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抗日战场(404)

标签:
冯治安日本李致远宋哲元秦德纯正面抗日战场文化 |
分类: 一寸河山一寸血 |
刘汝明力量一般,张自忠若即若离,启用冯治安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想到松室策动的“华北自治”高潮再次陷于失败,华北的这些日本人正不知有多恼火,宋哲元决定请他们吃顿饭,以缓冲双方的紧张气氛。
当天的东道主一方,除了宋哲元这个“主公”以及“谋士”秦德纯外,排第三位的就是冯治安。
日本方面,为首的是松室孝良和天津驻屯军步兵旅团旅团长河边正三(陆大第27期)。
宴非好宴,虽然叫做中日联欢会,宋哲元和松室的开场白也都是你好我好的套话,但情形却渐渐有些不对劲了。
一个日本军官率先借酒装疯,跳到桌上咿咿唔唔地唱起了歌。
这家伙一做榜样,另外两个小军官也依葫芦画瓢,爬上桌子扯起了破嗓,旁若无人的神情,仿佛这里是他们自家的卡拉OK厅一般。
东方民族都是很讲礼仪的。礼在外面,理却在里面。主未言,客先动,那就叫不讲理。
面对属下的“不讲理”,坐在上首位的松室和河边都装作没看见,说都不说一声。
砸场子的来了。
旅长何基沣见状,也站到桌子上,放开喉咙高歌一曲:不怕死,不爱钱,丈夫决不受人怜!
中国军官都回过神来,立即报之以震天响的掌声和喝采,一下子把小鬼子的浪人小调给压了下去。
第一回合没占到便宜,马上又有日本军官登桌继续“放歌”。
中方走马换将,另外一个旅长李文田上。
不给你来清词慢调,咱来国粹——京剧。
这一嗓子吼起来不要紧,粗犷有力,让小鬼子听完了一身汗,跟蒸桑拿似的。
光唱歌玩不过,日本人就上两,一个唱歌,一个跳舞,想把场子给扳回来。
用不着“主公”示意,冯治安就悄悄地走到董升堂、李致远两个旅长的桌前,跟他们小声耳语了几句。
董李会意,双双起身站立,为众人表演拳法。
董升堂的拳术注重实战性,系29军中常见的博击术,硬弓硬马,直来直去,打得呼呼生风,而李致远的招式则偏重于观赏性,尽管不甚实用,却煞是好看。
他们这一上场,立即吸引了大家的眼光,一舞一唱那二位没人理踩了。
连着三个回合都没占到上风。日本军官们开始躁动起来,一个小子哗地一声拔出军刀。
现代版的“鸿门宴”开始进入了高潮。
《史记》中对相似的场景有一个精彩的说明:“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鬼子拿着把刀在酒席宴前挥来舞去,感觉自己很有型。
一人独舞岂不寂寞,我来也。
董升堂临时不知从哪里抄出一把大刀,也当着日本人的面横切竖劈起来。
这都不算什么。李致远让人专程送来柳叶刀一把,刷刷舞动。
柳叶刀是中国武术中的特色武器,状似柳叶,却寒光闪闪,杀气逼人,很快就把周围的日本军官都给震住,看傻了。
什么是真正的武术家,见识了吧。
日本军官们又妒又恨,便都围上来敬酒,要试李致远的酒量。
李致远武术好,酒量却不行,一喝就多。可是这种场合,不能给中国人丢脸。于是来者不拒,咕咕嘟嘟灌下去,觉得不行了,就跑到后面吐掉,吐完了再到前面喝。
武斗不行,日本人就想文攻。
东瀛历史就那么久,地方也就那么小,能有多少自己的传统文化,所以他们拿得出手的还是我们的汉字。
由于早有准备,有附庸风雅的就上来抖了两手鸟字,他们以为对方大多出自戎马,打拳舞刀在行,一笔字一定拿不出手。
孰料当天另有高人。
谁?
应邀出席的吴佩孚吴大帅。
吴佩孚是前清秀才,有名的“儒将”,他上来龙飞凤舞,一张满场惊艳的书法条幅就展现在众人眼前。
没话说了。
正面的拱不动,日本人就很自然地想到了他们的看家本领:玩阴的。
日本军官们借酒遮脸,竟然冲上前席,将宋哲元和秦德纯高高举起。
这帮孙子,狗急跳墙了。
29军的旅长们毫不相让,他们吆喝一声,也如法炮制 ,冲上来抓住河边,把他举了起来。
什么游戏最好玩,见过蹦床没?
河边就那样被抛起来,接住,然后再抛,要不是冯治安从旁劝阻,河边的那两根骨头都要被拆拆送人了。
受了罪,河边却还要打肿脸充胖子,连连说,这样的联欢形式好,“互相亲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