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斧正”一词的由来

(2011-05-09 10:52:09)
标签:

《庄子》

春秋时代

文章、诗词

杂谈

分类: 文学常识

      “斧正”是人们请他人修改自己的文章时用的谦词。

    “斧正”一词是根据《庄子》里的一则小故事引申出来的。据《庄子.徐无鬼》记载,春秋时代,楚国郢都(今湖北省江陵县)有一个人鼻尖上粘上了一块白土,怎么揩也揩不掉,于是他请一个石匠帮忙。石匠左右端详了一会儿,便叫那人站好了不要乱动,然后举起手中的斧头,飞快地从那人的鼻尖上劈过,人没伤着一点,鼻尖上粘的白土却被削掉了。

     这个故事后来被引申为“斧正”一词,意思是自己的文章、诗词有毛病,请别人帮助修改。因为那个石匠是郢人,而古时“正”与“政”通手,故“斧正”也被写为“斧政”、“郢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母亲的盲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