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烽火大地(147)

(2010-12-04 03:56:23)
标签:

19路军

守军

工事

步兵

正面抗日战场

文化

分类: 正面抗日战场2

 

转眼间,金泽师团已杀到眼前。

植田的计划眼看就要成功,他可以举杯庆贺生日了(日子不一定要那么准,主要是图个高兴)。可是这时候前线出现了两个意外。

一个意外,他严重低估了19路军将官随机应变的指挥能力和广仔们敢于拼命的狠劲。

一开始,植田的“钢铁三板斧”依旧有着如今大片中才有的效果,上有飞机炸,下有大炮轰,一阵又一阵弹雨飙过后,守军的工事已被砸得七零八落。

指挥作战的是第一次蕴藻浜大战中崭露头角的张炎。他见势不妙,非常聪明地选择了退避三舍——惹不起,我还躲得起。

反正工事都被炸掉了,再隐蔽在那后面就等于是一群二傻子。

张炎旅自动退后一里地,给日军炮弹和步兵腾出地方。

日军高兴了。打完炮,上步兵。

这套程序我们今后还将经常遇到。在我看来,这恐怕是世界上最乏味的战术了,连我们讲的人都觉得特没劲。

就算你有飞机大炮助阵,也可以玩点别的招呀。日本人之无趣和做事模式化,由此可见一斑。

步兵上来,大炮当然得收住一些,要不然就要打到自己人了。毕竟炮步兵不是海陆军的关系,不存在谁要故意给谁找别扭的事。

一看阵地上无人,日军目空一切的劲儿又上来了,他们认为刚才那顿炮弹准是把守军的胆都给吓破了。

事实上19路军都端着枪在工事后面蹲着呢。

日军的“钢铁攻势”领教多了,原驻防这里的第5军早就留了心眼,在这里布置出大纵深的防御阵地。

庙行前沿的工事那是一层又一层,没有最多只有更多。日本人反正炮弹多,那你就可着劲炸吧,炸完一层还有一层,到处都是我们的窝。

在日军步兵进入100米的有效射程范围后,埋伏在工事后面的守军一跃而出,步枪、机枪、手榴弹一齐上,把刚刚有了点感觉的日军打得措手不及。

植田一看不行,没别的办法,那就加量加价,增加兵力,增加炮弹,增加飞机,无论如何得把这局给扳回来。

与此同时,俞济时师的那个“黑户团”也正陷入苦战。

不过这个苦战的意思是双向的,守军苦,日军更苦。

一般来说,中日作战,死一个鬼子,都要陪上若干中国兵的性命,所不同的只是比例不一样而已。可是在攻击“黑户团”防守阵地时,这个比例却意外地倒了过来,日军伤亡人数竟然超过了守军人数!

要知道日本兵可一点不傻。他们的攻击方式在当年是很先进的。

第一,  不能出声。长官发令后,就要打枪的不要,悄悄地进村。

第二,  分散行动。电影上常见的一窝蜂往上冲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标准的欠揍举动。这种战术日军也是绝对不会采用的。

第三,  卧式射击。通常情况下,日军士兵都是一边匍匐前进,一边寻找机会鸣枪射击。

拥有了这样熟练的自我保护动作,就算你是防守的一方,要想扫倒他一大片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更何况,对面的大炮和头顶的飞机,都不会让你那么从容不迫地趴在阵地上练瞄准。

所以这支守军其实是很不简单的。

街头大妈忽然变成了超级猛男,这一点估计连大卫.科波菲尔来了都要感到惊讶,没准还要忍不住跑到幕后去看看里面究竟藏着什么秘密呢。

我不是魔术师,不靠这个混饭吃,所以完全可以告诉你奥妙所在。

我们在前面介绍中国守军的预备队时,曾提到过有一支“隐性预备队”。

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这确实称得上是一支非常神秘的部队,可谓来无踪、去无影,会战的时候突然出现,会战完了又突然消失。别说日军弄不清它的真实身份,连有些兄弟部队也觉得莫名其妙,不知道这究竟是何方神圣。

 

烽火大地(147)

                           正在观察和组织进攻的日本军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