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烽火大地(155)

(2010-12-12 09:46:58)
标签:

王赓

徐志摩

陆小曼

正面抗日战场

文化

分类: 正面抗日战场2

 

这位受托兄弟是写诗的出身,又是在国外求的学,读的书,对他来说,情感冲破理智那是家常便饭,想挡也挡不住。脑子一发热,根本就不管什么“朋友妻,不可戏”,王赓前脚刚走,他后脚马上就“轻轻的来了”,一来二去,竟然跟王赓的老婆好上了。

说到这里,你大概已经明白了。我所说的诗人就是《再别康桥》的作者徐志摩,而王赓的前妻就是同样很出名的陆小曼。

徐诗人才高八斗,情商甚高,对很多老话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比如这一句: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他可能是这样理解的:大街上缺胳膊少腿的到处都是,不穿衣服上街的还很少能够看到。

黄磊版的《人间四月天》中,王赓在得知自己老婆和徐志摩有了一腿后,反应是气急败坏,对两人又威胁又恐吓,就差拔出枪来崩了这二位了。

其实这是拿通常中国男人的态度来想像和形容王赓。

出国留学的人,受什么教育就有什么样的想法。比如在日本士官系毕业的,肯定要求老婆要三从四德,至于自己娶几个妻,纳几个妾,那是另外一码事。而在美国留学的,耳熏目染的就是自由、平等、一夫一妻这些新潮东东,对很多事情比较想得开。

在这方面,王赓同学就是个典型。在得知徐诗人给自己戴了绿帽子后,他并没有暴跳如雷,而是用美国人的方式对事情进行了处理。在具体了解徐陆二人的真实意愿和想法后,他选择了与陆小曼离婚,以成全对方。临走时,他还留给徐志摩一句话:“请好好对待小曼,若对不起她,我不会饶过你的。”

徐陆结婚时,发了喜帖给他。王赓虽未参加婚宴(当然不会去),但仍然很绅士地送了贺礼。

坊间舆论对此感慨有加:王赓让妻,气度非凡,志摩娶媳,文德安在?

在下从来都佩服磊落豁达之人。王赓算一个。

应该说,王赓虽能称得上是半个文人,但并没有徐志摩那样不计后果的疯狂浪漫,同时他又是一个办事认真,不爱花天酒地的人,也就是说花花公子这个称号与他无缘,而他的前妻陆小曼却是个耐不住寂寞的交际花一样的女人,如果不是徐志摩,相信其他人也可能会乘虚而入。徐诗人后来就是经不住这女人折腾,为了多赚点银子供其挥霍,蹭了一架不要钱的飞机去北平上课,结果路上出了事,才误了卿卿性命。

正是:不要迷恋哥,哥也会冲动,不要羡慕姐,姐是非主流。

依王赓的个性,第一、二种版本可以首先予以排除,所谓“经常去舞厅跳舞”、“花钱如流水”,如果用在他的前妻身上倒是比较合适。

当年王赓既能看开一切,洒脱地选择走开,自不会与陆小曼再藕断丝连。

有人或许会说,当时徐志摩刚刚出事,作为前丈夫,去看望一下前妻也是有可能的。

此话对,也不对。“一二八”会战的时候,离徐志摩身亡已有两个多月的时间,王赓本人也一直随税警总团驻在上海,就是要看早也就看了,干嘛非要等到这个打仗的节骨眼。

况且,他被捕的地点离陆小曼居所甚远。

如此看来,第三个版本也多半是民间炒作,属于小报记者臆想出来的花边新闻。

那么,王赓为什么要去美国驻沪领事馆呢?

 

烽火大地(155)

陆小曼和徐志摩的人间四月天

 

 

PS:卓越上关于第二册的出版信息

http://www.amazon.cn/mn/detailApp/ref=sr_1_2?_encoding=UTF8&s=books&qid=1291789985&asin=B004F9PEYY&sr=8-2

 

烽火大地(15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