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冯玉祥懂得士兵,也善于练兵,却不擅用将,真的是这样吗?

标签:
历史文化 |
分类: 中原大战(节选) |
http://p3.pstatp.com/large/438c0001a5c28767d464
(韩复榘)
韩复榘是冯玉祥当混成旅旅长时的营长。那时冯部下有中下级军官十三人,除了韩复榘外,比较知名的还是刘汝明、孙连仲、孙良诚、石友三等。这十三人都是军中的活跃分子,遇到有事,常常越过本方长官而直接找冯,冯也喜欢直接指挥他们,以便更好地控制最基层的部队。因此之故,十三人在冯面前灸手可热,被冯视为嫡系亲信,时称“十三太保”。
韩复榘等“十三太保”由士兵而升军官,由中低级军官而升至高级将领,以后大多显山露水,甚至成为一方诸侯,都与冯玉祥擅长练兵和能够不拘一格地挑拔将才有关。
冯玉祥很懂得士兵的心理。他的挎包里常带着剃头刀、剪刀、修脚刀,到军营查访时,看到士兵中有头发长得长的,便立刻找来脸盆盛好水,亲自给士兵剃头洗头。他还会让士兵脱掉鞋袜,看脚指甲是否长了,长的话也亲自予以修剪。
一传十,十传百,冯玉祥关心士卒的名声便由此建立起来。但凡他到部队驻地视察,当地市容和军队焕然一新,街上溜达的零星军人也随之减少,甚至于因公外出的官兵都穿得整整齐齐。
http://p3.pstatp.com/large/439100001d115fcabe65
(电视连续剧《铁在烧》)
如果说练兵是冯的特长,那么用将则是冯的软胁。有冯玉祥的老部下评论他对部将的态度:“冯先生出身寒微,以‘战将’脱颖而出,故始终于能战之将,爱之而不重之,视之如匹夫焉。”
“匹夫”就是冯玉祥对部将的定位。对这些“匹夫”所提意见,哪怕是正确的建议,他往往都不屑一顿,以“不懂事”、“小孩子见解”等等大家长的客气加以斥责。
北伐前一段时间,韩复榘的部队一直没能拿到薪饷。冯玉祥承诺北伐成功后便予以补发,北伐结束,韩复榘想起了这件事,就写了封信让人带给冯玉祥。信上说:“几年来,大家生活都够苦的,高级将领们都是老先生(冯玉祥)一手培育的,虽然没有什么闲话,而许多下级官兵,都随总司令(冯玉祥)不久,长此不发饷,恐怕不好维持,请求总司令补发一下欠饷。”
冯玉祥看过之后,顿时脸色通红,把信一摔,大声对信使说:“你们一共有多少人,发给你们的钱还少吗?”
http://p1.pstatp.com/large/438e0001af2b08abaab1
(电视连续剧《铁在烧》)
冯玉祥所说的钱是他发给韩复榘的“维持费”,而韩复榘信里讲的却是以前欠发的薪饷,并不是一回事。北伐后,冯玉祥拥有了更多的地盘,也就相应有了更多的钱,但他手里一有钱,便拿去扩充军队,自然不可能再补发欠饷。
面对冯玉祥的蛮横无理,信使除了连声答应“是,是”,不敢有任何反驳。回去之后,他也不敢说出冯玉祥发火的事,只能报告韩复榘:“总司令说,目前经济困难,补发欠饷一时不易办到。”
(节选自关河五十州《中原大战》)
实体书《中原大战》已出版上市。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