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大地(270)

标签:
江西萧振瀛老蒋老阎正面抗日战场文化 |
分类: 正面抗日战场2 |
那个不招人待见的老阎摆起一副臭脸,对29军下了逐客令。
当然,他如果公开这么做,还是有些难度。因为早先徐永昌临时当家的时候,这人还算是厚道,出于当年同室操戈之谊,已经答应29军可以驻留了。现在反悔,感觉上会很没面子。
不过这个难不倒老阎。他别的没有,鬼点子还多的是,其中一个就叫做:借刀杀人。
很快29军就接到老蒋发来的电报,说是要把部队调到江西战场上去。
接到电报,29军高层都炸了窝。
江西那是个大火坑啊。对地方部队来说,跟发配充军没什么两样。
当初19路军在参加淞沪战役前,就是这么被不情不愿地调到江西去的,除了损兵折将,什么好处也没捞到。要不是运气好,被调回京师,又正好赶上跟日本人作战,没准就要弄得“尔曹身与名俱灭”了。
共产党的部队(红军)战力了得,能征善战,在那个时候就是人尽皆知的事。跟红军作战,除了中央军属于职分所在,没有办法,几乎再没人愿意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了。
可是不愿意归不愿意,中央来的电令,看上去谁也没辙。
编制给你,饷银给你,你说不去打仗,难道想反叛不成?
但是29军有一个萧振瀛,他似乎什么时候都有办法。
中央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想起来要把我们从山西调走?
不用问,肯定是阎老西出的馊主意。
你让我们走,我们偏不走。
萧振瀛不找中央,不找老蒋,他去找东北军。
做这种事,得有帮手。萧振瀛的帮手,就是秦德纯。
秦德纯四处放风,说老阎回太原后要坐大了,根本不把东北军放在眼里,而且他还记着当年中原大战时东北军从背后捅他的一箭之仇,一个不留神,没准他会如法炮制,从背后反过来也捅你们一下。
少帅本来对老阎回到太原就心存疑虑,这一下更是又惊又怕。
这时候萧振瀛就找上门来,并且毛遂自荐,说29军愿意进驻晋东的榆次和阳泉,以扼制太原咽喉,如此,“阎之行动可予控制矣”。
有人肯帮我们挡子弹,这种好事谁不愿意。
少帅马上点了头:那就把你们调过去吧。
这边老阎为了“恭送”29军出晋,专门派了代表过来,指定线路,沿途还安排各县进行接待,什么大鱼大肉,甚至毛巾香皂应有尽有,就准备打发这帮人尽快离开,越早越好,越远越爽。
当着太原代表的面,萧振瀛对29军官兵讲话,让他们吃了喝了拿了以后,千万不能忘记“阎司令”的恩情,就是走到天涯海角“亦不能淡忘其意”。
太原代表很满意,走了。
第二天,29军忽然杀了一个回马枪。张自忠进驻阳泉,赵登禹占领榆次,冯治安、刘汝明则在附近遥相呼应。
此时,老阎却还坐在家里想美事呢,听到消息,腾地一下就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让他们滚蛋,怎么还离我更近了?!
一打听,明白了,真所谓强中更有强中手,着了一个叫萧振瀛的小子的道了。
转弯抹角不行,只能直来直去了。
老阎派人找到萧振瀛,明白着告诉他,这是山西的地界,其它部队不准任意驻扎。
萧振瀛的回答是:山西是我们中国的领土,我们是中国的部队,所以愿意驻哪里就可以驻哪里。
听上去正气昂然,其实也蛮有点耍赖的味道在里面。
中国地方这么大,哪里不好去,你们怎么就愿意驻我们这地儿。
可是在下无寸土,上无片瓦的情况下,不耍赖皮,还能有什么其它更好的应对办法?
老阎自以为脸皮已经很厚了,没想到有人比他还要强,一时也被堵得说不出话来。
他急忙给张学良打报告,可人家愣没搭理他,这才知道29军的行动,竟然就是张学良默许的。
再到老蒋那里告御状。老蒋却再也不提让29军南下的事了。原因是萧振瀛已经提前给老蒋送去了“独家解释”,说是29军如果留驻不走,可以起到稳定华北,牵制晋奉的作用。
多贴心的一个解释啊,老蒋没有理由反对,再看张学良本人也没有要调29军南下的意思,也就做罢了。
留驻晋东,为29军后来走上成功之路创造了条件。倘若当初他们被调往江西,就完全可能是另外一种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