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9日
(2022-12-19 11:52:32)千古谜案六百年
风云起卧虎平川,赤血残阳红半天。
龙跃腾飞潜碧海,艾薰烟柱欲飘仙。
若随甘草钟馗剑,腊月梅花冰雪缘。
他日凌霄螭吻望,有朝血染星球蓝。
感:“明初三大案”,最让史学家关注的是朱允炆在登基以后与他叔叔朱棣之间发生的“靖难之役”。年少的朱允炆亲自给朱棣颁发了一道“护身符”,那就是他对出征的将领规定不允许伤害朱棣,免得自己被后世指责杀害自己的叔叔。正是因为这道“护身符”让朱棣多次在战败以后积蓄力量反败为胜。
事后,无论是当时的明朝文人还是现在的专家学者都认为朱允炆并没有葬身火海,而是随后走上了他爷爷朱元璋的老路前往寺庙当和尚。
一位服侍过朱元璋的老太监跪在朱允炆面前说道:“皇上,太祖生前曾经为后世留下一个密匣,让遇到危险时再打开。”
朱允炆急忙打开密匣发现里面只放着一件袈裟和一本度牒以及一把剃度刀,在袈裟下面还藏着一封信。上面说,当后世子孙遇到危难时,就剃发假扮成和尚从密道逃出。为了掩护皇上逃跑,皇后一把火将皇宫点燃,选择自焚,而朱棣发现的那具尸体就是朱允炆的皇后。
更多的疑惑说法,朱允炆逃到福建以后便乘船逃往南洋,朱棣便让郑和率领船队以宣传大明国威的形式寻找建文帝。
注:千古谜案,六百年后谜题解开。
福建宁德的一处村庄的施工现场内,挖掘出一座明朝时期的古墓。在舍利塔上清楚地写着这座墓主人的名号——沧海珠禅师。经过多方考证考古人员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墓主人极有可能是消失六百多年的建文帝朱允炆。
首先第一条证据是舍利塔上的碑文:“圆明大师第三代沧海珠禅师”,圆明大师可以看成明朝圆满的意思。而第三代则是朱元璋的第三辈子孙,这就与朱允炆的辈分相同。第二条则是墓中的装饰中有两条闭嘴龙,而且墓室的规格和朝向符合明朝帝陵建制。其次古墓发现的地方有不少姓郑的人家,而与建文帝一起消失的则是跟随他多年的大臣郑洽。种种迹象都仿佛在告诉我们这座墓的主人是建文帝朱允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