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歌赛”天津选手获佳绩天视文艺频道全力搭建艺术平台

(2013-05-30 14:58:37)
标签:

佳绩

电视报

人才

湖北人

张岩获

分类: 特别策划

    近日,备受关注的“第十五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落下帷幕,天津电视台选送的选手张岩、张原铭、刘妍经过层层选拔进入央视决赛,最终张岩获得了美声组第六名的好成绩,天津电视台代表队获团体奖,受到了专家评委以及电视观众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近年来在青歌赛中最好的成绩。天视文艺频道总监丁蓬向本报记者介绍了天津电视台为本次青歌赛天津选手所做的工作,三位进入央视决赛的选手也分别为记者讲述了他们参赛幕后的故事。

“青歌赛”天津选手获佳绩天视文艺频道全力搭建艺术平台

天视:全力以赴搭建平台
      不遗余力推选人才
  “第十五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日前落下帷幕,经过几个月激烈的层层角逐,天津电视台代表队的选手张岩获美声组第六名,天津电视台获团体奖,取得了近年来在央视青歌赛舞台上的最好成绩。
  本次青歌赛天津赛区的选拔起步早、着手快、动作大、范围广。天津电视台文艺频道集结优秀编播力量,全力承办天津赛区的选拔赛,历经初赛、复赛、决赛等阶段,最终,张岩、张原铭、刘妍分别作为美声、民族、流行三种唱法的前三甲脱颖而出,跻身全国120强,在央视总决赛的舞台上尽情绽放自己的光彩。
  “天津电视台非常重视青歌赛,文艺频道专门派出一名副总监全程负责此项工作,协助并支持天津代表队赴京参赛。我们投入了人力、物力和心力,就是想为音乐爱好者搭建一个好的平台。天津曾经培育出了很多优秀的歌唱家,我们的声乐界也有很多优秀人才,作为电视人,我们希望借这次比赛去挖掘和培养出更多能为天津争光的选手,让他们圆梦,扩大天津在全国的影响。”天视文艺频道总监丁蓬告诉记者,青歌赛后,文艺频道还会在此基础上延续青歌赛影响,借助《当红不让》平台继续推出“青春之歌”主题赛季,举办“把爱唱出来”等活动,搭建更多更好的平台去服务大众。“我们也想借此告诉大家,这里有一群电视人用真心真意真情在付出,为助推天津音乐发展不遗余力地努力着。只要你有梦想,我们就为你提供展示平台。”

“青歌赛”天津选手获佳绩天视文艺频道全力搭建艺术平台

张岩:首次参赛一鸣惊人
  如果说这次青歌赛上天津队杀出了一匹黑马,那无疑他就是张岩——本次大赛美声组第六名。
  张岩出生在艺术世家,父母从事京剧事业,耳濡目染,年纪很小的时候,张岩就对一切与音乐有关的事物感兴趣。一次,电视里放现代戏《智取威虎山》,细心的张岩留意到传统伴奏声里还夹杂了另一种好听的音乐,洪亮又有气势。好奇心强的小张岩赶紧翻阅资料,最后搞清楚原来这种伴奏叫交响乐。自此,他开始对交响乐伴奏下的美声表演萌生了兴趣。还有一次,中央电视台刚好在播歌曲《我的太阳》,舞台中间一个穿黑色燕尾服的男人表情丰富、动作夸张、声音洪亮的演绎让张岩看得入迷。“哦?原来美声唱法听起来这么美,我能不能也学学呢?”抱着这样的心态,依靠不懈努力,张岩考入天津音乐学院,师从毛慧老师。
  自2004年底至今,张岩学习了九年美声,对于为何今年才第一次报名参加青歌赛,张岩憨厚地笑了笑,“因为我之前一直不太认可自己的水平,我自己都不满意的作品是不会拿出来参加比赛的。”不巧的是,决赛第一场,张岩就开始感冒,声音状态极差。“嗓子不好严重影响到我的情绪,整个下午的彩排我对自己的发挥都很不满意,后来我跟领队龙吟凤老师和天津赛区选手阵营‘天津靓丽小分队’的队长王泽南进行了及时沟通,他们为我加油,给予了我很有帮助的指导意见。”
      当晚比赛演唱《黄河颂》的时候,内心紧张又不安的张岩一眼看到了台下坐着的领队老师,内心突然升起一股莫大的力量,如有神助般克服了嗓子不适等问题,仅演唱得分就超过了之前排名美声组第一的选手,随后又稳稳地拿下问答环节满分0.5分,两项得分相加,他以99.03的高分成为本届青歌赛开赛以来第一个总分超过99分的选手。
      “金牌主考”环节中的临时换歌事件是让张岩难忘的另一个小插曲。“导演之前说唱中文歌好,我就选了《草原之夜》,没想到我父亲和龙老师不约而同地给我发短信,对我的选择有所质疑。后来一次彩排,专家也指出在一分钟内演绎《草原之夜》的剪辑版不太恰当,我才最终产生了换歌的念头。”从跟央视导演组沟通换歌到晚上正式直播,不足十个小时,“龙老师在这当中付出了很多,带着我跑导演组,找钢琴伴奏黄小曼老师反复沟通,在黄老师屡次拒绝的情况下,她依然没有放弃,最终我才可以改唱拿手的‘费加罗’这个作品。”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坚持的努力,张岩最终获得了“金牌主考”环节关键性的0.3分加分。当记者向领队、天视文艺频道副总监龙吟凤提起此事时,龙吟凤摆了摆手说:“这是一个领队该做的,我们就是要让选手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获得好成绩。不过,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们的选手缺乏电视大赛经验,临时换歌的确仓促。”
  谈及在青歌赛中的收获,张岩话语中充满了感恩:“每次上场前我几乎形成了一个习惯,和龙老师在咖啡厅坐一会,看她给我录制的彩排视频,分析优缺点,然后再给王泽南打个电话,开几句玩笑。这样,晚上上场我才不那么紧张,表现往往也比较自信、松弛。我想,这样团结、温暖的氛围,也是我们最终能获得团体奖的原因之一吧。”

“青歌赛”天津选手获佳绩天视文艺频道全力搭建艺术平台

张原铭:青歌赛情结融入生活
      不同于其他选手,青歌赛对张原铭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情结。在青歌赛中,他结识了自己的妻子,在青歌赛中,他有了自己的儿子,在青歌赛中,他一次又一次地获得了音乐领域的自我提升。
  张原铭自1998年开始学习音乐,2001年考入天津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毕业后进入天津艺术职业学院任教。除了爱打篮球,生活中的张原铭最离不开音乐,只要是出声的项目都喜欢,“我爱朗诵、配音、主持,第十四届青歌赛还专门找我去配音旁白呢。”
      回忆起第一次参加青歌赛,张原铭难掩激动。那是2006年,经过层层筛选,张原铭代表天津队进入北京参加央视的复赛,但在复赛最终比拼的时候惨遭淘汰,因为天津代表队涌现出了一支组合队伍,他们作为天津唯一进入决赛的代表赢得了最终的优秀奖。“我爱人就是这支组合队伍的成员,我们因此结缘相识,所以说我和青歌赛太有缘分了。”张原铭兴奋地告诉记者,今年,在他参赛过程中,他的儿子刚巧出生,这对他来说又是一份青歌赛情结,“真是一种幸运,虽然今年的比赛我的发挥并不是很理想,但我对青歌赛的感情还是很亲切的,它记录了我的爱情史,记录了我的生活步伐。”
    如今,离开青歌赛的舞台,张原铭依然活跃在歌剧的舞台,已经排好的《江姐》即将在全国开展几十场巡演,“其实我没什么太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教好课、演好剧,希望儿子赶快长大。对于生活,我很感恩。”

“青歌赛”天津选手获佳绩天视文艺频道全力搭建艺术平台

刘妍:勇于创新  彰显90后风貌
    作为90后的刘妍在青歌赛上无疑是一名新人,虽然在流行组的成绩并不是很突出,但对一名刚毕业的学生来说,刘妍的收获大于遗憾。
    刘妍是湖北人,这次是第一次代表天津队参加青歌赛,并幸运地闯进央视大厅。“我小时候就爱唱爱跳,学钢琴、唱歌、跳舞,什么都涉猎,现在想想对我帮助挺大的。”刘妍坦言自己之前对青歌赛的认识,仅停留在知道这是一个大型的专业赛事上,觉得太正式了,不太适合自己,但在父母和朋友的鼓励下,她大胆参与了进来,“没想到最终能挤进央视青歌赛总决赛,为天津电视台摘得团体奖做了贡献,我很开心。”
  在比赛的抽歌环节中,年纪轻轻的刘妍抽中的是毛阿敏的老歌《绿叶对根的情意》,看到小姑娘一脸茫然的表情,龙吟凤领队立刻手把手地辅导她,给她讲述歌曲的背景、创作内容和内在感情。那段时间,灵气又用功的刘妍把自己关在琴房,整日地琢磨这首老歌的表现方式,“因为我的专业是音乐剧,我就尝试为这首歌带入一个情境,设想一个故事和情景,用自己的感觉去演绎全新的版本。”
  说到参赛,刘妍腼腆地笑了笑,“彩排的时间很仓促,原本费心琢磨了一个创新点,因为没及时跟乐队沟通,没能演绎出来,有些遗憾。”采访最后,刘妍告诉记者,目前她正在排练音乐剧《杜拉拉升职记》,从青歌赛的舞台下来,她对艺术的理解和演绎方式都得到了一个全新的提升,“有了评委的点评和支持,我更坚定了学艺的信心。下一步我想报考研究生,找专家系统地学习一段时间,有机会的话,我一定会再来参加青歌赛的!” 
  成功不在一朝一夕,是厚积薄发,是在大赛中的历练和积累。说到此次天津电视台代表队能获得团体奖的原因,领队龙吟凤表示:“首先是我们把关严,甄选出最优秀的选手到央视参赛,每个人都很优秀,平均实力强;其次是央视赛制的改革,更利于突出团体优势,尤其是天视文艺频道编导团队为每一位选手量身定制的视频短片获得了高评分,帮助选手获得了理想成绩。”
                   本报记者  赵晓颖

                      (转摘须注明转自《天津广播电视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