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07日
(2023-10-07 19:13:36)寒
正念所能牵扯断,佛龛悬启紫薇天。
欲瞻境界崂山道,满载禅意顿悟参。
归瀚随缘星宿远,冰轮寒露月明圆。
空闻秋籁无常梦,物色斑斓姹紫嫣。
感:古代死囚的断头饭中,为何总放着一块生肉?可别小瞧它,别有用处。
“断头饭”一名,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国。当时楚国刚刚平定了若敖氏的叛乱,楚庄王欲拉拢人心,展现仁德之风,于是下令:“每人均以饱食。”这意味着即将处决的囚犯,也能享用最后一餐丰盛的饭菜。
在古代,人们普遍相信人死后魂魄还会存在,会前往地府接受审判。其中最可怕的是孟婆将魂魄调制成汤的传说,据说喝下孟婆汤就会丧失前生记忆。
为了避开孟婆汤,死刑犯们必须躲过地府里一条恶犬,这条恶犬专吞噬犯下罪孽之人的灵魂,让其永世不得超生。所以狱卒会在死囚的“断头饭”中放一块生肉,目的是引开这条恶犬的注意力。当恶犬忙着撕咬生肉时,死囚的魂魄就能逃过一劫,不至于灵魂散失、永世不得转生。
生肉的这一妙用,虽然纯属迷信,但却体现了古人希望死者能来世投胎的美好心愿。放生肉成为“断头饭”中必不可少的一员,也有着人们对灵魂升华的期盼。
面对最后一夜,年轻力壮的男囚会提出想喝最后一口烈酒,老去的女囚会要求再次梳洗打扮。他们 从容赴死,都想用最体面最舒适的状态离开人世。
“断头饭”见证了中国古代对生死命运的种种想象,凝结了一个时代的死生观念。那就是对生命的最后敬畏,这份敬畏值得每个活着的生命敬畏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