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抗日战神薛岳以天炉战法扬名,可为什么后来这一神奇战术却失效了

(2017-09-18 09:28:47)
标签:

军事

历史

文化

分类: 虎部队(节选)

http://p1.pstatp.com/large/2c420003965e8dfa9496

(电视连续剧《长沙保卫战》,薛岳)

在豫湘桂会战中,薛岳用以迎战横山勇的战术与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无异,仍然是“后退决战”与“争取外线”相结合,他还给这一战术冠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天炉战法”。

但是日军经过研究,其实早就已经能够有效地破解“天炉战法”。其核心的一条经验,就是改变过去惯用的孤军深入手段,在加厚兵力的基础上,将战斗力较强的骨干兵团部署在两翼进行掩护,以粉碎中国军队赖以侧击的据点。与此同时,正面除部署一线部队外,另外控制二线部队,以保持对大纵深的突击能力。

往前面看,浙赣会战可以被看成是“反天炉战法”的第一次有效使用,尔后到了常德会战,“天炉战法”已经明显力不从心,即便七十四军主力和第十军被保持在日军包围部队的侧面,亦难以通过侧击对日军形成反包围。

中国军方的智囊不是没有先见之明,赵子立等人在第三次长沙会战后就指出,“不能用一个死架子来打人”,否则难以取胜。

http://p3.pstatp.com/large/2eba00012e227106f305

(电视连续剧《长沙保卫战》)

要想取胜,唯一的办法就是继续延长纵深度,同时集结足够的决战兵力。赵子立的设想是改在衡阳,而不是长沙与日军决战,在此期间,除使用第九战区的全力外,第三、第四、第六、第七战区的大部或有力一部也要调到衡阳与敌决战。

然而薛岳为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所陶醉,仍决定照搬照套“天炉战法”。当然,即便他能采纳赵子立的建议,以各战区的现实状况,恐怕也难以集结出赵子立想要的那么多兵力——能调可以调的大多调到云南去了,大家自顾不暇,守自己战区都够呛。

机动兵力没有那么多,不过军委会还是做了努力,尽可能从其它战区抽调部队进行增援。

此前史迪威曾多次指定要将第七十四军调至云南和缅北的密支那,并答应予以空投补给,但都被中方坚决地予以拒绝。也幸亏没有同意将第七十四军调走,否则在这节骨眼上,到哪里去找这样一支可靠的机动部队呢?

会战开始后,七十四军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湘江北岸掩护第九战区侧翼,同时对南犯的第四十师团展开侧击。

六月五日拂晓,七十四军五十一师出动部分兵力,猛攻第四十师团一部所驻扎的酉港镇。战至下午五点,日军溃败,五十一师占据酉港,毙敌一百三十多人。此后几天,五十一师、五十八师多次与敌接战,双方均伤亡惨重,第四十师团的南进行动也因此受到了很大干扰。

http://p9.pstatp.com/large/2eba0001306c8c1cc3ba

(电视连续剧《长沙保卫战》)

以湘江划界,第十一军主力在湘江南岸,第四十师团是在北岸配合主力的唯一一个战略兵团。在南进过程中,他们必须时刻提防来自右翼常德方向的七十四军的进攻,这令该师团很伤脑筋。

想当初,常德会战结束时,畑俊六曾指示横山勇不要撤出常德,他所顾虑的正是这一问题,但横山勇不听劝,到了这时候也只好自作自受了。

(节选自关河五十州《虎部队》)

实体书《虎部队》已出版上市。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