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危机到来的时候--现在还是未来?

(2011-08-05 12:35:58)
标签:

财经

美国

各国政府

系统性风险

资本市场

杂谈

再危机到来的时候--现在还是未来?

付鹏

‘美债昨天的解决方案的选择没有出乎我们的预期,选择了两步走的方案,从昨晚外盘的表现来看,道指和FTSE100在开盘的时候均是高开高走,同时美元小幅度下跌,商品强势,这正是之前所说的头寸回补(即减持现金,增持配置),但由于这是一个临时解决方案,因此如预期一样没有出现大幅度头寸回补的情况,随后随着美国疲弱的经济数据出台,短期内债务的解决方案(即削减财政赤字)反倒强化了市场对于美国未来经济放缓的预期,商品需求的预期减弱的背景下开始了大幅度调整,大量刚刚回补的头寸迅速调整,买入美债(即美元)规避风险,进而引发了高开的股市和商品迅速走弱,美元走强同样的债务问题,上限的提高违约的风险虽然解除,但是债务的扩张同样代表着未来偿还压力的扩大,削减财政赤字和债务扩张之间本身就是一场难以权衡的政府难题,很显然市场这几天用了脚投了担忧的票,欧美经济的困难带来的经济预期担忧仍将在这周内席卷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进入调整;但未来的转折或许就出现在本周美国重要的经济数据前后(例如周五的非农),数据不好,经济很差,但反倒预示着QE3的可能性加强,而QE3预期推动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摆脱调整的态势,市场会不会按照该逻辑出牌,值得我们期待,而在这之前,或许我们和对冲基金一样,保持较高的现金头寸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以上这段文字节选于8月2日凌晨8月3日早上的一段群发的短信内容

金融危机没有结束,货币虚幻创造的虚假繁荣已处于悬崖边,不断宽松‘输血’整个身体真正造血细胞并没有真恢复过来,在我之前的巡讲中多次提到,我们处于金融危机后货币虚幻创造的小经济周期的末端,金融危机到债务危机到货币危机的转变是危机发展的必然,当债务危机发展到了最后的阶段,一场孕育中的货币危机或许就已经在酝酿中了。

如果再危机,那么和08年和最大区别就是在于:2008年的表面只是一场货币和银行业的危机,而目前仅仅表面的问题就将包含货币、银行业和主权债务危机,而这种因为债务驱动的货币风险引发的全球货币体系的不稳定将成为未来全球再危机爆发的根源。

从美国参议院通过上调举债上限和减支议案 送交奥巴马签署成为法律的那一刻开始,资本市场的反应开始转入债务偿还将导致经济衰退的逻辑,债务的滚动增加的预期就是加强了资本市场对于未来偿还能力和债务信用的质疑。

黄金在不断的挑战着货币体系的信用基石,货币-政府白条,当政府举债不断打着白条并且只能拆东墙补西墙的时候,大家正在匆忙的避免自家的墙被强拆掉。

而如果类似昨晚那样,当黄金也因为规避风险而迅速转跌的话,我们不妨想想2008年的那一幕,当系统性带来的巨大风险到来的时候,神马都是浮云,这其中必然会包括黄金。毕竟你不能拿着金砖上街买吃的,黄金流动性不足的风险就暴露出来了,当大风险来的时候,美国人还是胜利的,全球人民即便是明知美国人的‘白条’没信用,但仍然会积极的投身于美国人的‘避险’伞下的。

这反倒是为什么巨大的全球系统性风险到来的时候,美元虽然在不断的丧失着信誉,但却能够继续有无数的投资者仍然将自身投身于其看似无信用的‘信用避险‘的笼罩下的根本原因。

这就是为什么8月2号凌晨8月3号早上我多次发短信和微博建议大家学一学对冲基金那样保持较高的现金头寸的原因。

再危机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近,资本市场出乎意料的暴跌已经完全可以说达到了再危机开始的水平和信号,各国政府为了稳定其金融体系和货币体系的稳定已经开始对其根本的货币信用风险开始大规模的防范:瑞士推出的金边瑞士法郎,将其货币回归到一种类金本位的体系下;日本央行也干预汇率并且量化宽松,新兴经济体面临着巨大的物价压力等等,或许一场新的危机已经又在酝酿中了,那么我想大家最为关心的就是什么时间‘再危机’会爆发,是现在已经来了么?还是现在只是一个路演?

各国政府在金融危机后的各种救市方法,虽然并没有完全的解决问题,但是的确是将濒临大萧条的全球经济从死神的手中挽救了回来,这种巨大代价换来的‘果实’在当前面临着这种巨大的再危机冲击的时候,我相信各国政府不会束手就擒,更不会让辛辛苦苦换取的胜利从自己手中跑掉。各国政府是不是真的无计可施了呢?非也!在当前这种骨髓再造没有成功的前提下,那就只有继续的向系统内‘输血’。

简单的说:美国可以在8月中后旬推出QE3,继续的量化宽松刺激经济;而中国政府可以在物价风险开始解除的初期,面临着巨大的外部不确定的情况下,如果经济下滑过快,我们也可以立刻转变其政策。

对于各国政府来讲,虽然债务问题引发的系统性风险绝不亚于金融体系引发的系统性风险,但绝不是无计可施,当然各国政府也承认继续的‘输血’实际并不能解决问题,也只是坏和更坏中选择一种无奈地方法。

但政府的目的只有一个:力保,伯南克虽然知道量化宽松没有太大的实际效果,但他绝不会轻易认输,再尝试一次数量上远远超过QE1规模的大输血也不是完全不是没有可能,这就如同我之前讲的那句话一样:‘量化宽松的道路是没有尽头的’

对于未来我的观点很明确,现在的巨大系统性风险或许只是未来真正再危机的一次路演,其主要目的是考察一下在巨大风险下,资本市场对于美元的信任度到底还有多少,这或许是对于未来QE3能否实施所做的一次‘信任测试’;而后面如果经济数据越来越差的话,美国的QE3就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市场的预期就会从这里扭转,大通胀的最后的舞蹈或许就正式开始了。

而真正的再危机的到来,其中最后狂欢或许如同2008年那样:将是原油飙涨带来的恐惧,而如果QE3近期推出,并且到了12月份全球的经济仍然不能够实现有效增长的话,当美国债务问题再次到12月份被市场关注的时候,此时此刻如果原油价格在120美元之上,那么这场再危机恐怕就会真实的上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