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寸河山一寸血(895)

(2012-04-05 07:36:44)
标签:

密支那

一寸河山一寸血

文化

分类: 一寸河山一寸血

 一寸河山一寸血(895)
           参加密支那战役的英美特遣部队

 

 

 

“眼镜王蛇”行动虽然使中美军队部分绕过城外防守,可是城内连边还没碰着,正是调动降落机场的后续部队,乘胜追击的时候。

偏偏美军前线指挥官在关键时候犯了大错,对军队的使用,不仅不集中,反而分散,结果造成攻击不利。

就这么一愣神的工夫,密支那就不好打了。

起初防守密支那的日军只有1千,一周之内,增加到3千,第2周又增加到5千。

这些日军明知没有退路,一个个都到了歇斯底里的状态,他们要像在太平洋岛屿上一样,利用密支地的坚固工事进行“玉碎防守”。

说是半个月,两个月都没能拿下密支那。

奇袭变成了拔河,这当然不是史迪威所乐意看到的。

在史迪威心目中,美军最可靠,英军次之,中国军队只能排在末尾,想来,密支那久攻不下,可能还是驻印军不中用之故,于是他便把英美军派了上去。

一打之后,老头大跌眼镜。

美军哗哗地往后退,根本不听命令,英军参加密支那战役的还是突击队,看上去却更饭桶,几乎是扔了枪就跑,没有一点肯“突击”的样子。与此相反的是中国军队,冲锋号一响,无不往前猛冲,无论官兵。

史迪威为此沮丧地在日记中写道:连美国人都不中用了,真难以置信。

让他烦心不已的是,兵不行,官也有问题。

担任前线指挥官的美国将军似乎都不会打仗,一而再,再而三地陷入分割使用兵力的错误,在指挥水平上令史迪威自己都看不下去。

一连更换三任,仍然如此。

这时候他才想起了那些起初不被信任的中国军官。

从野人山战役一路过来,史迪威见识过孙立人和廖耀湘在战场上的手段,他们的水平毫无疑问要比被撤换的那三个美军指挥官高得多。

美国人就算心里有再多的傲慢和偏见,但在铁的事实面前,也不得不服。

7月6日,郑洞国来到密支那。此时孟拱河谷那边都快结束了,密支那这里却仍处在僵持状态,而史迪威对此也一筹莫展。

不能再这么拖着了,再拖下去,于战不利。

郑洞国虽然一直都被史迪威闲置在旁,然而这位富有经验的战将从没停止过对战场的观察和思考。

仗打不下去,出在两个结上,只有解开它们,才能取得进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