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04日
(2023-02-04 12:41:55)立
无醉痴绝觉醒梦,前生修世苦穷谣。
人行苍海云涯镜,一叶舟江出没潮。
俗道晓诗圆月好,品尝月饼味知糕。
寄情山水收一院,犹待春秋花季朝。
感:两首充满哲理的禅诗,寻梅雪暖,写透人生。一花一世界,那花里的世界是否也一样,有喜怒哀乐?
红尘中人,或许参不透佛理,诗佛王维那些空灵之作,为何会经久不衰?曾几何时有人问“为何王维能在朝堂和山水诗人间,来回转身?”或许是因为他心静。
闹市填词,能守得住心中徐徐凉风。一首踏雪寻梅,一首烧火取暖,写透人生的欣喜与淡然。
《悟道诗》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此诗初在宋人罗大经的《鹤林玉露》,是宋代的一个尼姑。
有的诗,看它一眼,就会被吸引,妙不可言。生命里有多少风景,会出现得如此令人欣喜呢?辛弃疾的回答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陆游的回答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白居易的回答是: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或许,这正是岁月给人们最好的期待,不是吗?
《焰里寒冰结》
“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
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
又是一首值得一读再读的禅诗,作者为唐代高僧本寂,一个嬉笑怒骂皆可成诗的牛人。在一个寒冬,修行于慧林寺的他为了御寒,便取来个木佛来烧火取暖。
最终,本寂也成为了一代高僧,曹洞宗的创建人之一。苏轼就此曾说:“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一花一世界博览,两眼两极南北观。
自唐代以来,禅诗广泛存在于诗坛,而且往往水平很高。每每有所感悟时,便用禅诗来表达心境。这类作品,就是广意上的禅诗。与一般的作品比,它们往往多了一分空灵之美,少了一分功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