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层选拔 环环相扣 薪火相传 天视文艺频道“我是天津人——文化志愿行动”燃情一夏

标签:
康翠津城当红不让天津人天津医科大学娱乐 |
分类: 特别策划 |
践行天津精神
深入基层文化宣传
天津电视台文艺频道依托大型全民演艺活动栏目《当红不让》,策划启动了“我是天津人——红动津城大型文化志愿行动”主题活动,没有性别、年龄的限制,个人、团体均可参与。天津文学艺术界的文化志愿者纷纷加入到活动中来,到基层采风,为各自的创作搜集第一手资料,一些在我市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力的当红名家也陆续加入了志愿军团。“我们每到一个地方都极力体现出这里的特色,从高校到社区,每场都体现若干亮点,力求从不同层面展示出市民的风采,让评委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化,让本场活动特色体现得淋漓尽致。”天视文艺频道副总监、活动负责人龙吟凤告诉记者,今年的舞台采用了立体样式,通过多角度舞台背景设计,力求在荧屏中更多地呈现出录制现场的风情风貌。除此之外,现场观众还自发地带来了自己社区的特色小吃,如萝卜、热茶、果仁张、寿桃、糖饼等,在荧屏中呈现了原汁原味的津门百姓生活。
活动从4月初启动至今,《当红不让》的收视率平稳提升,越来越多的市民从车载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中了解节目的特色和亮点,节目的口碑逐渐形成。成绩的背后也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艰辛:为了联系商洽录制场地,工作人员各处奔波,却常常被拒绝;为了发现和挖掘典型,第二现场的主持人四处搜集材料,长途跋涉却无功而返是常事;由于拍摄场地条件所限,节目组只能用小型电视转播车参与录制,为保证好的播出效果,后期制作的难度便随之加大。包括摄录团队在内,节目组只有不足二十名的核心工作人员,虽然人手有限,但“我是天津人——红动津城大型文化志愿行动”却克服了种种困难,办得越发有声有色,吸引了大学生、留学生、工人、社区居民、先进模范、艺术家等各层次市民参与进来,体现了天津精神的开放和包容。
“我们的工作人员一律身着写有‘我是天津人——红动津城大型文化志愿行动’的红色T恤,活动现场还会为观众发放红色心型DM单和红色遮阳伞,整个录制过程更具代表性和人性化,让观众和参与者作为主角,镜头着重体现每一个人的自豪感,节目彰显出了高校的青春活力和社区的健康和谐,将百姓的生活气息放大在荧屏上。”龙吟凤告诉记者,自活动举办以来,工作组成员和参与者们积极愉悦的工作状态让她对本次活动充满信心:“每个人的工作量都很大,奔波联系、基层走访、顶烈日拍摄,我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文化志愿活动会越来越深入人心。”
凝聚力汇集人才
影响力赢得口碑
本次活动称为“我是天津人——红动津城大型文化志愿行动”,津门百姓的生活自然是活动亮点,每一个天津人都可以在活动中体味浓浓的家乡自豪感。通过第二现场主持人的搜罗和挖掘,各位才艺达人纷纷从本市的高校和社区走了出来,他们通过精彩的表演和比拼,争相加入文化志愿小分队。
走进高校的第一站是天津医科大学,选择这里是因为它不仅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批准新建的第一所高等医学院校,更是因为这所高校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大学生志愿者团体。在有“会计师的摇篮”之称的天津财经大学,“我是天财人,我爱天财”的呐喊声不绝于耳。在先后走进天津医科大学、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天津工业大学、天津财经大学之后,节目组马不停蹄地开启了社区之行,以和平区崇仁里社区、滨海新区康翠社区、河西区谊景村社区、静海县西双塘社区等有悠久文化的特色社区为典型,将普通百姓的生活面貌和文化追求呈现给观众。
在社区之行中,活动凸显了两大特色,一是在该社区内寻找最美笑容,通过典型个体反映当代老百姓的变化和社区的和谐魅力;二是寻找最美声音,搜集善于歌颂美好生活的最美歌声,通过这两种方式,让走进社区的活动更接地气、更朴实、更鲜活,将百姓的衣食住行展示在舞台上。从参选的200个社区中以第一名脱颖而出的天津魅力社区——和平区崇仁里社区卧虎藏龙,这里有果仁张第四代传人,还有津城“大宅门”、“钻石婚”夫妻。评委李治邦和自己的老领导回达亮合唱了一首《铁道兵之歌》,夸张的表演让台上台下笑成一片。社区志愿者李喆为牵手63年的“钻石婚”老夫妻现场主持了一场钻石婚典,当老奶奶对老伴说“你永远是我的二少爷”时,观众和名家团不禁落泪。
紧邻天津文化中心的河西区友谊路谊景村是个老龄化社区,这里的老人都有自己的长寿秘诀。糖饼怎么炸好吃?十字绣怎么缝好看?毛衣怎么织省线?社区聊天组的阿姨们展现了他们在社区津津有味的生活气息,健康乐观的态度也深深感染了工作人员。走进位于滨海新区的康翠小区,外景主持人丹丹带领的天津医科大学留学生乐队被热情的主人请吃塘沽大皮皮虾,几位来自斯里兰卡的留学生第一次见到皮皮虾,剥得困难但吃得有味。而浩浩带领的FRESHMIND街舞团美女们则闯进了小朋友的乐园,幼儿园的孩子们给大家做起了水果沙拉和冰糖奶茶。舞台上,康翠社区模特队的阿姨们一圆公主梦,穿上了节目组特别为她们挑选的美丽婚纱,一场别具一格的婚纱秀让台下的观众看得赏心悦目。“喜剧大叔”组合中,倡导低碳环保的四位大叔装扮成卓别林,用充满喜感的“三句半”表演博得了“当红名家团”和现场观众的喜爱。与此同时,在《当红不让》中一举成名的文化志愿者“萝卜哥”也来接受挑战,他与小伙子崔明豪现场比拼吉他弹唱,“萝卜哥”一首“煎饼果子”唱出了浓郁的津门风味。虽然节目录制当天阳光有些刺眼,但炎热的天气丝毫没有阻挡参与者的热情,台下的观众自发打起阳伞,形成一道别样的风景。
刚刚录制结束的静海县西双塘社区专场亮点不断,节目组的到来吸引了近2000名观众前来参与。因为知道这里的村民喜欢听河北梆子,节目组特邀河北梆子名家陈春加入当红名家团,作为文化志愿者的陈春被现场观众的热情所感染,为大家奉上了自己的精彩表演,让观众过足戏瘾。年迈的老村民为大家讲述了他所见证的西双塘多年来的巨大变化,这个被评为“中国十大魅力村庄之一”的社区吸引了不少文化志愿小分队的大学生们,他们纷纷表示希望将来在这里找工作、安家落户,就连主持人也在微博上连连感叹接地气的感觉真好。在西双塘,有远近闻名的“三嫂子养鸡场”、热情洋溢的秧歌队,有受到全村人献血帮助的外来务工人员,也有在村民帮助下发家致富的成功典型,新农村的变化和发展还吸引了不少城里人在此落户。大家在爽朗的笑声中歌颂着生活的美好,在别人的故事中感悟着自己的心得。
发掘志愿服务典型
体现人文情怀
如今,“我是天津人——红动津城大型文化志愿行动”还在火爆热闹地进行中,节目不仅将老百姓的日常文娱生活真实地呈现在荧屏上,还将健康、积极的生活理念传递开来,不仅帮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还为文娱工作者提供了深入基层学习的机会。“我本身喜欢唱歌,退休后希望老有所为,在和名家的合作演出中让我学到很多,从最早在家只唱给老伴一人听,到现在台下有了更多观众,我的心里特别激动。”文化志愿活动参与者刘建平告诉记者,他非常珍惜这样走入百姓生活的演出机会,既能自己学习又能给别人送去欢笑,这是人生最大的乐事。
“我们提倡天津精神和文化志愿服务,实际就是希望通过活动展现天津人的风采,呈现出市民的家乡自豪感和城市的人文魅力,让大家感受到阳光和谐的生活气息。”截至记者发稿时,活动负责人龙吟凤一行正在前往天津武清区的路上,为下一场录制做准备,她说,“我是天津人——红动津城大型文化志愿行动”还将继续下去,深入更多的特色基层,挖掘典型人物,为活跃基层文化生活、推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尽到媒体的一份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