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歌赛”天津选手获佳绩天视文艺频道全力搭建艺术平台

标签:
佳绩电视报人才湖北人张岩获 |
分类: 特别策划 |
天视:全力以赴搭建平台
本次青歌赛天津赛区的选拔起步早、着手快、动作大、范围广。天津电视台文艺频道集结优秀编播力量,全力承办天津赛区的选拔赛,历经初赛、复赛、决赛等阶段,最终,张岩、张原铭、刘妍分别作为美声、民族、流行三种唱法的前三甲脱颖而出,跻身全国120强,在央视总决赛的舞台上尽情绽放自己的光彩。
“天津电视台非常重视青歌赛,文艺频道专门派出一名副总监全程负责此项工作,协助并支持天津代表队赴京参赛。我们投入了人力、物力和心力,就是想为音乐爱好者搭建一个好的平台。天津曾经培育出了很多优秀的歌唱家,我们的声乐界也有很多优秀人才,作为电视人,我们希望借这次比赛去挖掘和培养出更多能为天津争光的选手,让他们圆梦,扩大天津在全国的影响。”天视文艺频道总监丁蓬告诉记者,青歌赛后,文艺频道还会在此基础上延续青歌赛影响,借助《当红不让》平台继续推出“青春之歌”主题赛季,举办“把爱唱出来”等活动,搭建更多更好的平台去服务大众。“我们也想借此告诉大家,这里有一群电视人用真心真意真情在付出,为助推天津音乐发展不遗余力地努力着。只要你有梦想,我们就为你提供展示平台。”
张岩:首次参赛一鸣惊人
如果说这次青歌赛上天津队杀出了一匹黑马,那无疑他就是张岩——本次大赛美声组第六名。
张岩出生在艺术世家,父母从事京剧事业,耳濡目染,年纪很小的时候,张岩就对一切与音乐有关的事物感兴趣。一次,电视里放现代戏《智取威虎山》,细心的张岩留意到传统伴奏声里还夹杂了另一种好听的音乐,洪亮又有气势。好奇心强的小张岩赶紧翻阅资料,最后搞清楚原来这种伴奏叫交响乐。自此,他开始对交响乐伴奏下的美声表演萌生了兴趣。还有一次,中央电视台刚好在播歌曲《我的太阳》,舞台中间一个穿黑色燕尾服的男人表情丰富、动作夸张、声音洪亮的演绎让张岩看得入迷。“哦?原来美声唱法听起来这么美,我能不能也学学呢?”抱着这样的心态,依靠不懈努力,张岩考入天津音乐学院,师从毛慧老师。
自2004年底至今,张岩学习了九年美声,对于为何今年才第一次报名参加青歌赛,张岩憨厚地笑了笑,“因为我之前一直不太认可自己的水平,我自己都不满意的作品是不会拿出来参加比赛的。”不巧的是,决赛第一场,张岩就开始感冒,声音状态极差。“嗓子不好严重影响到我的情绪,整个下午的彩排我对自己的发挥都很不满意,后来我跟领队龙吟凤老师和天津赛区选手阵营‘天津靓丽小分队’的队长王泽南进行了及时沟通,他们为我加油,给予了我很有帮助的指导意见。”
谈及在青歌赛中的收获,张岩话语中充满了感恩:“每次上场前我几乎形成了一个习惯,和龙老师在咖啡厅坐一会,看她给我录制的彩排视频,分析优缺点,然后再给王泽南打个电话,开几句玩笑。这样,晚上上场我才不那么紧张,表现往往也比较自信、松弛。我想,这样团结、温暖的氛围,也是我们最终能获得团体奖的原因之一吧。”
张原铭:青歌赛情结融入生活
张原铭自1998年开始学习音乐,2001年考入天津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毕业后进入天津艺术职业学院任教。除了爱打篮球,生活中的张原铭最离不开音乐,只要是出声的项目都喜欢,“我爱朗诵、配音、主持,第十四届青歌赛还专门找我去配音旁白呢。”
刘妍:勇于创新
在比赛的抽歌环节中,年纪轻轻的刘妍抽中的是毛阿敏的老歌《绿叶对根的情意》,看到小姑娘一脸茫然的表情,龙吟凤领队立刻手把手地辅导她,给她讲述歌曲的背景、创作内容和内在感情。那段时间,灵气又用功的刘妍把自己关在琴房,整日地琢磨这首老歌的表现方式,“因为我的专业是音乐剧,我就尝试为这首歌带入一个情境,设想一个故事和情景,用自己的感觉去演绎全新的版本。”
说到参赛,刘妍腼腆地笑了笑,“彩排的时间很仓促,原本费心琢磨了一个创新点,因为没及时跟乐队沟通,没能演绎出来,有些遗憾。”采访最后,刘妍告诉记者,目前她正在排练音乐剧《杜拉拉升职记》,从青歌赛的舞台下来,她对艺术的理解和演绎方式都得到了一个全新的提升,“有了评委的点评和支持,我更坚定了学艺的信心。下一步我想报考研究生,找专家系统地学习一段时间,有机会的话,我一定会再来参加青歌赛的!”
成功不在一朝一夕,是厚积薄发,是在大赛中的历练和积累。说到此次天津电视台代表队能获得团体奖的原因,领队龙吟凤表示:“首先是我们把关严,甄选出最优秀的选手到央视参赛,每个人都很优秀,平均实力强;其次是央视赛制的改革,更利于突出团体优势,尤其是天视文艺频道编导团队为每一位选手量身定制的视频短片获得了高评分,帮助选手获得了理想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