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曹雷 和广播结缘  【2010年26期】

(2010-07-19 15:26:26)
标签:

电视

就业

新闻节目

听众

曹雷

文化

分类: 封面人物

             曹雷 <wbr>和广播结缘 <wbr> <wbr>【2010年26期】
                      曹雷,天津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主持人。   

    记者:听说你不是学播音专业的,那你是怎么跟广播结缘的呢?
    曹雷:说起广播,和好多同事一样,都是从小喜欢听,各种好听的声音从收音机里传出来,感觉特别神奇。第一次接触播音是在上大一的那年,当时第一次在校园广播站直播给我留下的记忆,就是一沓被自己手心沁出的汗水所浸湿的稿件。不过,从此我也就义无反顾地爱上了做广播主持人。在那之后,我再听收音机的时候,就有选择性了,每当听到自己心仪的主持人的声音,总会冒出一种连自己都觉得绝对不可能实现的“幻想”:能够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做一名真正的电台主持人!
    记者:为什么说是“幻想”,而不是理想呢?
    曹雷:对于当时的我来说,确实是个“幻想”,感觉自己离着这个目标差着十万八千里呢,专业、能力、机遇等等都像大山一样摆在眼前,只能是偶尔做个梦罢了。
    记者:那你后来怎么到的电台呢?
    曹雷:那是在大学毕业的前一个夏天,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不经意间看到了《天津广播电视报》上的一则招聘客座播音员广告,当时真的特别心动,这不就是一个机会嘛?可是真走到广播电台的大门口,看到传达室张贴的广告,顿时就犹豫了,自己问自己,这可能吗?考虑再三,还是决定试试呗,就当是生命中的一次挑战吧,输了也不会损失什么,万一赢得一个机会能让自己的声音从电台里传出来,哪怕一分钟,一句话呢,这辈子就算没白活!抱着这样的想法报的名,所以也放得开,没太紧张,大学广播站的经历也给我一定的信心,结果就这样一路跌跌撞撞、稀里糊涂地通过了三试,有机会参加专业培训了。这一培训才知道,自己简直太幸运了,在什么都不懂得情况下,居然能够走到这一步。播音员真的不是随随便便说说话的!经过最终考试后有机会在电台实习了一段时间,也录过一期节目,当时感觉已经相当知足了。之后就一直到2002年的那个冬天,经济广播当时急缺男声,播音部的大李主任叫我来试试音,经过一系列的考核后,开始试着上一档新版的直播节目了,还有了自己的播音名。经历这期间的整个过程,感觉特别兴奋,同时又感觉有点像做梦一样,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自己居然能够在电台里出声了。可能是由于我的“非专业”、可塑性比较强的原因吧,最终居然留在了那个节目,从此开始广播便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记者:那你后来到交通广播后,一直在做新闻节目吗?
    曹雷:到交通广播后确实是一直在做新闻节目,当时男声比较少,直播的节目也不像现在这么多,刚来就上主持《新闻早班车》和《打开晚报》,两档专业的新闻类节目,收听率又都特别高,当时作为一个新人,感觉压力还是很大的。毕竟新闻节目对播音专业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而我又不是学这个专业的,不过幸运的是,当时节目的要求恰恰是不要播音腔,而是要“说”新闻,于是乎我就一路“摸爬滚打”的做起了专业主持人。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虽然每天都在上节目,但是总感觉自己依然是一个还没入门的小学生。从一开始的“初生牛犊不怕虎”到后来“诚惶诚恐”、“如履薄冰”,曾经为状态不好而苦恼过,曾经为差点迟到而懊悔过,曾经为一点点的进步而欣喜过,也曾经为了做好节目而争论过……最深的体会是:做广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此过程中所发生的每一点每一滴恐怕终身都会让我刻骨铭心。
    记者:在交通广播,除了主持节目,还做过别的工作吗?
    曹雷:当然做过了,主持人要求都是采编播合一的嘛,采访、编辑、主持得样样精通才行啊。主持当然是主业了,在此期间还曾经做过一年多的兼职记者,出去采访、录音、写稿、现场报道,这些应该都算是主持人的基本功吧。尤其是在北京奥运会之前,为了配合交管局整治道路交通秩序,每天早上都和交警上路面摄录纠违法一个多小时,然将违法车辆的车牌号在广播中曝光,同时也警示其他驾驶员守法行车。三个月的时间里在市内六区一百六十多个主要路口摄录曝光违法车辆,不仅对交通法律法规有了更直观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对我们城市的交通出行状况更加熟悉,这也算是提升了一名交通广播的主持人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吧。同时这一次长期上路纠违的经历也为后来主持《交法在线》节目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还有编辑的工作,每天下午的《交广新新闻》是由我自己编辑、播报的,也算是编播合一吧。
    记者:天天都做同样的工作,也很少有休息的日子,有没有过疲劳期?
    曹雷:疲劳期是每个主持人都会有的,一种是对经年累月重复工作的疲劳期,一种是在播音主持的专业上的疲劳期。对于前者比较好理解,也比较好解决。日复一日的重复同一件工作,而且这份工作一秒钟都不能晚,一点错不能犯,身心都紧绷着,是容易疲劳。可当你感觉到这种疲劳的时候,完全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来解决,想想这份工作是如何的得来不易,每天有那么多的听众都能听到你的声音,而且虽然每天的工作室重复,可是内容却各不相同啊,新闻时刻都在发生,每天都能了解到各种各样的新鲜事,这也是一种乐趣啊。至于第二种疲劳,专业上的疲劳期,也就是平台期,就是在播音生涯中某个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专业水平有了点进步,在此之后的一段时间之内,都没有再进步的方向和感觉了,这段时间就比较痛苦了。不过也有解决的办法,多听听别人的节目啊,多向老师前辈请教啊,多看看专业论文书籍啊,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实践,也可以慢慢化解。总之在播音主持的这条道路上,我总感觉学无止境啊。
    记者:说说你现在做的节目吧?你觉得哪个节目做起来更简单一些?
    曹雷:我觉得哪个都不简单。就拿《交广新新闻》来说吧,这个节目是2004年开始设置的,逢整点播出,每天13次滚动播出,五分钟、十分钟不等,经过几年的运行,现在是每天10次整点播出,每档五分钟。就是这样一个连收听率调查都不参与的节目,所需要的精力投入却是一点都不能含糊的。每档新闻各有侧重,除了重大新闻外不能重复播出,每个小时都要搜索最新的消息为听众播报,平时工作日的时候还好,一旦到了节假日的时候可就很困难了,是真没有新闻啊,好多媒体的记者都休息了,办公区也没有几个工作的同事,在空荡荡的办公大厅里就自己一个人,这时候着急上火也遍寻不到一条可用的“新”新闻……有过这样的经历的时候,你才能理解,这个五分钟的节目真的不是那么简单。
    再说编播合一,从当初的简单播报,只要求播报流利顺畅,不吃栗子,到后来的编播合一,自然就有所提高了,不是简单的念文字,而是要把这个新闻的信息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听众。对于新闻节目来说,看似是一个简单的岗位合并,其实,在播报节目时是有不同的感受的。新闻节目不同于文播类或专业类节目,新闻节目的编播合一要求更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新闻节目无论是编辑还是播报都时刻要把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安全意识放在首位,时刻紧绷这跟弦不能放松。《交广新新闻》的编辑要说简单的话,每档只有五分钟,八条内容,每天都有大量的新闻,凑上就行;但是在实际编辑的过程中,每天接触大量的新闻的情况下,首先得把所有的新闻都要了解一遍,什么内容可以播,什么内容碰都不能碰,什么内容听众关心,什么内容一点儿意思都没有,什么内容是连续发生的,什么内容是最新发生的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然后从中挑选出最重要的,最及时的,最有意思的新闻编辑出一档五分钟的新闻,下一个小时的时候,还得时刻注意,这个小时有没有最新的消息,这个小时又发生什么事情了。只有这样才能算基本符合《交广新新闻》的“新”新闻的概念。
    记者:真是隔行如隔山啊,没想到这五分钟的节目背后还有真么多讲究,那另一个节目《交法在线》呢?更不容易了吧?
    曹雷:确实也不容易。《交法在线》是交通广播一档非常专业性的节目,我是从2009年开始主持《交法在线》,开始的时候,我还信心满满,因为之前也说过自己经过三个多月的上路纠违,对交通安全法有一定的了解,就以为自己可以很好的主持《交法在线》这档节目了,但是在实际主持的时候,我发现并不是我想的那么简单啊。因为节目的名称虽然是《交法在线》,但是所涉及到的法律知识可不只是《道路交通安全法》,而是要涉及到跟交通生活有关系的各种法律知识,比如《民法》、《保险法》、《合同法》、《劳动法》等等,从一开始的一知半解,到后来的似是而非,到现在也不敢说能够专业到应付自如,一直都是在学习,通过这个节目学习到了很多的法律知识,相信我们的听众也有这样的收获,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听众互动,而且连嘉宾都承认我们的听众越来越专业,遣词造句都越来越严谨,一般简单的案件已经难不住我们的听众了。这正是我们做节目所希望达到的效果。当然在达到这个效果的过程中,编辑和主持人是要密切配合的,我们经常在节目之后总结今天节目中的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什么样的案例能引起听众的共鸣,什么样的提问方式能让更多的听众有倾诉的欲望,最终编辑能够把这些总结的内容体现在稿件当中,我再主持的时候能得到更多的听众互动,了解到法律知识的听众朋友越来越多,节目也就能够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当然在同一时段我们的竞争对手是相声、音乐、体育这样的文艺类节目,尤其是相声,收听率很高,这是客观事实没有办法的事。但是我们在做节目的过程中也发现,我们的听众还是很愿意花点时间多了解一些常用的、实用的法律知识的,这也是我们要把这个节目做好的动力。我感觉这个节目我还是得下功夫学习啊,学习更多的法律知识,能够成为一名比较专业的法律节目的主持人,这是我的目标。
    记者:算起来,你做广播也有七年的时间了,对广播有什么更深的体会么?
    曹雷:体会还是很多的,不过更多的还是感恩,感谢的人很多,那些指导过我的老师、前辈、领导、同事,一直都在我心里不曾忘怀,每一点进步,每一点积累,都特别感谢。时间过得真是很快,不知不觉已经七年了,七年的时间使我对广播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广播是一个需要人去奉献的行业,很辛苦,但也很有乐趣,尤其是听到自己的声音在电波中出现的时候,总是很兴奋。为了让自己能继续这样的兴奋,继续留在中意的话筒前,所以不得不努力的提高自己,时刻提醒自己:机会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在享受广播给我带来的兴奋的同时,心下也清楚的知道作为一个播音员的压力和责任。不过既然热爱了,那就要努力去面对。在每天做节目的时候,我都对未来充满信心,因为我在播音台前学到了远比当初我希望的更多的东西,对生活的感悟和激情也不断升华。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每一期节目都是一个新的挑战,虽然总是对自己的有不满意的地方,每次直播节目或多或少会留有一些遗憾,但是我从来没有气馁过,我坚信:一生中最大的幸福就是能够从事一项自己喜欢的工作,每天能在工作中寻找到乐趣,并在乐趣中体味人生的意义……

曹雷 <wbr>和广播结缘 <wbr> <wbr>【2010年26期】


                                                  (转载须注明转自《天津广播电视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