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正面抗日战场(423)

(2011-06-27 19:24:53)
标签:

孙兰峰

百灵庙

关东军

正面抗日战场

文化

分类: 一寸河山一寸血

正面抗日战场(423)
       百灵庙大捷纪念品

 

 

军长都下了这么大的决心,孙兰峰也就豁了出去,他把家底都搬出来了。

要攻坚,还得用炮。

这次带来的炮,除了捷克造的12门山炮外,另有瑞士造的小炮8门,一共20门,算得上是绥军能拿得出手的最好家当了。

火炮一字排开,直接向伪蒙军的轻重机枪掩体轰击。

射出去的炮弹不是一般炮弹,那是穿甲弹,钢甲都能打得穿,一个机枪掩体有什么了不起。

不消一刻工夫,掩体就被砸趴下了。

干灭了守军的主要火力点之后,孙兰峰令旗一摆,炮火接着延伸,朝向庙内固守之敌。

轮到“坦克部队”上了。

见掩体被打烂,绥军即将冲进来,伪蒙军急了,拼命封堵缺口,阻止“坦克”车队进入。

“汽车坦克”与真正的坦克当然是不能比的,驾驶员和汽车外沿部分都缺乏保护,这是它最致命的弱点。

第一辆“坦克”挨了一顿枪子,驾驶员当场阵亡。

第二辆“坦克”碰到的不是枪子,而是集束手榴弹,整辆汽车都被毁掉了,幸运的是,驾驶员只是受了伤,没有死。

这哥们真是好样儿的,竟然在受伤的情况下,还爬着钻进了第一辆“坦克”的驾驶室内。

油门一踩,冲!

伪军正瞪大眼睛,等待和寻找着后面那第三个倒霉蛋,哪里能想到早已“瘫痪”的汽车还能被人重新发动,并猛冲过来。

妈呀,快散了吧。

首例是不好轻易开的,此例一开,很快又跟着杀进来6辆“坦克”。

“坦克”步炮一齐上,孙兰峰这种一口气都不歇的“组合拳”,直把伪蒙军打得晕头转向,只得纷纷向庙内退去。

按照预守计划,百灵庙南面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一支骑兵团已悄悄地从北面绕了过来。

北面有什么,有飞机场,关键时候日本飞机能下来接人。

骑兵团占领飞机场后,马上将机场上的汽油库点着,轰的一声,草原的天空都被照亮了。

这场大火可把胜岛的脸都被给吓白了,后路都被人家断掉,这要是被打死或俘虏,以后还做屁的吹牛报告啊。

此时绥军的包围圈没有完全合拢,东北方向还有空隙,胜岛拉上骑7师师长穆克登宝,坐上汽车,夺路狂奔

孙兰峰远远看到,判断车里面可能坐着大官,就赶紧命人坐车去追。

本来是可能追上的,只可惜路上太滑,车又开得太快,结果最前面的汽车陷到沟里面去了,大家受了点伤不说,还造成后面汽车都被堵住,这才让胜岛侥幸逃得一命。

没了顶头上司,一帮伪军如同无头苍蝇,哪里还有招架之功,至此全线崩溃。

两个小时之后,晋绥军完全占领百灵庙。 

与红格尔图一样,百灵庙一役仍然胜在“闪击”二字。继王英之后,德王的精锐主力也一蹶不振了。

最可怜的是那个羽山,一直到百灵庙战役结束,他都还被蒙在鼓里,对于绥军出击的情况毫无所知,一片茫茫然。

傅作义不露一点声色的保密工作,彻底把这个归绥机关长给打败了。

百灵庙大捷来之不易,影响深远。

先前我们一直不出手,一直在忍耐,可是还要忍多久,已经没有人能忍得下去了。

突然有一天,一群草原英雄,一群寂寞高手突然出现在大家视野当中,他们俯仰天地,挽弓射雕。

我们终于出手了!

全国上下久被日人压迫之气得到极大宣泄,那情形如同是今天的观众,在电影院里看到霍元甲、陈真、叶问们跳上比武擂台,痛扁那些张狂的东瀛武士及其他们的走狗。

各界对傅作义和绥军的支持程度是空前的。群众捐款款项之多,甚至能帮绥军重新组建一个汽车兵团。

此情此景,令傅作义本人也感叹不已。在事后发表的声明中,再三称他看到了全国的人心,而只要这种人心不死,国家必能复兴,民族也必能自救。

这一战对日本的“北方工作”,特别是“内蒙工作”确实是沉重一击。百灵庙既失,等于拔掉了日伪军安插在绥北的一颗钉子,其向西延伸的侵略线被拦腰斩断。

战役结束的当天,老蒋十分兴奋,当即就发了电报,把挑事的责任都归到德王身上,然后劈头盖脸一通臭骂,说这位王爷“轻启战祸”,所以该着倒霉。现在知道了,真要打仗,你哪是人家老傅的对手啊。

至于百灵庙,那是绥远的地方,兄弟你早就该背上铺盖卷滚蛋了(“应遵前令,一律迁出”)。

德王吃了亏不敢多响,只好找关东军帮他说话。

这时的关东军司令官为“一二八”会战时的“陆军长老”植田谦吉大将,参谋长是转正后的板垣征四郎少将,一老一少也被傅作义的这几下子给弄懵了:没想到绥军出手这么快,没想到伪军这么不经打。

他们赶紧安抚德王,发表声明,说关东军对伪蒙军有“极大之关心”,现在弄到这步田地,我们一定会站出来帮小弟一把,“采取适当之处置”的。

南京外交部第二天就答复了,口气从未有过的强硬:打伪军没商量,不管背景如何,“自应予以痛剿”,因为这是任何主权国家“应有之行为”。

潜台词是你吓不倒我。

实际上当时关东军不光是吓,确实有过直接上阵,舞刀弄枪的意思。但是关东军要出兵入关,就必须请调令,而后者在参谋本部那里通不过。

石原当时虽只是一个小小的课长,可人家指导的是战争,告诉日本人应该怎么打仗。这位“天才”刚刚提出一个“先北后南论”,在陆军高层内部十分走红,大家正在学习贯彻兼领会精神呢。

关东军嚷嚷着要出兵,参谋本部的这些人把石原的文件拿来一对照,摇摇头,还是先不要轻举妄动的好。

看到关东军没有动静,老蒋来劲了。

此时汤恩伯第13军已集结绥远,空军也做了出战准备,按初步预计,至少可投入70架战斗机赴援。

傅作义如此快就解围红格尔图,收复百灵庙,再加上中央军的地空协同,商都、张北焉有不克之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