系列。
安倍博士希望他们这次能够培育出可以产生后代的抗盐碱水稻品种,并在四年之内投放市场。如果运气好的话,这些大米吃起来味道也会不错。
来源:经济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