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艾”得坚强--我们有能力活在大家中间(三农直通车艾滋专题)

(2011-12-02 11:54:57)
标签:

艾滋病患者

艾滋

aids

病毒hiv

艾滋病群体

分类: 自耕地

   

http://s5/middle/698c1393gb314c17ccd04&690

    导读: 12月1日是第24个世界艾滋病日。中国有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约78万人。在中国,艾滋病病人免受伤害的权利没有得到充分尊重。与74万艾滋病毒感染者相比,13亿国人中绝大多数的态度可能才是决定性的。

 

艾滋病人本该享有常人所有的一切权利

“我不需要特殊照顾,我们有能力工作,只希望被平等对待"

http://s6/middle/698c1393gb314d2bd1d95&690

    当安徽青年小吴报考教师职位因艾滋病检测呈阳性被拒录后,他选择将招聘单位告上了法庭,成为“反艾滋就业歧视”第一人。法律并未禁止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参加工作,但小吴和他身后的中国74万艾滋病患者,却在遭受来自法律之外的歧视。在接受网易新闻采访时,作为为数不多敢于站出来直面歧视的小吴表示,选择打官司是为了生存的“本能抗争”,只是为了被平等地对待。他表示,防治艾滋病最大的困难就是人们始终都把它联系到道德的层面上,什么“洁身自好、远离艾滋”,“是大错特错”。

                     详情介绍: “我不需要特殊照顾,我们有能力工作,只希望被平等对待"

艾滋病被忽视的真相

                     http://s6/middle/698c1393gb314eb5d0ce5&690

艾滋病不是性病

    面对艾滋病最可怕的是无知。现在说起艾滋病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这种病是"性病"、"脏病",其实,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由一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导致的。患者不是死于艾滋病本身,而是它引发的感染与肿瘤。艾滋病感染者初期并无表现,不至于瘦弱如柴全身溃烂。但由于长期以来官方及民间组织对艾滋病的不当宣传和过分夸大,外界普遍对艾滋病存在偏见与误解。对那些被忽视的艾滋病真相,我们有理由了解更多。

详情介绍:艾滋病不是性病

与艾滋病人日常接触不会被传染

 http://s9/middle/698c1393gb314f7202248&690

    艾滋病被发现至今已近30年。随着医学界对HIV病毒和艾滋病研究的不断深入,艾滋病患者已经可以在服药控制得当的情况下维持数十年的正常生活——在这一点上它与心脏病、糖尿病等没有区别。事实上,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是性、输血以及母婴传播,但跟艾滋病人公用泳池、共餐、拥抱与握手这些基本的社会行为并不会感染。与艾滋病人共同生活是安全的。

详情介绍:与艾滋病人日常接触不会被传染

艾滋病防治正提高健康期限

http://s15/middle/698c1393gb314ffcede0e&690

    在艾滋病面前,全世界的政治家、政策制定者、宗教领袖和公众一样,多少都对它产生过误解,而清除误解的工作至今依然没有完成。国际艾滋病协会负责人略有悲观的估计说,也许HIV和艾滋病可能永远无法从人类中消失。但越是如此,越应当激起大众对它的正视,越应当保护弱势群体的权利和健康。

详情介绍:艾滋病防治正提高健康期限

平等相待是人类尊严

隔离阻止不了艾滋

http://s7/middle/698c1393gb315104ad496&690

    科学研究已经表明,艾滋病传播途径十分有限,并不是像一些烈性传染病那样可怕,隔离治疗实无必要,也不利于艾滋病患者的身心健康。但目前中国却把艾滋病列为乙类传染病。规定医疗防疫机构在发现艾滋病病人时隔离治疗。拒绝隔离治疗由公交部门采取强制隔离措施。这样的严厉要求一定程度上渲染了艾滋病感染者的危险性,直接地从法律制度上营造出一种歧视艾滋病人的氛围。在一些法律明文规定“隔离治疗”的推动下,甚至在社会上出现了将所有病毒携带者都隔离在社会之外的主张。

详情介绍:隔离阻止不了艾滋

平等对待艾滋病人

http://s4/middle/698c1393g784ee922d8e3&690

    自艾滋病于1986年首次在中国出现以来,感染艾滋病毒的中国人多年来一直遭受政府和公众的歧视。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当众拥抱中国艾滋病患者宋鹏飞,让所有与会者都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掌声经久不息。但被拥抱后,宋鹏飞在中国面对的依然是坚冰一样的歧视。保障艾滋病人的权利,不只是良好的医疗条件,更是将他们视为普通人,保护他们作为普通人所拥有的一切权利。

详情介绍:平等对待艾滋病人

真正的公共利益要求尊重每个人的固有尊严

http://s15/middle/698c1393gb3152447c93e&690

    对于艾滋病群体来说,每天活在异样的目光、不加掩饰的拒斥甚至制度性歧视下,这也许是比死亡阴影更令人难以忍受的无边和无望的铁幕。实现零歧视,政府的责任不可推卸。对于艾滋病群体来说,首先需要确保的就是不遭到制度性歧视。他们的所有正当权益需要得到更加悉心的呵护,他们需要活下去,而且要带着希望、有尊严地活下去。他们不应被以任何的形式抛弃。

详情介绍:真正的公共利益要求尊重每个人的固有尊严

 

精彩推荐:向“零艾滋”迈进考验你我的良心
广东3岁半“艾滋儿童”的特殊生活

当艾滋病蔓延

 

辽宁艾滋孤儿一个人的学校(图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